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分类模拟9
一、单项选择题
1. 已知某企业2010年末所有者权益中,股本为2780万元,资本公积为220万元,盈余公积为4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而该企业2009年末所有者权益中。股本为2480万元,资本公积为520万元,盈余公积为3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700万元,则该企业2010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______。
A.29%
B.100%
C.112%
D.90%
A
B
C
D
D
[解析]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2780+220+400+200)÷(2480+520+300+700)=90%。
2. 市盈率是反映企业______的指标。
A.偿债能力
B.发展能力
C.营运能力
D.盈利能力
A
B
C
D
D
[解析] 市盈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3. 流动比率反映的是______。
A.企业用可在短期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B.企业用可在短期内变现的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C.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D.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A
B
C
D
A
[解析]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4. 下列财务指标中,能够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盈利能力的是______。
A.营业利润率
B.资产负债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净资产收益率的概念。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盈利能力,也叫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净资产利润率。
5. 已知某企业年末流动资产合计为800万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200万元,流动负债合计为400万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00万元,则该企业年末流动比率为______。
A.0.4
B.2
C.0.5
D.2.5
A
B
C
D
B
[解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800/400=2。
6.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中,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企业的______能力。
A.长期偿债
B.盈利
C.短期偿债
D.即刻变现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流动比率。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7. 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称为______。
A.已获利息倍数
B.市盈率
C.资金成本
D.产权比率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已获利息倍数又叫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8.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______。
A.实地盘存制
B.收付实现制
C.永续盘存制
D.权责发生制
A
B
C
D
B
[解析] 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9. 行政单位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依据的会计等式是______。
A.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B.资产=负债+净资产-支出
C.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D.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
A
B
C
D
C
[解析] 行政单位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依据的会计等式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10. 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事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______。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收入支出表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是指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
11. 在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______。
A.民商法、经济法主导,其他部门法辅助模式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式
D.经济法主导模式
A
B
C
D
A
[解析] 在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民商法、经济法主导,其他部门法辅助模式。
12. 关于经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的法
B.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C.经济法是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物权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内容
A
B
C
D
B
[解析] “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 关于“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个概念内涵一致
B.“经济法”的外延比“调整经济的法”的外延大
C.“经济法”是与“调整经济的法”并列的法律部门
D.“调整经济的法”包括了“经济法”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区别。①“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②“调整经济的法”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即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4. 甲、乙、丙、丁4人按份共有一艘轮船,甲占该船70%份额。现甲欲用该船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如各共有人事先对此事项未作约定,则甲的抵押行为______。
A.须经乙、丙、丁一致同意
B.须经乙、丙、丁中份额最大的一人同意
C.须经乙、丙、丁中的两人同意
D.无须经乙、丙、丁同意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按份共有的相关内容。《物权法》规定,处分按份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甲占该船70%份额,如无事先约定,甲可以对该船舶进行处分。
15. 根据《物权法》,业主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还应当经过______同意。
A.物业管理公司
B.业主委员会
C.有利害关系的业主
D.小区全体业主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法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根据《物权法》,业主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还应当经过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16. 关于物权与债权区别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物权具有优先力与追及力,债权只有追及力
B.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
C.物权为绝对权,债权为相对权
D.物权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债权主要由当事人自由确定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物品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是______。
A.黄金
B.枪支
C.房屋
D.麻醉品
A
B
C
D
C
[解析] 禁止或限制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例如,枪支弹药、黄金、麻醉品等。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处分按份共有的财产,应当经______共有人同意,共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A.全体
B.占份额二分之一以上的
C.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
D.占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
A
B
C
D
C
[解析] 《物权法》规定,处分按份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财产中,可以作为抵押权标的的是______。
A.土地所有权
B.学校的教育设施
C.被扣押的财产
D.建设用地使用权
A
B
C
D
D
[解析] 《物权法》规定可以作为抵押权的标的:①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②建设用地使用权;③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④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⑤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⑥交通运输工具;⑦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物权法》规定了禁止抵押的财产:①土地所有权;②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③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④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⑤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权利凭证中,可以用于质押的是______。
A.债券
B.房产证
C.土地使用权证
D.财产保险单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质权的相关知识。质权的标的主要为动产或权利,不包括不动产。在我国,不动产不能成为权利质权的标的,不动产只能作为抵押权的标的。根据《物权法》第223条规定,下列权利可以质押: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21. 在我国,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A.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B.国家法律的规定
