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重庆市大学语文分类模拟题24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见君子而后
厌
然 厌:满足
B.此谓一言
偾
事,一人定国 偾:覆败、败坏
C.而能
喻
诸人者 喻:开导
D.有德
此
有人 此:就、则
A
B
C
D
A
[解析] “见君子而后厌然”中的“厌”,意为“掩盖,掩藏”。
2.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______
A.消极出世
B.悲观绝望
C.积极入世
D.向往月宫
A
B
C
D
C
[解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绪,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3. 《哀溺文序》的文体为______
A.小说
B.寓言
C.童话
D.随笔
A
B
C
D
B
[解析] 《哀溺文序》是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之一,是《哀溺文》的小序,文章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表明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是______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岛殷勤为探看
A
B
C
D
B
[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从自身落笔,以“春蚕”“蜡炬”为喻,表白至死不渝的绵邈深情。
5. 与韩愈并称“韩孟”的中唐诗人是______
A.孟获
B.孟光
C.孟浩然
D.孟郊
A
B
C
D
D
[解析] 孟郊一生穷困潦倒,对下层人民生活有所了解,写过一些反映人民疾苦的涛,但更多的是抒发个人的牢骚。孟诗用语追求瘦硬,在诗风上,属于韩愈的险怪一派,后人以“韩孟”并称。
6. 《箱子岩》一文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一个______形象。
A.兵痞
B.平民
C.打鱼人
D.桨手
A
B
C
D
A
[解析] 《箱子岩》一文个性鲜明地描写了跛脚什长这一形象。文中,作者先从正面描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又插入一段对他发迹史的记叙,还从侧面写旁人对他的议论,以此进行侧面烘托,进而把一个21岁兵油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7.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出自______
A.《蒹葭》
B.《关雎》
C.《氓》
D.《七月》
A
B
C
D
C
[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出自《氓》,诗句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未成年时欢乐的样子。
8. 下列关于《哭小弟》一文中心思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赞扬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对其早逝的悲痛之情
B.赞扬小弟爱国爱民的品质,表达对其早逝的悲痛之情
C.赞扬小弟不畏艰苦的创业精神,表达对其早逝的无限悲痛
D.赞扬小弟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表达对其早逝的悲痛之情
A
B
C
D
A
[解析] 《哭小弟》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作者的小弟,是一位研究飞机强度的专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工作,不幸英年早逝。作者此文发自肺腑,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
9.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在叙写父亲买橘子之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是______
A.铺垫
B.侧面描写
C.对比
D.象征
A
B
C
D
A
[解析]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在叙写父亲买橘子之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属于铺挚,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10. 《风波》中“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说明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是______
A.泼辣凶悍
B.愚昧麻木的落后农民典型
C.陈旧腐朽的小农思想
D.善于韬晦、期待封建帝制复辟、顽固
A
B
C
D
D
[解析] 《风波》一文中对赵七爷的辫子和竹布长衫的描写,鲜明地表现出他是个善于韬晦、时刻期待封建帝制复辟的顽固的封建遗老。
1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
A.国别体杂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A
B
C
D
C
[解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 下列作家中,散文成就与韩愈齐名的是______
A.司马迁
B.柳宗元
C.苏轼
D.方苞
A
B
C
D
B
[解析] 柳宗元与韩愈齐名,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主张与韩愈相近,诗文创作注重针砭时弊,反映民瘼,主张“文以明道”。他的政论、传记、寓言均有特色。
13. 开散文辞赋化风气之先的文章是______
A.《陈情表》
B.《出师表》
C.《谏逐客书》
D.《滕王阁序》
A
B
C
D
C
[解析] 《谏逐客书》开散文辞赋化风气之先,对后来汉代的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4. 《谏太宗十思疏》从文体上看是一篇______
A.奏章体政论文
B.书信体驳论文
C.语录体散文集
D.史论文
A
B
C
D
A
[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15. 《哀溺文序》的主题思想是______
A.应该学会游泳
B.反对见死不救
C.讽刺要钱不要命
D.悲悼溺水而死者
A
B
C
D
C
[解析] 《哀溺文序》是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之一,是《哀溺文》的小序,文章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
A.《国殇》
B.《离骚》
C.《古诗十九首》
D.《弹歌》
A
B
C
D
B
[解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利探索。
17. 下列诗句中,运用互文手法的是______
A.车错毂兮短兵接
B.旌蔽日兮敌若云
C.矢交坠兮士争先
D.出不入兮往不反
A
B
C
D
D
[解析] “出不入”与“往不反”互文见义,写战士们出征时抱着一去不返、为国捐躯的决心。
18. 《背影》一文的主旨是______
A.渲染小知识分子家境的窘迫
B.描述父亲对儿子态度的变化
C.揭示父亲晚年心境的颓唐
D.抒写深挚感人的父子亲情
A
B
C
D
D
[解析] 《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它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19. 《归园田居》(其一)中,道出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适俗韵
B.恋旧林
C.爱丘山
D.思故渊
A
B
C
D
C
