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7. 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第一产业 | 27.1% | 15.1% | 10.2% |
第二产业 | 41.3% | 45.9% | 46.8% |
第三产业 | 31.6% | 39.0% | 43.0%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 A.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 B.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 C.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 D.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 B C D
CD
[解析] 从图表可知,自1990年至2010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但比重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产值的减少,实际上近些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是在不断上升,A不对;B与图表无关;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比重增加,意味着居民的劳务消费增加,社会对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增加,CD正确。
三、简答题1. 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2.
材料: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获得幸福。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或者在平凡的岗位仍然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获得幸福。即要坚持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在奉献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个人自由。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保持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顽强奋斗精神。
⑤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⑥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在实现理想中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四、辨析题1. 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关键是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1)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2)基层民主包括村民自治、城镇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等制度等,其具体内容有村委会直选、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等,的确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3)但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最根本的是必须把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结合起来。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完善立法、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同时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要确保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4)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要借鉴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又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的轨道上逐步推进。
2.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
题干表述错误。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态度等。其中,教师本身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五、材料分析题1.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周信良的来信上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网民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些网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
有些网民表示,应当鼓励大学生当村官,村官是一个培养人,促进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办法,让有知识的青年到基层成长、锻炼,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以后再到机关工作就可以“理论+实践”,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还有网民表示,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大学生争当村官的行为,让大学生用知识带动农民致富。
请结合材料,简述当代青年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青年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青年创业是一项既有利于社会,又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活动。同时,创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复杂活动,美好的愿望和火热的激情并不意味着创业活动必然成功。当前我国政府的多项政策齐头并进,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大力推进当代青年的创业活动。
首先,青年应当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政府鼓励大学生当村官,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指明了方向,为青年去基层自主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青年应该在基层发挥自己的潜力,自主创新,把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带到基层,服务基层,回报社会。
其次,青年应当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可以让有知识、懂科技的青年到基层成长、锻炼,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阅历,使青年一代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最后,青年应当树立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基层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青年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信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青年应当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