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简要分析。每小题7分,共14分)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认清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清中国国情的首要任务是搞清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推进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这一实际。
2.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意味着为了和平我国可以放弃国家的正当权益。
错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发展绝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也绝不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 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
(1)如果没有1978年以来我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2)尽管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3)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2. 如何加强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因此,必须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坚决的态度重拳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②坚持惩治不放松;③加强反腐倡廉教育;④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3. 如何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经历较长时期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将要进入一个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内部结构全面调整、重塑、升级和再造的必经的历史过程。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