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设计]
【课题】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区的一些基本特点,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及社区的规划;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并学以致用,尝试改善或设计规划社区居住环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观察、调查,从而认识和了解社区的基本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原则,尝试规划改造我们的社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感受社区的发展与变化,增强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和热爱自己生活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关注社区环境,初步尝试从功能到审美方面设计规划社区环境,通过让学生设计与制作美化社区环境的效果图,体会社区环境的设计与制作是创新、环保、人文等综合因素的组合,在设计中要注重考虑充分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在设计与表现活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设计在实用与审美、整体与局部、环保与创新的完美统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的活动。主要调查生活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在这里生活是否舒适、方便,环境是否优美、有利于人的健康等。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让学生认识社区里的各种设施及社区的规划等,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环境。)
环节二:导入新课
小组同学展示图片,教师提问:我们居住的社区除了住房外,还有哪些机构和设施?生活环境的布局是否合理、配套设备是否齐全?在这里生活是否舒适、方便,环境是否优美、是否有利于人的健康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文化品位和居住要求越来越重视,因此充分利用小区自然条件,如地势、地形、地貌等,规划设计一个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节约能源,求得人与自然的平衡,使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良性循环,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共同愿望。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社区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尝试规划改造我们的社区。)
环节三:赏析作品,交流探讨
1.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观赏,并讲授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营造美好、宜人的生活家园。
教师提问:你理想中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
(1)合理的功能分区——环境设计中根据使用功能划分区域。(健身、游泳、少儿游乐、散步休憩)
(2)适宜的人工造景——人为制造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供休憩欣赏的空间环境。(假山、人工水景、绿化)
2.展示小区景观平面图与实景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楼间距、人车分流、道路铺设、庭院造景等方面并思考问题:效果图的绘制应注意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1)楼房设计应注意间距,使每户居民充分享受到阳光。
(2)注意人车分流。
(3)道路铺设既要考虑功能分区和美观,又要考虑防滑等使用功能。
(4)树木和草坪既能划分区域,又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5)庭院造景是让人们接近自然、安静休息的区域,应疏密有致,给人以美的感受。
(6)藤架设计可供夏季遮阳纳凉。
(7)运动场所不要设置容易使人受伤的设施。
3.经典效果图绘制案例欣赏,感受好的社区环境带给人使用功能上的便利和审美上的精神愉悦。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及效果图绘制需注意的问题,为学生进行小区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环节四: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教师给出一张总的小区平面图,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每组选取小区的一部分,最后全班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小区设计。
环节五:小结作业
总结社区居住环境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进行美化。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