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1. 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立足现实,采取措施,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请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①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经济凋敝、南越割据等各种矛盾,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平衡,其中经济凋敝与王朝稳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②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着力发展经济,而对南越采取安抚政策。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国力强盛后,消除地方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统治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汉武帝平定内乱、设置郡县。
2. 作为新媒体,网络的问世开启了新型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绿色通道”。从郑州规划局副局长的“雷人之语”到湖北巴东“邓玉娇案”,从这些对社会时政要闻的民意表达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政治监督的新平台和新渠道。
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作为一个网民,应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和民意表达?
(1)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切实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
(2)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在表达观点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
(3)必须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利用网络表达观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4)必须坚持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和要求,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
(5)必须提高政治素养。公民应当端正政治参与的态度,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
四、辨析题1. 政府的权威来自政府及公职人员道德形象的树立。
(1)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德行操守,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趋向协调和谐,促进政府权威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说法有其合理之处。
(2)作为当代政府,仅靠政府及公职人员道德的影响力来树立权威是不够的,还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等。
(3)对我国政府及公职人员来说,树立政府权威,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所以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2.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1)树立崇高的理想,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因为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2)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因为要实现人生价值,不仅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3)有理想的人,未必就能推动社会进步。庸俗的、非科学的理想只能导致社会的倒退。同时,离开了艰苦奋斗,理想也不能转化成现实。
五、材料分析题1. 2010年国庆长假期间,广东佛山禅城人潮汹涌的东方书城前,一个摊位的侧边贴着红纸,上书“永安社区宣委,红色电影双周展映”。红纸前面,一台老旧的27寸电视机正在播放着黑白影片《英雄儿女》。这一特别的节目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停留,由于没有座位,人们只好站着观看。站累了,又舍不得走,有人干脆脱了拖鞋垫在地上坐着看……黄伯是一名年逾六十的老共产党员,他自觉地把宣传党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职工作,希望通过免费展播这些经典电影,用革命的东西来教育现代的年轻人。
请从文化生活、民族精神角度分析“用革命的东西来教育现代的年轻人”的意义。
①红色电影所展示的党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用革命的东西来教育现代的年轻人”,就是要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激励着无数革命青年奋勇抗争,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必须“用革命的东西来教育现代的年轻人”,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