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19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不同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等级或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大气二级质量标准
B.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大气二级质量标准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执行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执行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A
B
C
D
C
[解析]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执行Ⅱ类,二级保护区执行Ⅲ类。
2. 按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构成的分类,环境标准可分为______。
A.地方与行业
B.海洋与陆域
C.国家级与地方级
D.国家、省(市)、区县级
A
B
C
D
C
3. 以下不属于国家已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______。
A.《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A
B
C
D
B
[解析] 1992年国家颁布《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1992),2012年颁布《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代替了GB 13456—1992。目前没有颁布钢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过有些地方颁布了钢铁工业大气标准。
4. 以下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为三类的是______。
A.土壤环境
B.地下水环境
C.地表水环境
D.声环境
A
B
C
D
A
[解析] 土壤环境划分为三类,环境空气目前划分为二类,其余均为五类。
5. 执行国家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A.优先执行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
B.优先执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
C.执行两者中排放控制要求较严格的
D.按标准实施时间先后顺序取后者执行
A
B
C
D
B
6. 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规定的项目,不可以制定更严格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规定的项目,可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
B
C
D
B
[解析] 《环境保护法》(2014年)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与质量标准类似。该题虽然为2012年的试题,但还是要按新的规定回答。
7. 下列关于环境标准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环境标准体系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类标准构成
B.国家环境标准由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两类标准构成
C.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水、气、土壤三类环境要素的标准构成
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有行业性排放标准和综合性排放标准两类标准构成
A
B
C
D
D
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第二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是______。
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B.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
C.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D.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A
B
C
D
C
[解析] 选项C属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
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建设项目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评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B.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需定性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容性
C.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明确建设项目占用区域资源的合理份额
D.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分析建设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
A
B
C
D
B
[解析] 选项B的正确说法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量化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容性。此题选项目来自导则原文,只有多看、多练习,才能达到熟悉的程度。
1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应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
B.应明确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影响性质
C.应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有利与不利的污染影响和生态分析
D.应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长期与短期的污染影响和生态分析
A
B
C
D
C
[解析] 生态分析不一定都能定量。
1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可不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A.项目环保投资
B.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C.环境保护目标
D.区域环境功能要求
A
B
C
D
A
1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不属于水平衡分析原则的是______。
A.清污分流
B.节约用水
C.一水多用
D.处理费用最小
A
B
C
D
D
[解析] “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是做好水平衡的原则。
1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属于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的是______。
A.土地利用
B.交通运输
C.水土流失
D.人群健康
A
B
C
D
C
[解析] 人口(少数民族)、工业、农业、能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人群健康等现状及相关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属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要求,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仅对主要意见,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
B.仅对专家意见,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
C.仅对反对意见,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
D.对每一类意见,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
A
B
C
D
D
1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明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B.只列出生产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工程内容,并分析合理性
C.给出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和环境保护设施分阶段验收一览表
D.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保护、修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和论证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
A
B
C
D
B
[解析] 环保工程内容不能仅列出运营期,不同时段都应列出。
1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新建高速公路项目生态保护措施须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体位置上,并特别注意______的环境保护措施。
A.施工期
B.运营期
C.竣工验收期
D.服务期滞后
A
B
C
D
A
[解析] 新建高速公路如果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落实,更容易造成生态的破坏。
1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未发布行业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的建设项目在确定清洁生产指标时,可不予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A.生产工艺
B.环境管理要求
C.环境功能区划
D.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
A
B
C
D
C
[解析] 其余三项都属于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
1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第二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是______。
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B.确定环境保护目标
C.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D.公众参与
A
B
C
D
B
[解析] 选项B属于第一阶段的工作。公众参与贯穿于整个阶段。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所列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有______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A.矩阵法、类比调查法
B.矩阵法、专业判断法
C.网络法、专业判断法
D.矩阵法、网络法
A
B
C
D
D
[解析]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属预测评价的方法。需要知道这几种方法的应用。
2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环评工作中,符合“早期介入原则”的是______。
A.某国家大型水电项目对其“三通一平”工程开展环评
B.某高速公路项目在准备施工建设前开展环评
C.某大型炼化项目在生产工艺确定后开展环评
D.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选线阶段开展环评
A
B
C
D
D
[解析] 早期介入原则强调的是在工程前期就需介入,特别是要重点关注选址(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这类题属于对总纲某些原则的具体应用,较灵活。
2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火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数学模式法
B.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专业判断法
C.跨大江桥梁项目对水文情势影响预测可采用物理模型法
D.乡村公路项目对生态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调查法
A
B
C
D
B
[解析] 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定量预测评价的方法。物理模型法偏重于情景条件下的预测,如风洞实验。
2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包括______。
A.人群健康
B.水土流失
C.人文景观
D.文物古迹
A
B
C
D
B
[解析] 选项B属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2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信息中,不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信息告知内容的是______。
A.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
B.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影响后果
C.项目拟采取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D.项目获得公众支持和反对情况的统计说明
A
B
C
D
D
2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环境保护措施论述不包括______。
A.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
B.拟采取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C.拟采取措施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D.拟采取安全生产措施的可行性
A
B
C
D
D
[解析] 安全生产措施的可行性属于安全评价的内容。
