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判断题1.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对 错
B
[解析] 题目中的说法不全面,文化创新还有另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故本题判断错误。
2.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对 错
A
[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核心。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
对 错
B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不是作用而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对 错
B
[解析] 这句话属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基础,物质先于意识,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物质。这句话中,“米”代表物质,没有米,技术再高、再有能力也做不出饭,技术属于意识的东西。故本题判断错误。
5.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期限可以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不一致。
对 错
A
[解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可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期限与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无关,可以与其不一致。故本题判断正确。
6.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只能采取座谈会的形式。
对 错
B
[解析]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7. 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法律事实。
对 错
A
[解析]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故本题判断正确。
8. 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
对 错
B
[解析] 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为: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又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
9. 公文上行文一般可以写2个以上的主送机关(单位),可以多头主送。
对 错
B
[解析]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故本题判断错误。
四、公文改错题(下面一份公文存在多处错误。请从公文的构成要素、写作规范等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10分)
1.
关于维修加固教学楼及办公楼的请示报告
市政府:
前不久发生的地震,对我校的教学楼及办公楼造成了严重破坏,多间教室和办公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墙体开裂、变形等情况,严重威胁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安全。根据市政府召开的抗震减灾扩大会议精神,我校已暂时将教学工作转移到开发区新建的市粮食学校校区内进行,下一步将对教学楼和办公楼进行维修加固。由于资金上存在较大缺口,大约需要500万元左右,特此请市政府拨款。此外拟添购一辆大巴车用于接送师生到新区上课,请求补贴10万元。
特此报告,请批准。
××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印章)
2012年9月25日
(1)该公文将请示和报告并用,属于文种杂糅。正确写法为“关于维修加固教学楼及办公楼的请示”。
(2)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请示。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直接上级应为市教育局,故该公文违反了这一规则。故主送机关应为市教育局。
(3)请示内容单一,必须遵循“一文一事”的行文规则,而该公文中,一文多事,违反了这一规则。“此外拟添购一辆大巴车用于接送师生到新区上课,请求补贴10万元”一句应删去。
(4)在党政机关的公文中,一般不使用模糊用语,较少使用约数。“多间”和“大约”两词应删去。
(5)任何请示都必须在末尾明确提出请求,将“特此报告,请批准”改为“特此请示,请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