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四、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在道路两侧设置了摄像头,监控车辆行驶的情况。发现违章行为,就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录像,直接作出交通行政处罚决定。有人认为这是在驾驶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秘密执法,是交通管理部门单方面实施的处罚,而且没有给当事人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违反了法律适用公开、公正的原则。
请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对此作出分析。
答案要点:
(1)司法是被动的,而行政执法主体有权进行主动单方面的管理行为。
(2)行政执法由于涉及日常管理活动,必须及时处理问题,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迅速处理问题,讲求效率。
(3)与司法不同,行政处罚并不是终局裁判,当事人如不服处罚,还可以要求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通过正式、公开的司法程序解决纠纷,认定和归结责任。
(4)驾驶者从事的是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驾驶行为,应当自驾驶行为一开始就负有特殊义务,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无论其是否明知受到监控。
2016年8月,甲某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被交警乙某拦住,乙某对甲某的超速违章行为进行了罚款,但并未出具罚单。甲某要求出具罚单,乙某认为甲某态度不好,遂加罚人民币1000元,并告诉甲某,如果再狡辩,将再加重处罚。事后,甲某向公安局督察队进行举报,声称乙某态度蛮横,粗暴执法。督察队收到举报后,认为甲某是有意找茬,于是对甲某进行了严肃处理。公安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甲某捏造事实、抗拒执法为由进行了治安管理处罚。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 乙某对甲某超速行驶实施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要点:
首先,乙某对甲某超速行驶实施行政处罚是合法的,因为甲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其次,乙某对甲某加重处罚是不合法的,因为根据依法行政原则,执法机关不能由于行政相对人的申辩而加重处罚。
3. 督察队的处理意见和公安局对甲某实施行政拘留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要点:
督察队的处理意见和公安局对甲某实施行政拘留的做法不合法。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据此,监督权作为公民甲某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任何人不得以此为由进行打击报复。
4. 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合理性原则、讲求效率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八):宋高宗时周林上《推司不得与法司议事札子》曰:狱司推鞫,法司检断,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然而推鞫之吏,狱案未成,先与法吏议其曲折,若非款状显然,如法吏之意,则谓难以出手。故于结案之时,不无高下迁就,非本情去处。臣愿严法立案,推司公事,未曾结案以前,不得辄与法司商议。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6. 宋代实行该司法审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要点:
根据材料,实行鞫谳分司制的目的是“防奸”,推司为规避风险,“案成”之前与法司商议,并揣摩法司心思,这造成一味顺从法司意见,致使本应有的牵制、制约制度名存实亡。
7. 如何评价该司法审判制度?
答案要点:
宋朝实行鞫谳分司制,有利于防止司法官因缘为奸,保证审判质量;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与为民申冤,防止冤假错案;有利于皇帝控制司法权。但实行鞫谳分司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司法腐败,而审、判分立也不符合司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