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一)1. 某工程项目在施工公开招标中,有A、B、C、D、E、F、G、H等施工单位报名投标,经监理单位资格预审均符合要求,但建设单位以A施工单位是外地企业为由不同意其参加投标,而监理单位坚持认为A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
评标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1人、建设单位代表 1人、政府提供的专家库中抽取的技术经济专家3人。
评标时发现,B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单位报价且未能合理说明理由;D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大写金额小于小写金额;F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提供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H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某分项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其他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建设单位最终确定G施工单位中标,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该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
工程按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后,由于雷电引发了一场火灾。火灾结束后48小时内,G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通报了火灾损失情况:工程本身损失150万元;总价值100万元的待安装设备彻底报废;G施工单位人员烧伤所需医疗费及补偿费预计15万元,租赁的施工设备损坏赔偿10万元;其他单位临时停放在现场的一辆价值25万元的汽车被烧毁。另外,大火扑灭后G施工单位停工5天,造成其他施工机械闲置损失2万元以及必要的管理保卫人员费用支出1万元,并预计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200万元。损失情况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属实。
问题1.在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中,监理单位认为A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3.判别B、D、F、H四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是否为有效标,并说明理由。
4.安装调试阶段发生的这场火灾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建设单位和G施工单位应各自承担哪些损失或费用(不考虑保险因素)?
1.A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是正确的。
理由:《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所以招标人以投标人是外地企业的理由排斥潜在投标人是不合理的。
2.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
(1)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参加不妥。
理由: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
正确做法: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不能成为评标委员会成员。
(2)政府提供的专家库中抽取的技术经济专家3人不妥。
理由:评标委员会中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
正确做法:至少有4人是技术经济专家。
3.B施工单位的投标不是有效标。
理由: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价时,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的应作废标处理。
D施工单位的投标是有效标。
理由:投标报价大写与小写不符属细微偏差,细微偏差修正后仍属有效投标书。
F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不是有效标。
理由:检验标准与方法不符招标文件的要求,属未作实质性响应的重大偏差。
H施工单位的投标书是有效标。
理由:某分部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属细微偏差,应为有效标书。
4.安装调试阶段发生的火灾属于不可抗力。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的损失或费用如下:
(1)工程本身损失150万元由建设单位承担;
(2)100万元的待安装设备的彻底报废由建设单位承担;
(3)G施工单位人员烧伤的医疗费及补偿费15万元由G施工单位承担;
(4)租赁的设备损坏赔偿10万元由G施工单位承担;
(5)其他单位临时停放在现场的价值25万元的汽车被烧毁由建设单位承担;
(6)G施工单位停工5天应相应顺延工期;
(7)施工机械闲置损失2万元由G施工单位承担;
(8)必要的管理保卫人员费用支出1万元由建设单位承担;
(9)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200万元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1.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城市道路工程,A、B两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分别为80元/m
2和460元/m
3。
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合同工期1年,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前1个月支付,基础工程(工期为3个月)、款结清时扣回30%,以后每月扣回10%,扣完为止;每月工程款于下月5日前提交结算报告,经工程师审核后于第三个月末支付;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增加超过15%,单价调整系数为0.882;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减少超过15%,单价调整系数为1.176。
施工单位各月的计划工作量如下表所示。
计划工作量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工作量(万元) | 90 | 90 | 90 | 70 | 70 | 70 | 70 | 70 | 130 | 130 | 60 | 60 |
A、B两分项工程均按计划工期完成,相应的每月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表 月份 | 1 | 2 | 3 | 4 |
A分项工程工程量(m2) | 计划 | 1100 | 1200 | 1300 | 1400 |
实际 | 1100 | 1200 | 900 | 800 |
B分项工程工程量(m3) | 计划 | 500 | 500 | 500 | - |
实际 | 550 | 600 | 650 | - |
问题1.该工程的预付款为多少?