C.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
D.国家土地政策
A
B
C
D
A
[解析] 土地承包经营权指由公民或集体组织,对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从事生产活动,依照承包合同的规定而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是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依据。
22. 下列所有权取得方式中,属于继受取得的是______。
A.添附
B.国有化
C.互易
D.没收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继受取得。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法律行为包括:买卖合同、赠与和互易。
23. 关于抵押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B.在同一抵押物上先成立的抵押权优先于后成立的抵押权
C.所有的抵押都必须办理抵押登记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D.抵押财产必须是可以转让的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抵押。抵押要求对某些财产办理抵押登记(而不是所有的抵押都需要登记),不经抵押登记,抵押权不发生法律效力。需要进行抵押登记的财产包括:①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②建设用地使用权;③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④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财产中,可以作为抵押权标的的是______。
A.土地所有权
B.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C.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设施
D.依法被查封的财产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抵押权的标的。可以抵押的财产:①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②建设用地使用权;③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④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⑤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⑥交通运输工具;⑦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25. 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的,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赔偿金优先受偿。这体现了担保物权的______特征。
A.价值权性
B.从属性
C.不可分性
D.物上代位性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担保物权的实质在于对标的物交换价值的直接分配。因此,担保物权变化为其他的价值形态时,担保物权所具有的支配效力及于变形物或者代替物。担保物因毁损灭失所获得的赔偿金成为担保物的代替物,担保物权人可就该代替物行使担保物权。
26. 民事合同可以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下列合同中,属于实践合同的是______。
A.买卖合同
B.委托合同
C.保管合同
D.技术合同
A
B
C
D
C
[解析] 指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还需要有一方当事人实际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能成立的合同,也称要物合同,如保管合同、借用合同。
27. 关于债权人的代位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债权人必须以债务人的名义行使代位权
B.债权人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
C.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必须取得债务人的同意。
D.代位权行使的费用必须由债权人自己承担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债权人的代位权的相关内容。
28. 关于要约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B.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C.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D.要约可以撤回但不能撤销
A
B
C
D
D
[解析] 要约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但以下两种情况的要约不能撤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29. 甲向乙借了30元钱,同时甲又为乙修好了收音机,修理费恰好是30元。则他们之间的债权债务可以______。
A.提存
B.混同
C.抵销
D.免除
A
B
C
D
C
[解析] 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相互负有同种类的给付义务时,将两项义务相互冲抵,使其相互在对等额内消灭。
二、多项选择题
1. 事业单位净资产包括______。
A.实收资本
B.事业基金
C.固定基金
D.未分配利润
E.事业结余
A
B
C
D
E
BCE
[解析] 本题考查事业单位净资产的范围。本知识点在2013版教材中,根据最新法规进行了调整。原教材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固定基金、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结余分配,而2013版教材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2. 关于行政单位会计业务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B.行政单位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
C.行政单位不编制资产负债表
D.行政单位编制收入支出表
E.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
A
B
C
D
E
CE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单位会计业务的内容。
3. 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基金有______。
A.资本公积
B.法定盈余公积
C.修购基金
D.非流动资产基金
E.职工福利基金
A
B
C
D
E
CE
[解析] 本题考查专用基金。专用基金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以及职工福利基金。
4. 下列会计要素中,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有______。
A.利润
B.资产
C.负债
D.净资产
E.所有者权益
A
B
C
D
E
BCD
[解析] 行政事业单位为对外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设置了五项会计要素,其中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反映行政事业活动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支出。
5. 在经济法调整对象中,市场管理关系的内容包括______。
A.合同法律关系
B.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C.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D.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E.物权法律关系
A
B
C
D
E
BCD
[解析] 市场管理关系的内容包括:第一,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第二,产品质量管理关系;第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6. 下列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中,属于原始取得的有______。
A.继承房产
B.接受赠与
C.财产收归国有
D.没收非法所得
E.生产产品
A
B
C
D
E
CDE
[解析] 原始取得指所有权首次产生或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物的所有权。原始取得方式主要有生产和孳息、先占、添附、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善意取得、国有化和没收。
7.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物权法定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平等自愿原则
D.一物一权原则
E.物权公示原则
A
B
C
D
E
ADE
[解析]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
8. 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有______。
A.可分性
B.价值权性
C.从属性
D.物上代位性
E.法定性
A
B
C
D
E
BCDE
[解析] 本题考查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有价值权性、法定性、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权。
9. 下列物权类型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有______。
A.地役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土地承包经营权
D.质权
E.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A
B
C
D
E
ABC
[解析] 选项D属于担保物权。选项E属于所有权。选项ABC都属于用益物权。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财产中,必须进行抵押登记后其抵押权才发生法律效力的有______。
A.房屋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正在建造的船舶
D.交通运输工具
E.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A
B
C
D
E
ABE
[解析] 必须进行抵押登记后其抵押权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财产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正在建造的建筑物。
11. 物权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______。
A.物权种类法定化
B.物权效力法定化
C.物权内容法定化
D.物权变更规则法定化
E.物权客体使用方法法定化
A
B
C
D
E
ABCD
[解析] 物权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物权种类法定化;物权内容法定化;物权效力法定化;物权的变更规则法定化;物权保护方法法定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