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公卫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57
A
1
型题
1. 关于我国预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策略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
B.疾病预防要贯彻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策略
C.要从医学预防走向社会预防
D.为人民健康服务
E.以治疗为主
A
B
C
D
E
E
2. 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A.接种疫苗
B.健康促进
C.遗传咨询
D.早期诊断
E.病后恢复
A
B
C
D
E
D
3. 属于第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A.健康检查
B.产前检查
C.遗传咨询
D.早期诊断
E.病后恢复
A
B
C
D
E
C
4. 属于第三级预防措施的是
A.心理康复
B.戒烟限酒
C.遗传咨询
D.早期诊断
E.体育锻炼
A
B
C
D
E
A
5. 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包括以上四种
A
B
C
D
E
A
6. 关于疾病监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的过程
B.疾病监测观察疾病动态变化
C.疾病监测不仅涉及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还收集其他相关资料
D.疾病监测可用于评价干预效果
E.疾病监测资料只要求上报,但反馈不属于疾病监测范畴
A
B
C
D
E
E
7. 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的种类有
A.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监测
B.传染病监测和非传染病监测
C.呼吸道传染病监测、肠道传染病监测
D.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监测
E.发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干预措施的监测
A
B
C
D
E
B
8. 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描述疾病分布
B.预测疾病流行
C.验证病因假设
D.制定预防措施
E.评价预防效果
A
B
C
D
E
C
9. 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
B.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
C.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
D.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
E.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
A
B
C
D
E
B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
A.3类23种
B.3类37种
C.3类35种
D.2类23种
E.2类35种
A
B
C
D
E
B
11. 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A
B
C
D
E
E
12. 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指的是
A.流行
B.流行病学
C.扩大免疫计划
D.预防接种
E.被动免疫
A
B
C
D
E
C
13. 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以下哪项不正确
A.收集人口学资料、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
B.研究流行因素和流行规律,包括人群的免疫水平、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
C.媒介昆虫的种类、分布及病原携带状况
D.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和预测疫情
E.早期发现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A
B
C
D
E
E
14. 在孕期或分娩期,病原体从母体传给子代称为
A.血源性传播
B.遗传性传播
C.垂直传播
D.水平传播
E.Z型传播
A
B
C
D
E
C
15. 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气候、地理
C.宗教信仰
D.经济、文化
E.生产及生活条件
A
B
C
D
E
B
16. 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
A.经水传播
B.经接触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经空气传播
A
B
C
D
E
E
17. 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经空气
B.经污染物
C.共同媒介传播
D.媒介昆虫传播
E.经手
A
B
C
D
E
E
18. 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包括
A.医疗保健人员
B.医疗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
C.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和卫生防疫人员
D.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卫生防疫人员和饭店职工
E.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卫生防疫人员和饭、旅店职工
A
B
C
D
E
C
19. 疾病分布呈散发形式的原因
A.该病常年流行
B.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
C.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D.潜伏期长的传染病
E.以上均包括
A
B
C
D
E
E
20. 传染源是指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A
B
C
D
E
D
21. 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范畴的传染病是
A.乙肝
B.风疹
C.麻疹
D.脊髓灰质炎
E.结核病
A
B
C
D
E
B
22. 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
A.麻疹
B.鼠疫
C.霍乱
D.天花
E.血吸虫
A
B
C
D
E
D
23. 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生物制品中包括
A.乙脑疫苗
B.流脑多糖体菌苗
C.麻疹疫苗
D.伤寒菌苗
E.钩端螺旋体菌苗
A
B
C
D
E
C
24. 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A.麻疹
B.鼠疫
C.流感
D.新生儿破伤风
E.血吸虫
A
B
C
D
E
D
25.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A
B
C
D
E
B
26. 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A
B
C
D
E
A
27. 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恙虫病
A
B
C
D
E
B
28. 下列哪条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隐性感染者
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A
B
C
D
E
D
29. 疫源地是指
A.传染源所在地
B.患者所在地
C.疫点或疫区
D.有病原体的地区
E.上述均错
A
B
C
D
E
C
30. 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
A.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B.城镇6小时内,农村10小时内
C.城镇4小时内,农村10小时内
D.城镇4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E.以上均不是
A
B
C
D
E
A
31. 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A
B
C
D
E
C
32.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
A.病原侵入期
B.前驱期
C.潜伏期
D.传染期
E.无症状期
A
B
C
D
E
C
33.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
A.病原体、易感机体
B.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C.患者、污染物、易感者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A
B
C
D
E
D
34.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
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A
B
C
D
E
D
35. 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计划免疫
B.新生儿增加
C.易感人口迁入
D.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E.免疫人口死亡
A
B
C
D
E
A
36. 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机体,使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它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在流行病学中将此方法称为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被动主动免疫
D.自然主动免疫
E.自然被动免疫
A
B
C
D
E
A
37. 接种免疫球蛋白是一种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被动主动免疫
D.使用类毒素制剂的免疫
E.使用基因重组疫苗的免疫
A
B
C
D
E
B
38. 疫苗可产生哪一类免疫
A.自然主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抵抗力
A
B
C
D
E
D
39. 使用恢复期血清可提供哪一类免疫
A.自然主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抵抗力
A
B
C
D
E
D
40. 母体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可提供哪一类免疫
A.自然主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抵抗力
A
B
C
D
E
B
41.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A.伤寒菌苗
B.卡介苗
C.流感疫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
A
B
C
D
E
E
42.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
A.各种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
B.病原体侵袭易感者
C.病原体在中间宿主中的传代
D.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
E.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的过程
A
B
C
D
E
D
43.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B.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
D.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
E.免疫人口的迁入
A
B
C
D
E
D
44. 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
A.预防接种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A
B
C
D
E
A
45. 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推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A
B
C
D
E
E
46. 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
A.检疫
B.消毒
C.预防接种
D.疾病监测
E.卫生监督
A
B
C
D
E
A
47. 传播途径是指
A.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B.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
C.病原体由母亲到后代间的传播
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E.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A
B
C
D
E
A
48. 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
A.自然因素、气候因素
B.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C.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D.社会因素、气候因素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A
B
C
D
E
E
49. 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
A.高效速效
B.抗药性小
C.安全无毒
D.杀虫谱广
E.性能稳定
A
B
C
D
E
C
50. 抗凝血灭鼠剂导致人畜中毒时,下列哪种药物是有效解毒剂
A.阿托品
B.维生素B
1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
E.维生素A
1
A
B
C
D
E
D
A1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