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1为中文与社会,2为数学与科学,3为英语,4为音乐,5为体育,6为美术) (备注:音、体、美专业的考生请从后3题中,任选1题作答)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
①激发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②创设诗歌教学情境;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考点] 中文与社会教学设计
2. 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体会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3. 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了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寓意着红军险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教学过程:略。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 依据课标,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④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⑤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⑥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⑦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a“预设”和“生成”的关系;b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c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d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考点] 数学与科学教学设计
5.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
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人物:7. 简述课堂与课后作业的类型及基本操作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课堂作业,做到书面与口语作业相结合,明确朗读、背诵、听力训练和规范书写等作业。可布置听、说、读、看、写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听录音跟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问答练习句型。观看视频描述事件等等。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申,以趣味性和应用性为基本出发点。可以布置开放型作业、创意型作业、合作型作业,等等。如:创编对话,英语小短剧,英语小调查任务等等。也可适当的布置书写作业。
[考点] 英语教学设计
8. 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Knowledge Objectives
①Student swill be able to review and grasp the words:long,tall,beautiful,small and soon,and the sentences pattern\\\"she has...,she is...,she likes....\\\"
②Ss are able to under stand the material.
Ability Objectives
①Ss are able to talk about“what are their teacher like”intheirdailylifeusingthewordsandsentencepatternsthey\\\'ve learnt.
②Students’listeningandspeakingskillswillbestrengthenedbypracticing.
Moral Objectives
①Students’interestoflearningEnglishwillbestimulated.
②Student swill love and know more about their teacher.
9.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读后说或读后写”的语言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
牧羊女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0. 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歌曲的特点:
《牧羊女》是一首三拍子的捷克民间歌曲,描写的是牧羊女在美丽的景色中快乐,无忧无虑放羊的画面,主题突出、形象鲜明、节奏感强、富于韵律。
1)歌词: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景色以及愉悦的心情。
2)节奏:八分音符及四分音符的节奏贯穿歌曲始终,舒展的节奏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
3)旋律:歌曲以二度级进以及三度小跳为主,以大波浪缓缓起伏的展现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的同音反复,好似在蹦跳着哼着小曲调。
4)结构:二段体结构,短小易学。
[考点] 音乐教学设计
11. 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牧羊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牧羊女》,学生能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准确音准演唱《牧羊女》,并用柔和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2.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唱好歌曲”(在学生音准、节奏、词曲结合基本无误基础上,依据作品特点,合理进行歌曲处理)环节并说明理由。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两臂屈肘,两手持球于头后,重心落在后腿上,双手持球于头后,呈反弓;然后两脚用力蹬地,收腹,挥臂,甩腕,将球从头后向前上方抛出。13. 写出“双手从后向前抛实心球”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地,收腹,挥臂,甩腕用力顺序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快速挥臂
[考点] 体育教学设计
14. 如果指导水平三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双手头后向前抛实心球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前抛实心球技术动作,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抛实心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出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合作互相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速度以及协调性;培养学生的投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15.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6. 我国先秦时期青铜器按用途划分主要有哪些?青铜器发展鼎盛时期在造型、纹样上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我国先秦时期青铜器按用途划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夏商周时代,有青铜时代之称:
商代是青铜器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商代的青铜器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造型多为鼎、尊,如安阳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阳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典范之作。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象纹、凤纹等动物纹饰。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早期代表作有《武王征商簋》。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夔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波带纹等。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中期,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huǐ)纹和蟠螭(chī)纹。造型更为丰富,特别是《莲鹤方壶》在镂空盖顶莲瓣中心立一只张翅的仙鹤,显露出清新的气息。
战国时期,青铜器变成制作日用器为主,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图案纹饰广泛流行。代表作有《采桑宴乐攻战纹壶》,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
[考点] 美术教学设计
17. 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青铜器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等方面的特点,掌握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青铜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提高理解、评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评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8.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青铜器艺术赏析”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