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三、案例分析题(请根据背景材料,按要求作答)
1. 某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业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了某机电安装企业,双方签订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施工总承包企业又选择了一家劳务分包企业,将某分部工程的劳务作业分包给该劳务分包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业主供应的工程材料延误,使劳务分包企业停工待料,劳务分包企业直接向业主提出延长工期的要求。
事件2:施工过程中,业主要求增加工程量,经项目经理同意后,双方签订变更合同。
事件3:某分项工程,监理工程师指令变更合同,因此变更涉及工程价款的变化,机电安装企业在变更后的第20天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价款的报告。
事件4:该机电安装企业为了预防合同风险,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了工程一切险。
[问题] 1.事件1中,劳务分包企业是否可以向业主提出工期延长的要求?为什么?
2.事件2中,施工合同变更的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正确的做法。
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是否会批准变更价款报告?说明理由。
4.合同风险的因素有哪些?合同风险的防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事件4中是运用哪种方法来预防风险的?
1.事件1中,劳务分包企业不可以向业主提出工期延长的要求。
原因:劳务分包企业就此事件应该提出工期延长的要求,但只能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劳务分包企业与施工总承包企业有合同关系),施工总承包单位再以自己的名义向业主提出工期延长的要求。
2.事件2中,施工合同变更的程序不正确。
正确做法:业主提出的合同变更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由监理工程师向承包方提出合同变更指令。
3.监理工程师不会批准该变更价款报告。
理由:该变更价款报告提出的时间超出了规定的时限,应该是在变更发生后的14天内提出。
4.合同风险的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投标因素、管理因素和公共关系因素。
合同风险的防范主要表现在:预防风险、减少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
事件4中该机电安装企业是运甩分散风险的方法来预防风险的。
2. 某机电公司与某单位于2003年7月8日签订厂机电安装合同,合同约定由于甲方责任造成总下期延误1天,甲方应向乙方补偿1万元,若乙方延误总工期1天应扣除乙方工程款1万元;施工中实际工程量超过计划工程量10%以上时超过部分按原单价的90%计算;双方对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达到一致 (见图1)。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A工程(基础土方)原计划土方量为400m
3,因设计变更实际土方量为450m
3(原定单价为80元/m
3)。
事件2:B工程施工中乙方为保证施工质量,将施工范围边缘扩大,原计划土方量由300m
3增加到350m
3。
事件3:C工程施工结束后,监理工程师认为基柱内管线放线位置与设计图纸不符,经剥露检查确实有误,延误工期2天,发生费用2万元。
事件4:I工程施工中发现甲方提供的设计图纸有严重错误,修改图纸致使乙方施工拖延3天,发生费用3万元。
事件5:G工程施工中乙方租赁的设备未按时到达现场,影响乙方施工拖延2天,发生费用1万元。
[问题] 1.该工程的计划工期为多少天?关键线路包括哪些单项工程?
2.上述事件中哪些应进行工期补偿?哪些应进行费用补偿?
3.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天?应扣除或补偿乙方工程款多少万元?
4.如果C、I工程共用一台起重机,网络图中应如何表示?起重机正常在场时间为多少天?由于甲方责任在场时间增加多少天?如何处理?如补偿费用是否补偿机上工作人员费用?
1.用标号法确定计划工期和关键线路。
原计划网络中计划工期为36天,关键工序为A—C—F—J—M。
□中数据为事项最早时间或ES。△中数据为事项最迟时间或LF(见图2)。
2.索赔事件分析表表1所示:
表1 索赔事件分析表
事件 |
责任 |
发生部位 |
工期索赔 |
费用索赔 |
备注 |
1 |
甲方 |
关键工序 |
√ |
√ |
|
2 |
乙方 |
非关键工序 |
× |
× |
|
3 |
乙方 |
关键工序 |
× |
× |
|
4 |
甲方 |
非关键工序 |
× |
√ |
TF=1 |
5 |
乙方 |
关键工序 |
× |
× |
|
事件1:发生在关键工序中,属甲方责任,按计划工期8d平均每天完成50m
3,现实际工程量增加 50m
3,默示工期增加1天应子顺延。应增加工程费为80×40+80×0.9×10=3920(元)。
事件4:发生在非关键工序,甲方延误责任,虽延误3天(本工序TF=1,其紧后工序为K,TF= 3)对总工期无影响,故工期不予补偿,费用补偿3万元。
事件2、3、5:均为乙方责任,故不予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
3.实际工期计算如图3、图4所示:

包含甲方责任延误工期时间的甲方责任工期为37天。
包含甲、乙双方延误时间的实际工期为39天,排除甲方责任工期37天剩余2天,即为由于甲方责任延误工期。故甲方应扣除乙方工程款2万元。
4.C、I共用1台起重机的施工计划可用图5表示;

C工序最早开工时间ES=8,I工序最早开,工时间ES=18,最早完工时间EF=27,故正常情况下起重机在场时间为27-8=19(天)。
在甲方延误责任的前提下,C工序ES=9,EF=19,I工序ES=19,EF=31;故起重机在场时间为31-9=22(天),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了3天。
若起重机为乙方自有,应分别按原定台班费定额(工程量增加)或设备折旧费(窝工)给予补偿。
若起重机为乙方租赁,应分别按原定台班费定额或租金给予补偿。
费用补偿时不应支付机上工作人员工资费用,因此项费用已包含在机械台班费定额中。
3. 某动力站安装工程项目,该动力站的散装锅炉施工主要包括锅炉钢构架、锅筒与集箱、受热面管束胀管、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过滤器和炉排、锅炉安全附件的安装;对锅炉本体、管道和阀门的试验以及烘炉与煮炉。
该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对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的必要劳动进行了控制,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审核和成本分析对该工程的成本做了详细的控制。
[问题] 1.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方法有哪些?
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有哪些?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有哪些?
4.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项目控制的内容是什么?
5.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包括哪些项目?
1.工程项目成本预测的方法有:
(1)定性预测法:调查研究判断法、座谈会法和函询调查法;
(2)定量预测法:高低点法、加权平均法、回归分析法和量本利分析法。
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有:
(1)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拟定可行方案;
(2)权衡各方面利弊得失,估算项目的计划成本,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2)编制成本计划草案;
(4)综合平衡,编制正式的项目成本计划。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是:
(1)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2)全面控制原则(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3)中间控制和适时原则;
(4)目标管理和例外管理原则;
(5)成本目标风险分担的原则;
(6)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4.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项目控制的内容是:
结合设计图纸交底、会审和施工组织设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案,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同时,与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经济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必要时做出应对策略。
5.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包括:
(1)控制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2)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