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吉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类模拟1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______
A.
B.
C.
D.
A
B
C
D
D
[解析] 将各项改写为
,分子0、2、4、6、8、(10)为连续偶数;分母1、2、4、7、11、(16)为二级等差数列,作差后得到新数列1、2、3、4、(5)。由此所求分数为
。
2. 2,6,21,43,82,______
A.130
B.134
C.144
D.156
A
B
C
D
B
[解析] 和数列变式。
3.
A.8
B.10
C.12
D.16
A
B
C
D
B
[解析] 观察图形可发现,最外层的数字等于其相邻的两个中间层的数字与最内层数字3的和,即15=5+7+3,12=5+4+3,13=4+6+3,11=2+8+3……所以问号处的数字为4+3+3=10。故选B。
4. 145,120,101,80,65,______
A.48
B.49
C.50
D.51
A
B
C
D
A
[解析] 平方数列变式。
5. -4,0,24,80,______
A.120
B.158
C.132
D.180
A
B
C
D
D
[解析] 可将数列依次改写成(-4)×1、0×3、4×6、8×10、(12×15),第一个乘数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第二个乘数为二级等差数列,作差依次得到2、3、4、(5),所以12×15=(180)。
二、数学运算
1. 小明和爷爷在做数学游戏,小明说:“我比弟弟大8岁,而且我比爷爷小我年龄的4倍”,爷爷和小明年龄的总和是弟弟年龄的14倍,问爷爷与弟弟年龄之和比小明年龄大多少岁?
A.52
B.60
C.62
D.58
A
B
C
D
C
[解析] 由题目条件可设小明的年龄为x,其弟弟为x-8,爷爷为5x,“爷爷和小明年龄的总和是弟弟年龄的14倍”可列式子x+5x=14(x-8),解得x=14,故爷爷年龄为70岁,弟弟年龄为6岁,答案为70+6-14=62。
2. 实验中学初中部三年级有四个班级,本学期末要评选三好学生,名额分配关系如下:三年级一班、二班、三班评选出32名三好学生,三年级二班、三班、四班评选出28名三好学生,并且三年级一班和四班的三好学生总数是三年级二班和三班三好学生总数的2倍,请你计算一下,本学期末三年级评选的三好学生总数是______。
A.50
B.40
C.42
D.45
A
B
C
D
D
[解析] 设一、二、三、四班三好生人数依次为A,B,C,D。所以A+B+C=32,B+C+D=28,A+D=2(B+C)。前两个方程相加得A+2(B+C)+D=60,所以B+C=15。全年级三好生人数为A+B+C+D=3(B+C)=45人。
3. 某单位每四年举行一次工会主席选举,每位工会主席每届任期四年,那么在18年期间该单位最多可能有______位工会主席。
A.5
B.6
C.7
D.8
A
B
C
D
B
[解析] 此题考查极值问题,要想在18年内工会主席最多,那么只能是第一年为本届工会主席任期的最后一年,中间的16年可以有4位工会主席,最后一年为下任工会主席任期的第一年,即最多可能有6位工会主席。故选B。
4. 某人向单位圆形状的靶子内投掷一个靶点,连续投掷4次,若恰有3次落在第一象限的位置(假设以靶心为坐标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为横、纵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你帮他计算一下这种可能性大小为______。
A.
B.
C.
D.
