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 试题一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
[说明]
某公司内部网络的工作站采用100Bass-TX标准与交换机相连,并经由网关设备采用NAT技术共享同一公网IP地址接入互联网,如下图所示。
1. [问题1]
连接交换机与工作站的传输介质是什么?介质需要做成直通线还是交叉线?最大长度限制为多少?
[问题1] 5类UTP(答双绞线也给全分),介质需要做成直通线,100米。
[解析] 使用符合100Base-TX标准的交换机构建小型局域网当前比较流行,问题1考查的是所用电缆的相关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中,要理解交换机的两种连接方式:堆叠方式和级联方式,明确二者的优缺点。问题2中,交换机1和交换机2之间相距20米,超过了堆叠线缆的长度范围。 问题4中,集线器和网桥均不具备路由能力,不能充当网关设备的角色。而路由器和代理服务器是常见的两种用来连接内外网的设备。
2. [问题2]
交换机1和交换机2之间相距20米,是采用交换机堆叠方式还是交换机级联方式?
3. [问题3]
在工作站A的网络配置中,网关地址是什么?
4. [问题4]
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两种能够充当网关的网络设备。
A.路由器 B.集线器 C.代理服务器 D.网桥
[问题4] 能够充当网关的网络设备有A(或路由器)和C(或代理服务器)
5. [问题5]
若工作站A访问外部Web服务器,发往Internet的IP包经由(1)和(2)处时源 IP地址分别是什么?
[问题5] (1)202.117.112.20 (2)192.168.0.34
试题二 试题二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
[说明]
Linux的安装需经过“安装前的准备”、“启动安装程序”、“安装”等几个阶段。“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备份数据、制作安装引导盘和硬盘分区。“启动安装程序”阶段需要进行安装程序的引导,根据所选择安装介质的不同,可以使用光盘或软盘两种引导方式。“安装”阶段基于图形用户安装界面,包括配置引导、复制文件、创建引导盘等过程。
1. [问题1]
Linux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dev/hda3指第
个硬盘的第 3个分区。该硬盘是
类型。
A.1 B.2 C.3
A.SCSI B.IDE C.USB
[问题1] (1)A(或1) (2)B(或IDE)
[解析]
Linux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米标识硬盘分区,如下表所示。
前两个字母
分区所在设备类型
hd: IDE硬盘
sd: SCSI硬盘
前3个字母
分区在哪个设备上
hda: 第一块IDE硬盘
hdb: 第二块IDE硬盘
sdc: 第三块SCSI硬盘
数字
分区次序
数字1~4表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从5开始
例如:/dev/hda3是指第1个IDE硬盘上的第3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是第二个SCSI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注意:如果硬盘上没有分区,则一律不加数字,代表整块硬盘
因此/dev/hda3指第1个硬盘的第3个分区。该硬盘是DE类型。
2. [问题2]
Linux中根分区的挂载点是
,交换分区的分区名是
。
A./ B./etc C./home
A.vfat B.ext3 C.swap
[问题2] (3)A(或/) (4)C(或swap)
[解析]
分区的目的是在硬盘上为系统分配一个或几个确定的位置。Linux系统支持多分区结构,分区的功能如下表所示,每一部分可以存放在不同的磁盘或分区上。
分 区
功 能
/
整个系统的基础(必备)
swap
操作系统的交换空间(必备)
/boot
在根下创建,用来单独保存系统引导文件
/usr
用来保存系统软件
/home
包含所有用户的主目录,可保存几乎所有的用户文件
/var
保存邮件文件、新闻文件、打印队列和系统日志文件
/tmp
用来存放临时文件。对于大型、多用户的系统和网络服务器有必要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系统都会规划多个分区,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灵活性和系统管理的方便性。安装Red Flag Server 4.0至少需要创建以下两个分区。
· 根分区(/):Linux根文件系统驻留的地方。
· 交换分区(swap):用来支持虚拟内存的交换空间,当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处理系统数据时:就要使用交换分区的空间。交换分区的大小建议设置为计算机内存的1~2倍之间。
至于如何规划服务器上的Linux硬盘空间,通常应考虑如下因素:
首先,Linux根文件系统需要一部分的硬盘空间,挂载为“/”的根分区。其次,交换分区需要一部分的硬盘空间。交换分区的大小取决于需要多少虚拟RAM。一般来说,交换分区的大小为物理RAM的1~2倍。最后,作为服务器用途,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将根分区与/usr、/home、/var、/boot等分区单独放在不同的磁盘分区或设备上。这是因为将每个关键性的区域存放在独立的分区,可为日后的移植、备份、系统恢复与管理提供方便。
故Linux中根分区的挂载点是/,交换分区的分区名是swap。
3. [问题3]
如果从硬盘安装Linux,需要一张引导软盘。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安装光盘提供了四个安装引导软盘的映像文件,分别是boot.img、boothd.img、bootnet.img、 pcmcia.img,此时应该选择哪个映像文件?
