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对 错
A
[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专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对 错
A
[解析]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 群众路线的内涵是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 错
B
[解析] 群众路线的内涵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 近代中国革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走。
对 错
A
[解析] “毕其功于一役”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观点,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5. 行政机关必然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对 错
B
[解析] 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6.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对 错
B
[解析]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社会救助的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7.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对 错
A
[解析]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对 错
B
[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里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也要提倡“干一行,专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
对 错
B
[解析]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自由流动,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
10. 当上级机关收到下级机关的请示时,为了能使上级机关更加充分地调查了解相关事项,一般不要求及时回复。
对 错
B
[解析] 请示事项一般时间性较强。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11.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域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对 错
A
[解析] 渭河长810多千米,流域面积约为6.24万平方千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13.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
对 错
A
[解析]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
14. 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对 错
A
[解析] 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5. 聘用制度转换了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对 错
A
[解析] 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了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