A
B
C
D
A
[解析] 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不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所以只有1次没落在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
5. 两次掷一枚骰子,两次出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______种。
A.18
B.16
C.12
D.10
A
B
C
D
A
[解析] 两次掷骰子的和为偶数,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两次的数字均为奇数,二是两次的数字均为偶数。所以两次出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情况有
种。故选A。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选词填空
1. 近年来,荒唐滑稽的文化闹剧时有所闻。有的地方,在举行某种群众性的活动时,全体着所谓的“汉服”,就让人哭笑不得。在今天复活古代的服饰,就算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把弘扬传统文化理解成像古代人那样穿衣戴帽,就太浅薄了。有的地方,让一群少儿穿上他们想象出来的古代服装,一齐行跪拜礼,这就______让人哭笑不得,______令人欲哭无泪了。凡此种种,都是______的典型表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非但 反而 生搬硬套
B.不仅 而且 囫囵吞枣
C.不是 而是 食古不化
D.不是 就是 生吞活剥
A
B
C
D
C
[解析] 由前文“全体着所谓的‘汉服’,就让人哭笑不得”可知,后文的“有的地方,让一群少儿穿上他们想象出来的古代服装,一齐行跪拜礼”就不是让人“哭笑不得”而是令人“欲哭无泪”的事情了。“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东西不消化一样。此处用来形容把复活古代服饰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闹剧也恰当。故本题答案选C。
2. 对于官员财产公开,任何一个地方“______”的勇气都应当被肯定。不过,仍希望有更完整、配套以及全局性的官员财产公开办法出台,以形成对这一制度的真正推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试水
B.试验
C.破冰
D.尝试
A
B
C
D
A
[解析] 由横线处的引号可知,所填词语应有潜在意义。由此排除“试验”和“尝试”。“试水”指试探水的深浅缓急。“破冰”意为打破人际交往中怀疑、猜忌、疏远的藩篱,就像打破严冬厚厚的冰层。结合句意,“试水”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A。
3. 新技术的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结构调整“弯道超车”的巨大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能
B.动力
C.机会
D.引擎
A
B
C
D
A
[解析] 新技术的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为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成功几率,因此此处填“可能”最恰当。“机会”通常用“好”“难得”等修饰,与“巨大”搭配不当,排除C;“动力”“引擎”多强调内部的推动力量,而此处强调的是外部的条件、背景。故本题选A。
4.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播放,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实现合家欢的观赏效果。《中国诗词大会》不是______,而是采用了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等多维度比赛形式。摆脱了说教意味,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徒托空言
B.坐而论道
C.纸上谈兵
D.夸夸其谈
A
B
C
D
B
[解析] 由文段中的“不是……而是……”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后文“采用了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等多维度比赛形式,摆脱了说教意味,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构成反对对应。“徒托空言”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纸上谈兵”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这三个词语用在这里形容《中国诗词大会》均不恰当,排除。“坐而论道”意为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与“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相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5. 汉语是一种能产性极强的语言,在网络语境催生下,大量新颖别致、有时代内涵的新词族______。它们在类推机制下以共同的语素为基础,形成可不断扩充的庞大词汇家族。如:“微×”词族、“晒×”词族、“×奴”词族等等。诸如此类的表达在当下的口语交流中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鸣惊人 遍地开花
B.脱颖而出 屡见不鲜
C.横空出世 细大不捐
D.异军突起 俯拾皆是
A
B
C
D
D
[解析] 第二空,句意为此类的表达在当下的口语交流中很多或常见。“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据词义排除C项。第一空,“一呜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异军突起”喻指一支新的力量突然兴起,独树一帜。与“新词族”这一新生事物相对应,“异军突起”填入最恰当。故本题选D。