[问题3] boothd.img
[解析] Red Flag Linux Desktop 4.0安装光盘的/images目录下提供了四个安装引导软盘的映像文件,分别是boot.img、boothd.img、bootnet.img、pcmcia.img,其中: · boot.img 使用光盘安装时负责引导安装的映像文件。 · boothd.img 使用硬盘安装时负责引导安装的映像文件。 · bootnet.img 使用网络安装,如NFS方式时的引导映像文件。 · pcmcia.img 为使用PCMCIA卡的用户准备,用来支持笔记本电脑的安装引导。 题干中要求从硬盘安装Linux,因此应该选择映像文件boothd.img。
4. [问题4]
创建系统引导软盘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4] 引导盘会储存当前的系统设置,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帮助用户引导和还原Linux系统,对于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答案中若包含有“引导”、“还原”、“维护”、“故障排除”等关键词时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引导盘会储存当前的系统设置,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帮助用户引导和还原Linux系统,对于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具有重要的意义。强烈建议用户在Linux的安装过程中建立引导软盘并妥善保存。 安装结束后,可以使用KDE控制面板中提供的图形化启动管理工具方便地制作系统引导盘。也可以使用mkbootdisk命令在shell提示后输入man mkbootdisk创建引导盘。
5. [问题5]
在Linux安装完成之后,
目录用来单独保存系统引导文件。现新建一个用户 user1,user1用户的默认主目录位于
目录中。
A./var B./boot C./home
A./tmp B./usr C./home
[问题5] (5)B(或/boot) (6)C(或/home)
[解析] 在Linux安装完成之后, 目录/boot在根下创建,用来单独保存系统引导文件。目录/home包含所有用户的主目录,可保存几乎所有的用户文件,故用户user1的默认主目录位于/home目录中。
试题三 试题三
认真阅读下列有关DNS服务器的说明信息,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至问题5。
[说明]
有一台安装有Windows 2003 DNS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已分别创建“正向搜索区域”和“反向搜索区域”,其DNS控制台窗口如下图所示。
1. [问题1]
如果已知主机的IP地址,可以从
获得该主机的域名。
A.正向搜索区域
B.反向搜索区域
[问题1] (1)B(或反向搜索区域)
[解析] 本题测试Windows 2003 DNS服务器中有关域名解析及其配置的概念和知识。 Windows 2003 DNS服务器中有两种类型的搜索区域:“正向搜索区域”和“反向搜索区域”。其中“正向搜索区域”用来处理正向解析,即把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而“反向搜索区域”用来处理反向解析,即把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2. [问题2]
在下图所示的新建主机窗口中,为DNS服务器添加一条域名为“test.yinfu.com”、且映射到IP地址为“192.168.0.6”的主机记录。“名称”
栏和“IP地址”栏的配置内容分别是什么?