2.画出该工程资金使用计划的现金流量图(不考虑保留金的扣除)。
3.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
4.B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
1.该工程的预付款为:(90×3+70×5+130×2+60×2)×10%=100(万元)
2.该工程资金使用计划的现金流量图如下图所示。

3.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
第一个月:1100×80=88000(元)=8.8(万元)
第二个月:1200×80=96000(元)=9.6(万元)
第三个月:900×80=72000(元)=7.2(万元)
第四个月:由于[(1100+1200+1300+1400)-(1100+1200+900+800)]/(1100+1200+ 1300+1400)=20%>15%,所以,应调整单价,则
(1100+1200+900+800)×80×1.176-(88000+96000+72000)=120320(元)=12.032(万元)
或 800×80+4000×(1.176-1)×80=120320(元)=12.032(万元)
4.B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
第一个月:550×460=253000(元)=25.3(万元)
第二个月:600×460=276000(元)=27.6(万元)
第三个月:由于[(550+600+650)-500×3]÷500×3=20%>15%
所以,按原价结算的工程量为:
1500×1.15-(550+600)=575(m
3)
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
650-575=75(m
3)
或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
(550+600+650)-1500×1.15=75(m
3)
按原价结算的工程量为:
650-75=575(m
3)
则第三个月的结算款为:
575×460+75×460×0.882=294929(元)=29.49(万元)
(三)1. 某公路工程路基工程施工。由于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故施工合同规定:按施工图预算方式计价;承包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施工;工程量由计量工程师负责计量。施工过程中,在进行到设计施工图所规定的处理范围边缘时,承包方在取得旁站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情况下,将夯击范围适当扩大。施工完成后,承包方将扩大的工程量向计量下程师提出了计量支付的要求,遭到拒绝。在土方开挖时,有两项重大原因使工期发生了较大的拖延。一是遇到了工程地质勘探没有探明的孤石,移除孤石拖延了一定的时间;二是施工时遇到了数天季节性的大雨,土壤含水量过大,无法进行强夯施工,耽误了部分工期。承包方就此提出了延长工期和补偿停工期间窝工损失的索赔。
问题计量工程师拒绝承包方提出的超范围强夯的工程量的计量支付是否合理?为什么?
2.监理工程师是否应该受理承包方提出的延长工期和费用补偿的索赔?为什么?
1.计量工程师的拒绝是合理的。理由是:第一,该部分的工程量超出了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即超出了合同规定的范围,不属于计量工程师计量的范围。计量工程师无权处理合同以外的工程内容。第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是承包方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一般在未办理正式手续,发包方未批准追加相应费用的情况下,技术措施费用应由承包方自行承担。
2.对两项索赔的处理如下:
(1)地基中孤石的处理引发的索赔应该受理。因地质资料不详且是有经验的承包方预先无法预测到的,非承包方责任,并确实已造成了实际损失。
(2)雨后土壤含水过大,无法强夯,其损失的索赔不应赔偿。因尽管有了实际损失,但是有经验的承包方应能够预测到而且应该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其责任在承包方,因而索赔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四)1. 某项目部组织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只是对其采用了常规的“蓄热法”养护,没有作为一个专题编制专项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项目部为保证工程质量,除按常规做法外,有针对性地决定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为提高入模温度,采用热水拌和混凝土。
2.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提高和易性。
3.为加速混凝土硬化,混凝土施工在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4.使用硅酸盐水泥。
结果,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许多裂缝。
问题1.简述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原因。
2.项目部有针对性采取的上述措施是否妥当?为什么?
3.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控制措施?