二、阅读理解
1. 香香地睡上一觉,一切都会好的,这句经常听到的安慰之言中隐藏着你可能并未尽知的智慧。科学家很早就发现,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治愈恐惧所带来的心理伤害,但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如果在入睡时接触到宜人的香气,如薄荷气味,对恐惧事件的遗忘速度可以变得更快。有趣的是,这种疗伤作用仅在睡眠状态有效。如果在清醒状态下,同时接触香气和恐惧事件反而会令伤害加深,令人将特定气味与痛苦记忆联系起来。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A.香梦可以疗伤
B.香气影响睡眠质量
C.气味与痛苦相关
D.睡眠可以疗伤
A
B
C
D
A
[解析] 文段首先肯定了“香香地睡上一觉,一切都会好的”。接着说,科学家很早就发现,睡眠可以治愈心理伤害。然后用“但”字进一步说明,入睡时接触到宜人的香气,可以加速对恐惧事件的遗忘。最后说,这种疗伤作用仅在睡眠状态有效,即进一步肯定了“香梦疗伤”这一主题。故本题选A。文段说的是“香梦疗伤”,而非睡眠质量问题,B项错;C项无中生有;D项把“香梦”偷换为“睡眠”,错误。因此本题选A。
2. 城管的执法对象,绝大部分是弱势群体,这决定了城管在舆论场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因为舆论是弱势群体的天然盟友,一件事情发生后,除了有强力控制媒体外,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别指望舆论会倒在强势群体这一边,相反,弱势群体总是会得到舆论更多的同情与支持。像这一次美国斯诺登事件就是明证。城管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舆论地位,如果以为自己是生活中的强势群体,就可以在舆论场上也是强势群体,用对付瓜农菜贩的方式对付舆论,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城管是公共舆论中的弱势群体
B.媒体是操控公共舆论的强势群体
C.公共舆论是城管的“天敌”
D.斯诺登是斯诺登事件中的弱者
A
B
C
D
B
[解析] 由“城管在舆论场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城管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舆论地位,如果以为自己是生活中的强势群体,就可以在舆论场上也是强势群体……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知,城管虽是生活中的强势群体,却是公共舆论中的弱势群体,A项正确。由“舆论是弱势群体的天然盟友”可知C项正确。文中“像这一次美国斯诺登事件就是明证”是对前一句“相反,弱势群体总是会得到舆论更多的同情与支持”的例证,可见斯诺登是斯诺登事件中的弱者,D项正确。B项“操控”词义过重,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故本题答案选B。
3. 1927年胡适先生写道:“有一个时期,麻将竞成了西洋社会里最时髦的一种游戏,中国留学生没有钱的可以靠教麻将吃饭挣钱。”中国是麻将的发源地,但世界上惟一一家麻将博物馆却坐落在日本。博物馆展示着收集来的1万多册中日欧美麻将书籍、麻将桌、麻将器具和形形色色的麻将牌。展台按地域分,中国是麻将的发源地,日本有发达的麻将文化,美国曾爆发过麻将热,欧洲麻将则成为贵人的游艺。按主题分,有麻将与人类和平、麻将与印章、麻将与历史、麻将与书籍等。
不能从这段文字直接推出的结论是:
A.麻将虽然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
B.中国人更痴迷于麻将的浅层次娱乐活动
C.日本比中国更重视麻将的文化价值
D.中国留学生对传播麻将文化功不可没
A
B
C
D
B
[解析] 由“中国是麻将的发源地,日本有发达的麻将文化,美国……”可知,A项正确;由“但世界上惟一一家麻将博物馆却坐落在日本”可知,C项正确;由文段第1句可知D项正确。B项不能由原文推出。故本题选B。
4. 许多比赛之所以不能取胜,是因为自己身上的包袱太重:骄傲是包袱,急躁是包袱,气馁是包袱,荣誉是包袱,患得患失是包袱,不动脑筋、马虎大意也是包袱。
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轻装才能前进
B.患得患失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C.要想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
D.战胜了自己,就能战胜对手
A
B
C
D
C
[解析] 这段话论述了比赛中失败的原因是在于没有战胜自己身上的包袱,比如骄傲、急躁、气馁、荣誉、患得患失、马虎大意等。内因是根本,要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对手。A项太笼统,B项太片面,D项太绝对,战胜了自己并不一定就能战胜对手,战胜自己只是战胜对手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选C。
5. 小刚是个没主见的人,分班时又想进物理班,又想进化学班,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替换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进退维谷
B.犹豫不决
C.骑虎难下
D.欲罢不能
A
B
C
D
B
[解析] 句中“举棋不定”的意思是“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进退维谷”的意思是“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意思是“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进退维谷”与“骑虎难下”都强调遇到的困境和危险,比“举棋不定”感情色彩要重一些,排除A和C。“欲罢不能”的意思是“要停止也不能停止”,与“举棋不定”的意思相去甚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1.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______
A.
B.
C.
D.