[问题2] “名称”栏:test “IP地址”栏:192.168.0.6
[解析] 主机记录用于静态地建立主机名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有添加了主机记录后才能真正实现DNS服务。当输入域名(即主机名和区域名称的组合)时,DNS服务器才能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从而实现用户对相应站点的访问。 添加主机记录的步骤是首先打开DNS控制台窗口,在左窗格中展开“正向搜索区域”目录,用鼠标右键单击准备添加主机的区域名称yinfu.com,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主机”操作,在打开的“新建主机”窗口中输入名称test,并在“IP地址”编辑框中输入映射该域名计算机的IP地址“192.168.0.6”。最后单击“添加主机”按钮。
3. [问题3]
采用
命令可以测试“问题2”的设置是否成功。
A.ping test.yinfu.com
B.netstat test.yinfu.com
C.route test.yinfu.com
[问题3] (2)A(或ping test.yinfu.com)
[解析] DNS主机记录配置完成以后,可以用使用ping命令做一个测试来检查一下配置是否成功。ping命令用于查看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工作,它向被查看主机发送ICMP ECHO REQUEST包,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接收到响应。当用ping命令测试IP地址为 192.168.0.6的主机通信是正常的,如果DNS主机记录配置是正确的,那么用ping命令通过主机域名test.yinfu.com测试也应该是通信正常的。
4. [问题4]
若想通过域名“sample.yinfu.com”也能访问到IP地址为“192.168.0.6”的主机,应在“正向搜索区域”中添加的记录类型为
。
A.主机资源记录 B.别名资源记录 C.指针资源记录
[问题4] (3)B(或别名资源记录)
[解析] 在Windows 2003 DNS服务器中A记录是DNS中的主机地址(Address)资源记录,主机记录将DNS域名映射到32位的IP地址中,它是最基本的记录之一。在具体应用中一部主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不同的主机名称,这种应用需求可以通过建立别名记录的方法实现。CNAME记录是DNS中的规范名(Criterion NAME)资源记录。它可以为其他记录(比如A记录)建立一个别名。所谓别名(Alias)就是访问计算机的另外一个主机名称。
5. [问题5]
DNS服务器属性窗口如下图所示,当需要解析非本地域名时,在属性窗口中应如何设置?“IP地址”栏的内容应设置成
IP地址。
A.主域名服务器 B.辅助域名服务器 C.上一级域名服务器
[问题5] 选择“启用转发器” (4)C(或上一级域名服务器)
[解析] 通过设置DNS转发器,可以在DNS服务器收到客户端发出的DNS请求,将本地 DNS服务器无法解析的DNS请求自动转发给指定的上一级DNS服务器。可以设置多个 DNS转发器,设置步骤是首先打开DNS控制台窗口,用鼠标右键单击DNS服务器名称,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DNS-Server属性”对话框。在“DNS-Server属性”对话框中单击“转发器”标签,单击选中“DNS域”列表框中的“所有其他DNS域”选项,然后在“所选域的转发器的IP地址列表”编辑框中输入上一级DNS服务器的IP地址,单击“添加”按钮。重复这一步骤可以添加多个DNS服务器的IP地址,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保存对DNS转发器的设置。
试题四 试题四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
[说明]
某单位在部署计算机网络时采用了一款硬件防火墙,该防火墙带有三个以太网络接口,其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1. [问题1]
防火墙包过滤规则的默认策略为拒绝,下表给出防火墙的包过滤规则配置界面。若要求内部所有主机能使用IE浏览器访问外部IP地址为202.117.118.23的Web服务器,为图中(1)~(4)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
(1)A.允许 B.拒绝
(2)A.192.168.1.0/24 B.211.156.169.6/30 C.202.117.118.23/24
(3)A.TCP B.UDP C.ICMP
(4)A.E3→E2 B.E1→E3 C.E1→E2
序号
策略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目的端口
协议
方向
1
(1)
(2)
Any
202.117.118.23
80
(3)
(4)
[问题1] (1)A(或允许) (2)A(或192.168.1.0/24) (3)A(或TCP) (4)C(或E1→E2)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目前通过部署防火墙来进行网路边界防护的技术。通常情况下,防火墙把网络分割为内网、外网和DMZ三个网络区域,其中DMZ区主要部署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防火墙基于内部的安全规则来经由它的流量进行控制,典型的,有包过滤规则和NAT规则。 防火墙往往支持应用代理,最常用的是HTTP代理,提供WWW缓存功能。 NAT和HTTP代理两种技术的区别可以从协议层次上进行把握,NAT基于网络层实现,而HTTP代理工作在应用层。
2. [问题2]
内部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外部网络通信,为图中(5)~(7)空缺处选择正确答案。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协议
转换接口
转换后地址
193.168.1.0/24
ANY
(5)
Any
(6)
(7)
(5)A.192.168.1.0/24 B.any C.202.117.118.23/24
