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为最佳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统计学检验的P值越小,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对 错
B
[解析] OR值或者RR值越大,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2. 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一定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对 错
B
[解析] 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生物因素在起作用。
3. 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人是冯特。
对 错
A
[解析]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 实验效应的观察指标应当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和精确性好。
对 错
A
[解析] 实验效应的观察指标包括:①指标的关联性选用的指标必须与所研究的题目具有本质性联系,且能确切反映被试因素的效应;②指标的客观性客观性指标是指通过精密设备或仪器测定的数据,能真实显示试验效应的大小或性质,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其客观性要强;③指标的灵敏度通常是由该指标所能正确反映的最小数量级或水平来确定,一般要求其灵敏度能正确反映处理因素对受试对象所引起的反应就够了,并非灵敏度越高越好;④测定值的精确性精确性具有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双重含义,准确度是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精密度是重复测定值的集中程度,从设计角度来分析,第一强调准确,第二要求精密,既准确又精密最好,准确但精密度不理想尚可,而精密度高但准确度低则不行;⑤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有效性是由该指标的敏感性(敏感度)与特异性(特异度)来决定的。
5. 用已知的正常值作对照是历史对照。
对 错
B
[解析] 历史性对照是一组患者(研究组)接受新疗法,将其疗效与以前某个时间用某种方法治疗的同类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加以比较。
6. 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数之比称为构成比。
对 错
B
[解析] 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常用来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表示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
7. 平均数是一类用于推断数值变量及资料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指标。
对 错
B
[解析] 用于推断数值变量及资料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指标是均值。对于极差大的数据,中位数更具意义。
8. 反映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集中趋势与散离趋势。
对 错
A
[解析] 频数分布的两个特征:①集中趋势大部分观察值向某一数值集中的趋势称为集中趋势,常用平均数指标来表示,各观察值之间大小参差不齐;②离散趋势频数由中央位置向两侧逐渐减少,称离散趋势,是个体差异所致,可用一系列的变异指标来反映。
9. 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主动扩散。
对 错
B
[解析] 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载体扩散。
10. 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大鼠和小鼠。
对 错
B
[解析] 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游离器官、细胞和细胞器。
11.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抵抗力下降。
对 错
B
[解析] 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发生肿瘤。
12. 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对 错
B
[解析] 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计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
15.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
对 错
B
[解析]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