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当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2.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对 错
A
[解析]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3.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罚站、罚跑、罚抄作业等形式都属于体罚。
对 错
A
[解析]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多以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留校、打骂等为代表形式。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是自我提高的动机。
对 错
B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会知识的不如勤于学习的,勤于学习的不如喜欢学习的。它体现的是学习兴趣的内部动机的作用。
7. 主动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对 错
B
[解析]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基本的表现;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8.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外露性和内隐性的发展特点。
对 错
A
[解析]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特点:(1)爆发性和冲动性;(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3)外露性和内隐性;(4)心境化和持久性。
9.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对 错
A
[解析]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7.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
对 错
A
[解析]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包括语言刺激、面部表情、手势语言等。
三、多项选择题(请在每道题列出的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