(6)A.E1 B.E2 C.E3
(7)A.192.168.1.1 B.210.156.169.6 C.211.156.169.6
[问题2] (5)B(或any) (6)B(或E2) (7)C(或211.156.169.6)
3. [问题3]
图中
适合设置为DMZ区。
A.区域A B.区域B C.区域C
4. [问题4]
防火墙上的配置信息如下图所示。要求启动HTTP代理服务,通过HTTP缓存提高浏览速度,代理服务端口为3128,要使主机PCI使用HTTP代理服务,其中“地址”栏中内容应填写为
,“端口”栏中内容应填写为
。
[问题4] (9)192.168.1.1 (10)3128
5. [问题5]
NAT和HTTP代理分别工作在
和
。
A.网络层 B.应用层 C.传输层
A.网络层 B.应用层 C.传输层
[问题5] (11)A(或网络层) (12)B(或应用层)
试题五 试题五
认真阅读以下关于网页制作和网页编程的内容,回答问题1至问题5。
一、网页制作
[说明]
某网络资讯公司用ASP实现了一个用于手机销售信息查询的网页,主页文件名为“index.html”,其内容如下所示,网页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html>
<head>
<title></title>
</head>
<frameset cols="198,*" border=0>
<frame name="side" src="side.html" scrolling="No">
<frameset rows="96,*"border=0>
<frame name="top" src="top.html" scrolling="No">
<frame name="main" src="main.asp" scrolling="Auto">
</frameset>
</frameset>
<body>
</body>
</html>
二、动态网页编程
[说明]
下图是网页在Ⅲ浏览器上运行后的效果图。下表是手机信息数据表结构。
字段名
类 型
备 注
字段名
类 型
备 注
Id
自动编号
记录编号
Price
货币
参考价格
Brand
文本
手机品牌
Function
文本
功能描述
Type
文本
手机型号
[main.asp文档的内容]
<html>
<body bgcolor="#ffffff" background="bg1.gif" text="#000000">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left>
<!-以下为实现按手机型号搜索功能的部分-->
<form name="form 1" method="post" action="main_search.asp">
<div align-"left">
<table width="400" border="0">
<tr>
<td align="right" width="120">请输入<font color="ff0000">型号</font>关键字:</rd>
<rd align="left" width="40">
<input name="Searchtxt" type="text" id="Searchtxt"></td>
<rd colspan="2" align="leff">
<input type="submit" name="Submit" value="搜索"> </td></tr>
</table>
</div>
</form></left>
</table>
<table>
<!-以下为浏览手机信息部分功能-->
<CENTER>
<%dim searchtext
searchtext=Request.Form("Mode 1")
'从数据库中读数据
exec="select * from mod order by Type ASC"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dbpath=server.mappath("mod.mdb") conn.open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dbpath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exec,conn,1,3
<!--省略关于分页功能的代码>
%>
<div align="right">
<table border="1" width="100%">
<tr>
<th width="20%"><font color="#996633" size="2">品牌</font></th>
<th width="20%"><font color="#996633" size="2">型号</font></th>
<th width="20%"><font color="#996633" size="2">参考价格</font></th>
<th width="40%"><font color="#996633" size="2">功能描述</font></th>
</tr>
</table><br>
<% do while NOT rs.EOF and rowcount>0%>
<div align="right">
<table border="1" width="100%">
<tr>
<td align="center" width="20%"><font size="2"><%=rs("Brand")%></font>
</td>
<td align="center" width="20%"><a href="<%=rs("Tvpe")%>.asn"><font size= "2"><%=rs("Type")%></font></a> </td></td>
<td align="center" width="20%"><font size="2'><%=rs("Price")%></font>
</td></td>
<td align="center: width="40%"> <font size="2"> <%=rs("Function")%></font>
</td>
</tr>
</table>
</div>
<%rowcount=rowcount-1%>
<%rs.MovcNext'指向下一条%>
<%LOOP%>
<bt>
<!--省略关于分页功能的代码>
</div>
</CENTER>
</td></tr>
</table>
</body>
</html>
1. [问题1]
框架在网页布局中主要起什么作用?主页中定义了几个框架,分别显示哪个文档?