4.简述城市桥梁工程在任何情况下确定的施工方法应详细且具体,必要时还应单独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方案)。
1.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体内产生很高的温度,但又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体内部与表面产生很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会使混凝土体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物的质量。
2.上述措施均不当。
(1)用热水拌和混凝土固然可以提高入模温度,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是要求降低入模温度。即便是冬期施工,也应控制在入模时不冻结为度,因为自身水化热足以能够保证混凝土不遭冻害。
(2)增加和易性,可以通过其他无副作用的措施。此时,非但不应增加水泥用量,还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以控制水化热。
(3)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故应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
(4)硅酸盐水泥属于累积最终放热量高的水泥,会增加水化热,应使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要点:
(1)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几何尺寸,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2)控制水化热;
(3)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
(4)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和措施:
(1)减少浇筑层厚度(不宜超过2m),分块浇筑时,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50m;
(2)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3)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
(4)冷却骨料,或加入冰块;
(5)按规定在混凝土中适量埋入石块;
(6)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
(7)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8)采取温控措施,加强测温工作,并实施监控;
(9)区别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分别采取浇水、覆盖、积水等相应的养护方法。
5.在下列情况中,确定施工方法应该详细而具体,必要时单独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方案)
(1)工程量大,在整个工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分部分项工程;
(2)施工技术复杂的项目;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项目;
(4)不熟悉的特殊结构或工人在操作上不够熟练的工序。
(五)1. 拟建某座10孔的分离式立交桥,全长257.2m,跨径分配为3×25m+(25m+31.6m+ 25m)+4×25m,桥梁全宽31.25m,分为南、北两半桥,分别为上下行机动车道预制装配式的简支梁桥,建筑面积为8037.5m
2。该桥基础采用承台下群桩的钻孔灌注桩84根,桩径1.2m。分别为桥台处6根桩单排,桥墩每半桥一座承台,下四根桩双排(桥台处桩接台柱,柱上盖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进行钻孔。该桥为修建某条城市主干路B,解决原主干路机动车道上跨主干路B的工程需要而实施的,原主干路不允许中断现有交通,道路横断为4幅路,建筑红线宽60m。桩基承台面在现有路面下2m,本桥位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2m。桥梁设计汽车荷载为城—A级。
问题1.依据本桥条件,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应调查和复核现场哪些情况?应办好哪些涉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手续?
2.说明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的理由。编制施工方案时,主要应包括的内容是什么?对于预防发生钻孔中坍孔、偏斜等质量事故,应制订哪些措施?
3.请说明选择钻孔设备应考虑的依据,设备中应重点考虑的部件各是什么?钻杆工作时受力情况是什么?
4.本桥的施工技术文件属于施工记录的应有哪些?这些记录文件的整理有什么要求?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规定说明城—A级车辆荷载。
1.因这座立交桥要在不允许中断交通的原主干路上建造,应导行交通,为该桥施工取得作业面。因此,施工前要着重周密调查与核实所提供的本工程区域的交通状况,以及。附近地物和可作为交通导行的条件。为防止施工损坏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也必须摸清其分布状况,为钻孔桩的最后定位提供充足的资料。 因地下管线的改移、保护及导行交通需要,应遵守当地市政工程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办妥一切要求办理的施工许可手续。
2.因立交桥有84根桩,现场条件不允许施工时间过长,因此选择比正循环回转钻机钻孔进度快4~ 5倍、需用泥浆料少、转盘消耗动力较少、清孔时间较快的反循环回转钻机。
编制施工方案包括:主要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等方面内容。
为预防发生钻孔中坍孔、扩孔等质量事故,应采取的措施为:(1)控制进尺速度;(2)选用适当护壁泥浆;(3)保证孔内必要水头高;(4)避免触及和冲刷孔壁。
预防钻孔偏斜的事故要采用的措施为:(1)要确保钻机底座安置水平,对准桩位;(2)要确保钻杆不发生弯曲,开钻前检查接头是否正确;(3)事前摸清地质情况,发生情况及时更换钻头。
3.选择钻孔设备应依据孔径、孔深、土质状况和设备能力来考虑,设备中重点考虑的是钻锥、钻杆和泥浆泵等部件。钻杆工作时承受拉、压、弯、扭四种力。
4.本工程施工记录应有:(1)桩基施工记录;(2)构件吊装记录;(3)承台地基验收记录;(4)混凝土浇筑记录。这些记录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需表格应按有关规定认真填写清楚、齐全、准确、真实。
城-A级车辆荷载标准载重汽车采用五轴式货车加载,总重量700kN,前后轴距为18m,行车限界横向宽度为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