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市规划原理分类模拟1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
。
A.城区和镇区
B.城区和乡村
C.城镇和乡村
D.城镇和县区
A
B
C
D
C
2. 我国的城市为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人口和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达到一定要求,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或有军事、经济、民族、文化等特殊要求,并经国务院批准设置的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行政单元,称为
。
A.城市
B.城镇
C.建制市
D.乡村
A
B
C
D
C
3. 在我国,除了建制市以外的城市聚落都称之为
。
A.城市
B.镇
C.设市城市
D.村庄
A
B
C
D
B
4.
指县域城镇体系中的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是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是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在区域内的分布相对均衡。
A.重点镇
B.一般建制镇
C.中心镇
D.县城关镇
A
B
C
D
C
5. 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称为
。
A.城市
B.集镇
C.中心镇
D.重点镇
A
B
C
D
B
6.
是对一定时期内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安排。
A.镇规划
B.镇规划的任务
C.镇区总体规划的任务
D.镇规划的具体任务
A
B
C
D
B
7. 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还包括常住人口在
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A.1 000
B.2 000
C.3 000
D.5 000
A
B
C
D
C
8. 关于镇和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镇和乡一般是同级行政单元
B.传统意义上的镇是属于农村范畴的
C.可以认为镇是城乡的中间地带
D.乡政府驻地一般是乡域内的中心村或集镇
A
B
C
D
B
9. 镇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以“乡村”为服务对象,其聚集功能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其所辖乡村和集镇体现相对更多的
。
A.灵活性
B.针对性
C.自主性
D.适应性
A
B
C
D
C
10. 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具有较强的
和灵活性。
A.带动性
B.随机性
C.针对性
D.可变性
A
B
C
D
D
11.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
A.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D.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A
B
C
D
A
12. 通常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在每人
平方米以内,也可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设定规划调整幅度。
A.100
B.120
C.130
D.150
A
B
C
D
B
13. 镇规划空间形态及布局结构中,分散布局可分为
。
A.带状分散式
B.多点分散式
C.块状分散式
D.线性分散式
A
B
C
D
B
14.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用地,应设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远离污染和不危及学生、儿童安全的地段,距离铁路干线应大于
。
A.100 m
B.150 m
C.200 m
D.300 m
A
B
C
D
D
15. 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是
的任务。
A.镇总体规划
B.镇区总体规划
C.镇规划
D.镇(乡)域规划
A
B
C
D
B
16. 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这体现镇规划的
原则。
A.人本主义
B.可持续发展
C.因地制宜
D.科学合理性
A
B
C
D
C
17. 注重适应性,加大规划弹性,留有发展余地,这体现规划技术的
原则。
A.完整性
B.独特性
C.灵活性
D.创新性
A
B
C
D
C
18. 一般来讲,镇总体规划期限为
年。
A.5
B.10
C.5~10
D.20
A
B
C
D
D
19. 一般来讲,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
年。
A.5
B.10
C.5~10
D.20
A
B
C
D
C
20. 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区人口总数的方法是( )。
A.综合分析法
B.经济发展平衡法
C.劳动平衡法
D.环境容量法
A
B
C
D
B
21. 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的方法是
。
A.劳动平衡法
B.区域分配法
C.环境容量法
D.线性回归分析法
A
B
C
D
C
22. 村庄规划期限比较灵活,一般整治规划考虑近期为
年左右。
A.3~5
B.5
C.5~10
D.20
A
B
C
D
A
23. 受风险性生态要素影响的地区不包括
。
A.地质灾害危险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B.基础设施防护地区
C.洪涝调蓄地区
D.水环境与水源保护区
A
B
C
D
D
24.
是指那些直接影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保障城市职能要求的生态要素,对于这类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和限建措施,以保证城乡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实现。
A.风险性生态要素
B.资源性生态要素
C.村庄规模和管理体制
D.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A
B
C
D
B
25. 乡的建设规划主要内容是
。
A.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B.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范围及保护措施
C.确定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
D.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公用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A
B
C
D
A
26. 近期迁建型村庄包括位于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谷、滑坡危险区、塌陷危险区、地裂缝外侧
以内范围、现状及规划高压走廊防护区内、大型广播电视发射设施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内的村庄。
A.300 m
B.400 m
C.300 m
D.1000 m
A
B
C
D
C
二、多项选择题
1. 镇的现状等级层次一般分为
。
A.县城关镇
B.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
C.集镇
D.中心镇
E.重点镇
A
B
C
D
E
ABC
2. 镇规划的对象特点有
。
A.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B.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需要较大的投入
C.规划内容和重点应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具有目的性
D.规划更注重近期建设规划,强调可操作性
E.在地域发展中,镇的依赖性较强,需要在区域内寻求互补与协作
A
B
C
D
E
ABE
3. 镇规划的实施特点包括
。
A.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需要较大的投入
B.规划管理人员缺乏,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性
C.我国镇量大面广,规划实施强调示范性和带动性
D.镇的建设要强调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E.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地域性较强,具有特殊性
A
B
C
D
E
BCD
4. 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包括
。
A.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B.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
C.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
D.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E.以镇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
A
B
C
D
E
ABCD
5. 为了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做到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
A.规划先行
B.全盘考虑
C.提高建设速度
D.统筹协调
E.避免盲目建设
A
B
C
D
E
ABDE
6. 乡和村庄规划应该贯彻
的建设要求,保护耕地与自然资源,科学、有效、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A.节电
B.节水
C.节地
D.节能
E.节材
A
B
C
D
E
BCDE
7. 镇规划的依据包括
。
A.法律法规依据
B.规划技术依据
C.经济风险依据
D.市场调研依据
E.政策依据
A
B
C
D
E
ABE
8. 镇规划空间形态及布局结构中,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
。
A.分散组团式
B.块状式
C.集中组团式
D.带状式
E.双城式
A
B
C
D
E
BCDE
9. 公共设施按其使用性质分为
。
A.行政管理
B.医疗保健
C.教育机构
D.商业金融
E.文化传媒
A
B
C
D
E
ABCD
10. 村庄整治应综合考虑
,量力而行地选择整治项目,分别实施。
A.影响性
B.急需性
C.公益性
D.持续性
E.经济可承受性
A
B
C
D
E
BCE
11. 镇规划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
A.《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B.《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C.《镇规划标准》
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A
B
C
D
E
ADE
12. 镇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原则包括
。
A.人本主义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D.科学合理性原则
E.可操作性原则
A
B
C
D
E
ABC
13. 镇规划的规划技术原则包括
。
A.因地制宜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科学合理性原则
D.集约性原则
E.创新性原则
A
B
C
D
E
BCDE
14.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综合评价县域发展条件
B.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
C.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
D.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战略
E.确定县域城镇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A
B
C
D
E
ABE
15. 镇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B.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
C.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目标
D.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及要求
E.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A
B
C
D
E
BCD
16. 镇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有
。
A.综合分析法
B.经济发展平衡法
C.高程箭头法
D.区域分配法
E.环境容量法
A
B
C
D
E
ABDE
17. 镇规划总体布局的原则有
。
A.旧城改造原则
B.优化环境原则
C.用地经济原则
D.实事求是原则
E.完整性原则
A
B
C
D
E
ABCD
18. 村庄背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包括
等。
A.周围关系
B.自然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质条件
E.历史改革
A
B
C
D
E
ABDE
19. 影响村庄分类的因素包括
等。
A.风险性生态要素
B.资源性生态要素
C.村庄规模和管理体制
D.村庄所处地理位置
E.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A
B
C
D
E
ABCE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