[问题1] 框架将浏览器的窗口分为多个显示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独立的显示一个HTML文档。 3个框架。Side框架对应side.html,top框架对应top.html,main框架对应main.asp。
[解析] 框架将浏览器的窗口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单独显示一个HTML文档,各个框架之间在内容上既相互关联同时又各具独立性,这使得用框架对网页的进行布局会相对灵活并且易于维护。HTML中框架的基本语法是: <frameset> <frame name="xxx" src="xxx" scrolling=" "> </frameset> 通过阅读index.html和观察该文档的显示效果图,能很快地发现其中定义的框架以及每个框架所显示的网页。
2. [问题2]
如果网页及素材均存放在本机目录"D:\documents\webpages\"中,网页side.html中有一幅图片msf.gif存放在"D:\documents\webpages\pic\"目录中。为了在改变整个网页存放的目录设置后,仍然能在浏览器中浏览到该图片,图片的src属性值应设置为
。
A."D:\documents\webpages\msf.gif"
B."\webpages\msf.gif"
C."\pic\msf.gif"
[问题2] (1) C (或"\pic\msf.gif")
[解析] 在进行网页制作时,通常将网页中使用的元素的文件名指定为一个相对路径,这样当整个网页的目录发生变化时,该相对路径仍然是有效的,不会导致所引用的文件名无效。
3. [问题3]
在IE显示的网页上,单击“搜索”按钮后,将会以
方式将输入的查询数据提交给服务器,并且触发
程序的执行,从而完成对手机类型的搜索请求。
A.get B.post C.pull
A.main.asp B.main_search.asp C.index.asp
[问题3] (2) B (或post) (3) B (或main search.asp)
[解析] 本题考查网页中输入数据的提交方式和过程。 网页控件中的数据提交方式以及后续处理是由该控件所在的表单定义的,因此要正确做对该题,必须读懂main.asp文档中的这样两个标记: <form name="form1" method="post" action="main_search.asp"> ... <input type="submit" name="Submit" value="搜索"> 从表单form1的定义可以看出,单击“提交”按钮后,该控件中的数据是以post方式提交给服务器的,并且将触发main_search.asp程序的执行。
4. [问题4]
网页中使用的数据库连接引擎是什么?连接的后台数据库文件名是什么?
[问题4] 使用的数据库连接引擎是Microsoft.jet.OLEDB.4.0或OLEDB.4.0。 连接的后台数据库文件是mod.mdb。
[解析] 本题考查动态网页编程中的数据库连接方面的知识。 从main.asp文档中找到与数据库连接相关的ASP命令如下: dbpath=server.mappath("mod.mdb") conn.open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dbpath 可以看到本程序使用的数据库是Microsoft的Access。在用conn.open命令与数据库连接时可以看到数据库连接使用的驱动引擎就是PROVIDER参数的值“Microsoft.jet.OLEDB.4.0”。
5. [问题5]
假设连接的数据记录集当前指向的记录如下:
Id
Brand
Type
Price
Function
9
三星
X458
1300
彩屏
写出以下ASP代码经过IIS服务器解释后的结果。
<td align-"center" width="20%"><a href="<%=rs("Type")%>.asp"><font size="2"><%=rs("Type")%>
</font></a>
[问题5] <rd align="center" width="20%"><a href="X458.asp"><font size="2">X458</font></a>
[解析] 本题考查ASP动态网页编程的原理和知识。 ASP (Active Server Page)就是可以被Web服务器解释的动态网页。ASP文件以.asp结尾,它与HTML文档不同的是其中嵌有ASP脚本程序,这些脚本程序均包含在<%和%>之间。Web服务器通过识别这两个标记来发现其中嵌入的ASP脚本程序,并将这些程序解释为普通的HTML代码,这样经过Web服务器解释后的ASP文档就是一个普通的HTML网页,Web服务器将它发给客户端浏览器用于显示。由于解释的结果与当前的存储的数据牙口状态有关,因此客户端看到的结果会由于这些原因而有所不同,整个网页看起来就是随时间而动态变换的。 以下是题中给出的一段ASP代码: <td align="center" width="20%"><a href="<%=rs("Type")%>.asp"><font size="2"><=rs("Type")%> </font></a> 经过IIS服务器解释后,其中嵌入的ASP代码将会翻译成HTML代码,例如其中 <%=rs("Type")%>经过IIS处理后,将得到当前数据集中Type字段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