[解析]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情态、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二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爱丘山”三个字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0. 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______
A.《桃花源记》
B.《归园田居》(其一)
C.《饮酒》
D.《咏荆轲》
A
B
C
D
D
[解析] 《咏荆轲》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是作者的一首悲愤豪放之作。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感情,着重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写及环境的渲染,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黑暗政治、强暴势力的憎恶和铲强除暴的愿望。
二、多项选择题
1. 朱自清的散文集包括______
A.《背影》
B.《毁灭》
C.《欧游杂记》
D.《伦敦杂记》
E.《标准与尺度》
A
B
C
D
E
ACD
[解析] 《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是朱自清的散文集;《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首长诗;《标准与尺度》是朱自清的一本杂文集。
2. 下列属于李商隐诗歌作品的有______
A.《夜雨寄北》
B.《嫦娥》
C.《赋得古原草送别》
D.《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E.《登乐游原》
A
B
C
D
E
ABDE
[解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其余四项均为李商隐的作品。
3. 《离骚》的艺术特征是______
A.主观感情色彩强烈
B.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C.大量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D.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
E.独创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A
B
C
D
E
ABCE
[解析] D项是《老子》一书的艺术特征。其他四项均为《离骚》的艺术特征。
4. 《蝜蝂传》描述蝜蝂这种小虫的生活习性是______
A.好负物
B.嗜黑夜
C.爱鸣叫
D.恶洁净
E.喜攀高
A
B
C
D
E
AE
[解析] 《蝜蝂传》中,作者描述蝜蝂这种小虫的生活习性是善负物、喜攀高。
5. 下列富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作家有______
A.杜甫
B.庄周
C.李白
D.屈原
E.白居易
A
B
C
D
E
BCD
[解析] 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简答题
1. 简述屈原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1)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我国文学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过渡的新时代。他的诗歌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富丽,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光辉起点。
(2)屈原吸取楚地民歌营养,创造了“楚辞”(后又叫作“骚体诗”)这一诗歌形式,并把它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这是继《诗经》三百年之后,我国诗歌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是《诗经》之后的又一诗歌发展丰碑。
(3)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爱国作家。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多数研究者认为有《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招魂》《卜居》《渔父》等,共25篇。这些诗篇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政治理想、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
2. 试析《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结构层次。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前八句概写诗人从出仕到归隐的经过,着重表达他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心性;中间十句描述庭院和农村的自然景色,重在体现他适意田园、清静安宁的心境;最后两句以如释重负的语气,显示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收结全篇。
3. 简析鲁迅的《秋夜》一文中的“枣树”形象。
枣树是《秋夜》一文的主要形象,枣树的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决不罢休象征着坚韧的战斗精神。这种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
4. 请举例说明《都江堰》一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作者在评价都江堰时,一开始就将其与长城作对比,从而得出长城固然伟大但“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的都江堰却更伟大的结论。在第三节中,作者又将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与李冰筑堰的指令相对比,从而显示两者的不同,颂扬了李冰的“智慧、仁慈、透明”。
5. 分析《风波》一文中七斤和赵七爷的性格特点。
七斤是一个愚昧无知、麻木迷信、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他的所谓见识只是比别人多听说一些乡问奇闻怪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个夜叉等。他思想狭隘、胆怯愚昧,对革命及“辫子”的意义没有任何理解和触动,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代表。
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善于韬晦、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是一个迂腐而又浅薄的顽固的封建守旧派。他时刻梦想回到“天下大一统”的封建社会。当“皇帝坐了龙庭了”,他表现出凶险、嚣张的嘴脸,可以看出他是革命者最凶恶的敌人;当“皇帝不坐龙庭了”,他又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古书,把辫子盘上头顶,也不穿长衫了,可以看出他又是极其善于隐藏、善于韬晦的反动封建的帮凶。
6. 《麦琪的礼物》这一题目有什么含义?
首先是比喻德拉、吉姆夫妇在圣诞节互相馈赠的礼物。其次是赞叹德拉夫妇“他们就是麦琪”,赞美他们的无私和纯真的爱情。无论是馈赠礼物,还是接受礼物,他们都是最聪明的,就像给圣婴耶稣赠送圣诞礼物的麦琪一样。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
2
3
4
5
6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