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述题1. 什么是表现性评价?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采用哪些方法收集幼儿的表现?
表现性评价是评价幼儿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我会采用以下方法收集幼儿的表现:
(1)轶事记录。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进程,以及与同伴、学习材料的互动情况。
(2)工作档案。为每个幼儿建立档案,包括幼儿在语言、音乐、数学、社会生活或任何领域的情况,有助于评价幼儿在各项活动和领域中的学习,或者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
(3)磁带。磁带可以录入幼儿的声音(朗诵、唱歌),记录每个幼儿所讲的笑话、故事、谜语、观点等,它可以用来证明幼儿的语言能力、音乐能力等的发展。
(4)录像带。用来记录幼儿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
(5)照片。可以拍摄幼儿所做的不易观察到的事情(如孩子的发明、创作及艺术作品)。
(6)幼儿的作品。绘画、纸工、拼图等幼儿的作品,可以反映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或是在某些领域的特长。
(7)活动记录。幼儿每天都会选择一些活动区或活动项目,将幼儿时各种活动的选择与过程记录下来,可以为评价其各领域的学习并促进其学习发展提供依据。
[考点] 学前教育评价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张颖是一个6岁的女孩。她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4.5岁至5.5岁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她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地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这样评价: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与她妈妈正确的教育分不开。1. 根据案例分析张颖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
[考点] 学前儿童发展
2. 请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尽可能多地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给予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考点] 学前儿童发展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早晨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圈圈,磊磊喜欢红色的圈圈,可是他拿到的是绿色的,于是他想和好朋友轩轩交换,但轩轩不同意。我看到了此情景,也听到了孩子之间的交流,觉得这是幼儿之间交往的一个好时机,因此我站在他们旁边仔细观察,等待时机进行干预。磊磊看见轩轩不同意也没有强迫,只是跟着轩轩一起玩,于是我以为磊磊放弃了玩红色的圈圈,但绕了一圈,磊磊趁轩轩不注意,用力抢走轩轩手里的圈圈,并扔掉自己的圈圈撒腿就跑,轩轩也不甘示弱,赶紧追了上去。我见机不妙也急忙追过去制止,但轩轩已经追上了磊磊,两人争抢开了,轩轩一急抓到了磊磊的脸上,三道深深的指甲痕留在磊磊脸上。磊磊顿时哭了起来,尽管轩轩拿回了自己的圈圈,但并不开心,他知道自己闯祸了,有点手足无措,紧张得快哭了。于是我赶忙请保育员老师送磊磊去医务室消毒。
面对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我感到很无奈,本来是想给孩子们一个交往的机会,没想到却酿成了一件祸事,接下来该怎样去面对家长呢?
问题:请对案例中孩子的行为特点作评价。你认为案例中的老师处理冲突的教育策略有什么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将怎样跟家长沟通?
(1)对幼儿行为特点的评价:
磊磊:比较有想法,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采用了“暗抢”的办法,而不是友好地协商,有攻击性行为。
轩轩:同样有攻击性行为,但是事后明白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并因此产生羞愧心理。
(2)案例中老师处理冲突的问题在于没有预见性。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多都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看到磊磊没有得到想要的红色圈圈之后,老师就应根据对孩子平时的了解,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或与孩子交流,了解磊磊的想法并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冲突的发生。
(3)跟家长沟通:①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家长,让家长明白孩子之间发生打闹的原因;②分析这一时期孩子之间解决冲突的方式及其对孩子成长的意义;③与家长深入沟通,做一些约定,帮助孩子形成正确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
[考点] 幼儿园环境创设
五、活动设计题1. 以“睡午觉”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参考案例]
活动名称:宝宝睡午觉(小班作息常规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睡午觉时,能把脱下的衣裤、鞋子,较整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
(2)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
(3)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4)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
活动准备:
(1)在幼儿睡眠室以“怎样午睡好”为主题布置墙面环境。
(2)每人一个布娃娃。
活动过程:
(1)中午了,布娃娃要睡觉。
老师准备一个小型的舞台剧(以布娃娃要午睡为主题)。幼儿拿着布娃娃,跟着老师一起做。
让幼儿在感知布娃娃睡觉的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以下两点:
①为了使起床时不受冻,能赶快穿上自己的衣、裤、鞋、袜,就应该睡前把这些东西整齐地放在固定位置。
②为使在睡觉时不受凉,就要盖好小棉被,学习钻被窝入睡。
(2)小宝宝也该睡觉了。
在幼儿午睡阶段,老师边表演,边念儿歌《午睡》,让幼儿边听边做,将脱下的衣物等放在固定位置。
午睡
脱下鞋子和外衣,端端正正放整齐。
铺好被子上床去,小被暖和盖身体。
闭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闹睡午觉。
房间里面静悄悄,一觉醒来精神好。
教师边念儿歌《折叠衣》边教孩子叠衣服。
折叠衣
放平衣服对整齐,先将“两袖”向前抱,
再把“腰儿”弯一弯,看看是否叠好了。
裤腰对裤腰,裤脚对裤脚,
中间折一折,裤子就折好。
找呀找,找呀找,
袜头、袜口找朋友,
找到朋友翻跟斗。
待幼儿脱完衣物并整理好后,教师边念儿歌《小船靠岸》,边引导幼儿把鞋子放整齐。
小船靠岸
小鞋小鞋像小船,离开小脚要靠岸。
快快划呀快快划,谁的小船先靠岸?
幼儿收拾妥当后,学钻被、盖被。让个别幼儿示范正确方法:掀开一侧被子,躺下后双脚伸直,将掀起的被子盖在身上,盖好被边、被角。
教师念儿歌《钻被窝》,引导幼儿做动作。
钻被窝
先开一扇门,躺下把脚伸,
小门关关紧,闭上小眼睛。
(3)宝宝起床啦!
幼儿起床后,开展“赛一赛”的游戏(比一比,看谁叠得快;比一比,看谁摆得快;比一比,看谁钻得快)。并进行鼓励和表扬。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和家长说说午睡前后应该做些什么。
(2)与家长沟通,督促幼儿在家的时候,能够做到按时作息、整理衣物。
[考点] 生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