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分类模拟34
一、单项选择题
1. 环境风险评价中的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______的事故。
A.发生概率最大
B.安全隐患最大
C.造成财产损失最大
D.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
A
B
C
D
D
2. 某拟建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中,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
max
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
L
相比,R
max
>R
L
。下列关于该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性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接受
B.采取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措施后可以接受
C.即使采取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措施,也不可以接受
D.采取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措施后,重新评价其环境风险后再进行判断
A
B
C
D
D
[解析] R
max
≤R
L
则认为本项目的风险水平可以接受。R
max
>R
L
则项目应进一步采取减少事故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建设项目不可接受。
3. 下列对于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安全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价
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不相关
C.安全评价即是环境风险评价
D.安全评价的资料可用于环境风险评价
A
B
C
D
D
4.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是______。
A.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
B.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
C.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
D.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
A
B
C
D
C
5.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一级环境风险评价的完整工作内容是______。
A.对事故影响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应急措施
B.对事故影响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制订应急措施
C.定量预测,提出防范措施,制订应急预案
D.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A
B
C
D
D
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环境风险分为______3种类型。
A.火灾、爆炸、中毒
B.爆炸、恶臭、中毒
C.火灾、泄漏、恶臭
D.爆炸、泄漏、火灾
A
B
C
D
D
7. 环境风险评价中,如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处于可接受水平,说明______。
A.应对该项目其他事故进行风险计算
B.该项目不存在环境风险
C.该项目不需要制订应急预案
D.该项目仍需制订应急预案
A
B
C
D
C
[解析] 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风险值达不到可接受水平时,为减轻和消除对环境的危害,应采取减缓措施和应急预案,这就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8. 以下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______。
A.核建设项目
B.化肥厂氨罐扩建项目
C.火电厂供水系统改造项目
D.新建维修厂通风系统项目
A
B
C
D
B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适用范围关键要抓住“是否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这几个关键词。
9. 甲、乙、丙、丁4个项目均存在重大危险源,各项目所涉及的危险源分别为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从危险源角度判断下述需要进行二级评价的是______项目。
A.甲
B.乙
C.丙
D.丁
A
B
C
D
B
[解析] 这类出题形式要求对评价等级表格中的内容熟悉,考生需注意。
1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涉及氰化钠生产、使用、贮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一级的条件是______。
A.所有氰化钠生产项目
B.环境敏感地区
C.安全评价认为存在问题
D.非重大危险源
A
B
C
D
B
[解析] 环境敏感地区工作级别全部为一级。
1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可不作为二级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的是______。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管理
A
B
C
D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级环境风险评价基本内容。后果计算类似于定量预测。二级评价对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1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是______。
A.钢材物流中心
B.海滨浴场
C.鞭炮贮运仓库
D.核电站
A
B
C
D
C
[解析] 该题关键是要抓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13. 以下风险事故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______。
A.甲醇罐爆炸
B.液氮罐爆炸
C.天然气田井喷
D.炼油厂污水处理厂输送管道断裂
A
B
C
D
D
[解析] 该题还是应关键抓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物质”。
1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是______。
A.源项分析、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B.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C.风险识别、后果计算、源项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D.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识别、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
A
B
C
D
B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也是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工作内容。
15. 下列建设项目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______。
A.核建设项目
B.铁矿矿山新建项目
C.电子芯片新建项目
D.钢铁厂高炉扩建项目
A
B
C
D
A
1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______属于环境风险事故。
A.试车期间的超标排放
B.突然停电造成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
C.大修前设备、管道吹扫造成的超标排放
D.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运行异常造成的超标排放
A
B
C
D
B
[解析] 环境风险事故的概念需抓住“突发性”这个关键词。
1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中源项分析阶段的工作目标是______。
A.确定风险值
B.确定危害程度
C.确定重大风险源
D.确定最大可信事故
A
B
C
D
D
[解析] 其他几个选项不属于“源项分析”阶段的工作目标。
1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______不属于风险识别范围。
A.公用工程系统
B.环境风险水平
C.工程环保设施
D.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
A
B
C
D
B
19.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进行风险计算和评价时,目前暂不对风险事故损害后果进行评价的是______。
A.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
B.半致死浓度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C.水生生态损害阈浓度范围内的水生生态分布
D.工作场所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A
B
C
D
A
2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依据不包括______。
A.物质的危险性
B.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C.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
D.功能单元危险源的判定结果
A
B
C
D
B
2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值的正确表述是______。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危害程度
B.风险值是单位时间风险发生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事故数÷单位时间
C.风险值是风险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A
B
C
D
A
2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风险防范设施的是______。
A.水泥厂窑尾布袋除尘器
B.化工厂污水处理站
C.高速公路两侧的声屏障
D.油库区的围堰
A
B
C
D
D
2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______。