2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跟踪监测计划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现状监测
B.项目污染源监测
C.项目生态影响监测
D.项目社会环境影响监测
A
B
C
D
A
[解析] 跟踪监测计划应结合建设项目影响特征,制订相应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跟踪监测计划。注意跟踪监测还包括社会环境影响方法,复习时需留心。
2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不包括______。
A.资源能源利用
B.项目投资收益
C.环境管理要求
D.生产工艺与设备
A
B
C
D
B
[解析] 清洁生产的6项指标需牢记,即:生产工艺与设备指标、环境管理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和废物综合利用指标。
2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同一建设项目多个方案进行比选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工艺装备
B.工程规模
C.产品质量
D.环境承载力
A
B
C
D
C
2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______的意见。
A.当地经济管理部门
B.当地规划管理部门
C.当地环保管理部门
D.当地国土管理部门
A
B
C
D
C
[解析] 广泛参与原则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广泛吸收相关学科和行业的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
2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合理性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经济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B.分析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布置、经济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C.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D.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工程拆迁方案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A
B
C
D
C
[解析] 环境合理性分析包括:调查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相关规划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3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筛选评价因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
B.能够反映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
C.能够反映建设项目特点和排污特征
D.能够反映建设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成果
A
B
C
D
D
[解析] 评价因子须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污染防治措施成果不在筛选评价因子阶段体现。
3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征污染物,该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优先采用______。
A.地方标准
B.国际通用标准
C.欧盟标准
D.某跨国企业标准
A
B
C
D
B
[解析] 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优先选择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限定的污染物,可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该题目没有明确是否有地方排放标准。
3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直接引用已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数据
B.应直接引用可行性研究文件的资料和图件
C.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D.对工艺路线进行详细分析,对污染方式和强度进行深入分析
A
B
C
D
C
[解析] 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即根据各类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注意下面这句话: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所列出的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有______和物料平衡计算法、实测法、实验法。
A.类比分析法、数值模拟法
B.数值模拟法、专业判断法
C.数学解析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A
B
C
D
D
[解析] 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数值模拟法、数学解析法、专业判断法都属预测评价的方法。
3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工程分析中的水平衡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A.雨污分流、串级使用、节约用水
B.雨污分流、中水回用、节约用水
C.清污分流、达标回用、节约用水
D.清污分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A
B
C
D
D
3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新建铁路项目生态保护措施须落实到具体时段和具体位置,并应特别注意______的生态保护措施。
A.设计期
B.施工期
C.运行期
D.试运行期
A
B
C
D
B
3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循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包括______。
A.从资源能源利用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
B.从区域或行业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
C.从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
D.从提高项目投资收益率方面进行循环经济分析
A
B
C
D
D
[解析] 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包括:从企业、区域或行业等不同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优化废物处理途径。
3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有色金属冶炼项目方案比选的重点是______。
A.项目选址
B.施工方案
C.环境监测方案
D.勘察设计方案
A
B
C
D
A
[解析] 方案比选的重点是进行选址或选线、工艺、规模、环境影响、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的比选。
3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注______的环境可行性。
A.工艺路线
B.资源利用
C.工艺参数
D.总平面布置
A
B
C
D
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3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评价工作等级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评价工作等级不可调整
B.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可不说明理由
C.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若调整幅度超过一级,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D.评价工作等级可调整,但调整幅度不超过一级,并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A
B
C
D
D
[解析] 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4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方式中,不属于工程分析方法的是______。
A.实验法
B.类比分析法
C.数值模拟法
D.物料平衡计算法
A
B
C
D
C
[解析] 选项C可用于预测,但不属工程分析的方法。
4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统计量中,不纳入工程分析阶段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的是______。
A.有组织排放量
B.无组织排放量
C.事故工况排放量
D.非正常工况排放量
A
B
C
D
C
[解析] 事故工况属于环境风险应考虑的情景。
4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应以______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A.行政区
B.环境功能区
C.生态功能区
D.环境敏感区
A
B
C
D
B
[解析]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包括______。
A.环境标准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
B.编制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的基础数据
C.环境标准需统一的符号、图形
D.环境标准中需统一的信息编码
A
B
C
D
ACD
2. 根据我国环境标准管理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可组织制订______。
A.环境基础标准
B.监测方法标准
C.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D.污染物排放标准
E.环境质量标准
A
B
C
D
E
DE
[解析] 省级人民政府可组织制订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包含排放标准和质量标准。
3. 按照国家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相关关系的有关规定,对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以下可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有______。
A.严于国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严于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严于国家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D.严于国家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A
B
C
D
ABCD
[解析] 对于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都可以补充制定地方标准,已有的,也能再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
4. 环境质量标准分级一般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以下关于前述对应关系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3类,分别执行一级~三级标准值
B.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为5类,分别执行Ⅰ类~Ⅴ类标准值
C.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类,分别执行1类~5类标准值
D.土壤环境质量分为3类,分别执行一级~三级标准值
A
B
C
D
BD
[解析] 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类,分别执行0~4类标准值。但要注意,该题是2008年考题,《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还未颁布,还是执行旧的空气质量标准,当时答案是ABD。GB 3095—2012把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2类,本题应按新大纲来解答。
5. 关于地方环境标准制定,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D.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
B
C
D
ABCD
[解析] 该考点为高频考点,特别注意的是《环境保护法》(2014年)的规定跟以前的规定有所不同。
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______。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B.《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
A
B
C
D
B
[解析] 导则体系由总纲、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括环境要素和专题两种形式,风险、公众参与等属专题。选项A属总纲,单列;选项C属要素,选项D属行业。
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属于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______。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C.《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A
B
C
D
BC
8. 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已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C.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D.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A
B
C
D
AC
[解析] 对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都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