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在一国的范围内,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保护;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法的制裁。
对 错
A
[解析] 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以上是法的普遍适用性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除此之外,法的效力还具有重复性,即在同样的情况下,法可以反复适用,而不仅适用一次。
2. 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沉沦》是作者留日时期生活和思想的写照。
对 错
B
[解析] 郁达夫的《沉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3. 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对 错
B
[解析] 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以行政机关可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可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4. 通过网络发布虚假消息给他人名誉造成损害,责任完全由消息发布者承担。
对 错
B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1款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法条第3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互联网上的虚假消息给他人名誉造成损害时,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可能要承担责任,并非只由消息发布者承担。
5. 家用节能灯中的气体是氮气,因为氮气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对 错
B
[解析] 家用节能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氦气,氦气是惰性气体,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6. “三国三典”是指三种类型的国家适用三种类型的法律。
对 错
B
[解析] “三国三典”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在长期的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治国思想。据《周礼·秋官·司寇》记载,西周时期就已经提出了根据社会形势与治安状况的优劣灵活适用刑法手段的“三国三典”原则,在此原则中,“国”即社会,“典”即刑法。
7. 决议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对 错
B
[解析]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第1、2项的规定,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8.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是根据代理权是由被代理人授予还是由代理人转托为标准划分的。
对 错
B
[解析]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是以代理行为是以代理人名义进行还是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为标准划分的。以代理权是由被代理人授予还是由代理人转托为标准,可以将代理划分为本代理和再代理。
9. 《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的寒食节,于东坡雪堂写成,被誉为继《兰亭序》《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对 错
A
[解析] 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0. “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体现的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
对 错
B
[解析] 题干所述的“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是刑法的罪刑相当原则,而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