A.项目运行期开、停车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
B.项目运行期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
C.项目运行期发生突发性事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厂界内人群的伤害
D.项目运行期间发生突发性事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
A
B
C
D
D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的措施作为工作重点。
24.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只存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但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均是二级
B.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均是一级
C.存在剧毒危险性物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均是一级
D.存在危险性物质且涉及环境敏感地区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均是一级
A
B
C
D
D
2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值的正确表述是______。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危害程度
B.风险值是单位时间风险发生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事故数÷单位时间
C.风险值是风险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每次事故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A
B
C
D
A
2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值的正确表述是______。
A.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风险值=概率×危害程度
B.风险值是后果的表征量,风险值=后果×事故次数
C.风险值是单位时间内风险发生次数的表征量,风险值=风险次数÷时间
D.风险值是行业风险概率的表征量,风险值=行业风险次数÷行业企业数
A
B
C
D
A
27.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环境风险评价,应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______。
A.损害范围和损害途径
B.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C.损害阈值和损害值
D.损害阈值和损害途径
A
B
C
D
B
[解析] 根据风险评价导则,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2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______。
A.环境保护目标
B.分级响应程序
C.厂区总平面图布置要求
D.对公众发布有关信息
A
B
C
D
C
2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B.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内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C.应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恶化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D.应将事故引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A
B
C
D
B
[解析] 与2012年的题目重复,但问法有所不同。
30. 某工厂使用的原辅料及生产的产品中,有一种一般毒性危险物质的贮存量达到重大危险源临界量,该企业选址于非环境敏感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______。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三级从简
A
B
C
D
B
[解析] 对于一般毒性危险物质贮存量达到重大危险源临界量、选址于非环境敏感地区的企业,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二级。
3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______进行比较分析,废除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A.生态资源的价值
B.生态资源的数量
C.生态资源的种类
D.生态资源的用途
A
B
C
D
A
[解析] 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3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作为评价重点
B.把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为重点
C.将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D.将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排放引起的局部环境质量恶化作为评价重点
A
B
C
D
D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非正常工况不属于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重点。
3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小于5km
B.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小于2.5km
C.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D.地面水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A
B
C
D
B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km;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km范围。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下列项目中,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有______。
A.新建铜火法冶炼项目
B.城市煤气管网改造项目
C.核电站建设项目
D.甲醇扩能改造项目
E.火电厂氨法脱硫环保治理工程
A
B
C
D
E
ABDE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适用范围不包括核电站。
2. 环境风险评价中,重大危险源识别包括对______的识别。
A.贮运系统
B.环境功能区
C.环境敏感性
D.生产设施
A
B
C
D
AD
[解析] 重大危险源识别不包括环境。
3. 环境风险评价中,物质风险识别包括对______的识别。
A.主要原辅材料
B.中间产品
C.燃料
D.产品
E.设备
A
B
C
D
E
ABCD
[解析] 物质风险识别主要是分析、判定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是否属于剧毒、有毒易燃和爆炸性物质。
4. 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可用于源项分析的资料有______。
A.同类项目的事故统计
B.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
C.防止毒物向环境转移的措施
D.装置、贮罐中危险和毒性物质的在线量调查
A
B
C
D
AD
5.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必须收集的资料有______。
A.安全评价资料
B.可行性研究报告
C.供气供电专项报告
D.周围环境人口调查资料
A
B
C
D
ABD
[解析] 供气供电专项报告不属于环境风险评价必须收集的资料。
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属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______。
A.油罐区周边设置围堰
B.调整总图平面布置
C.设置污水处理调节池
D.氨贮罐区设置水喷淋装置
E.减少、限制危险物质贮存量
A
B
C
D
E
ABDE
[解析] “设置污水处理调节池”是污水处理本身需要的。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有______。
A.事故引起厂(场)界内人群伤害的防护
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伤害的预测
C.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伤害的防护
D.事故引起厂(场)界内人群伤害的预测
A
B
C
D
BC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8. 已知甲醇、乙醚属易燃化学品,苯、甲苯属有毒化学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化学品仓库中,属于重大风险源的有______。
A.贮存物品为甲醇,设计贮存量为600t(临界量为500t)
B.贮存物品为甲苯,设计贮存量为450t(临界量为500t)
C.贮存物品为苯、甲苯,苯设计贮存量为25t(临界量为50t),甲苯贮存量为200t(临界量为500t)
D.贮存物品为甲醇、乙醚,甲醇设计贮存量为300t(临界量为500t),乙醚设计贮存量为300t(临界量为500t)
A
B
C
D
A
[解析] 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9.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按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划分的环境风险类型有______。
A.火灾
B.爆炸
C.泄漏
D.非正常排放
A
B
C
D
ABC
1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______。
A.生产装置
B.贮运系统
C.生产指挥系统
D.环保设施
A
B
C
D
ABD
[解析]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是对所有涉及危险性物质的生产装置、公用和辅助工程、贮运系统、环保设施等,均应进行风险识别,即对规定的上述设施各功能单元所有的危险物质,核定其在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临界量(t),并用导则中推荐的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判定功能单元是否属重大危险源,是否具环境风险。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