A
B
C
D
B
[解析] 题干都是由圆和三条线段构成,排除A项,再观察图形,内部线段和圆都有3个交点,只有B项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2.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D
[解析] 第一组图形是数字1、3、4;第二组图形包含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1、3、4。D项含有4个封闭区域。
3.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A
B
C
D
A
[解析] 图形中直线数依次是1,2,3,4,(5)。
4.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D
[解析] 奇数项前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后一个图形,偶数项前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后一个图形。
5.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A
B
C
D
D
[解析] 题干图形皆是同一个图形通过翻转得到。
二、事件排序
1. (1)中年妇女被救醒 (2)小区警察在小区巡逻值班
(3)一个中年妇女跌倒在地上 (4)小区表彰值班警察
(5)拨打120急救电话
A.2-3-5-1-4
B.3-4-5-1-2
C.4-3-2-1-5
D.4-5-2-3-1
A
B
C
D
A
[解析] 小区表彰值班警察是事件的结果,即(4)在最后,仅A项符合。故答案选A。
2. (1)新来的年轻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不肯下海
(2)老鸬鹚因为老得不能出海了,被杀掉炖汤
(3)渔夫百思不得其解,抱怨自己待它们不薄
(4)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夫十几年
(5)因为老了,还不落个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A.(1)-(3)-(5)-(2)-(4)
B.(4)-(2)-(1)-(3)-(5)
C.(4)-(1)-(3)-(2)-(5)
D.(1)-(3)-(4)-(2)-(5)
A
B
C
D
B
[解析] 题干以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夫十几年为故事的背景,应放在开端;但却因为年老不能出海而被渔夫杀掉炖汤,新来的年轻鸬鹚看到后集体罢工,渔夫对此自思不得其解,年轻鸬鹚实际是因为怕有一天自己老了会落个和老鸬鹚一样的下场,那还不如不干了,排序为(4)-(2)-(1)-(3)-(5)。故答案选B。
3. (1)撰写文稿 (2)压缩文档
(3)突发灵感 (4)发送电子邮件
(5)开启电脑
A.3-5-1-2-4
B.2-5-3-1-4
C.1-2-5-4-3
D.3-2-1-5-4
A
B
C
D
A
[解析] 本题的事件起因是突发灵感,故(3)排在首位,排除B、C选项,要压缩文档必须先开启电脑,所以(5)必须在(2)之前,排除D选项。
4. (1)大家轮流分粥,结果负责那天才吃得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
(2)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以领粥
(3)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久了,他却开始徇私
(4)7个人一起居住,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5)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的
A.(4)-(3)-(1)-(5)-(2)
B.(4)-(3)-(1)-(2)-(5)
C.(4)-(1)-(2)-(3)-(5)
D.(4)-(3)-(5)-(1)-(2)
A
B
C
D
B
[解析] 事情的开端为7个人一起居住,面临分粥的问题,先选举一个人分粥,但久了出现徇私的问题,继而轮流分粥,但也因每人都给自己多分而存在问题,最后建立制度,轮流分,但分粥者最后领粥,因可能自己领到的粥最少,所以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平均分,解决了问题,排序为(4)-(3)-(1)-(2)-(5)。故答案选B。
5. (1)大象、帽子、回家、电风扇、羽绒服
(2)表演者听过之后,立刻倒背如流,奥秘何在
(3)这就是联想记忆法,愈是夸张奇特,记忆越是深刻
(4)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回家,遇见穿了一件羽绒服的电风扇
(5)记忆表演者,让大家随意说出了一些词语
A.(5)-(1)-(2)-(4)-(3)
B.(5)-(2)-(3)-(1)-(4)
C.(1)-(4)-(5)-(2)-(3)
D.(1)-(4)-(3)-(5)-(2)
A
B
C
D
A
[解析] 表演者让大家随意说出一些词语,肯定在“大象、帽子”等词语之前,即(5)在(1)之前,排除C、D两项;(3)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应在最后。故答案选A。
三、定义判断
1. 墨菲定律是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做出的著名论断,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尽管这种可能性偏小,但它偏偏会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墨菲定律的是______。
A.超市里结账处,你发现另一队总是前进得更快,但当你换到另一队,原来站的那一队就开始前进得快了
B.小李不小心将几片面包掉在新地毯上,最上面一片抹了果酱,不巧那片面包掉落时正好是有果酱的那面朝下
C.小刘趁电视剧中间播放广告时出去买爆米花,广告结束后小刘恰好赶回来,但是电视剧演了五分钟,这一集就结束了
D.如果你在街上准备打车去赴一个时间紧急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几乎所有的出租车都有乘客,而平时这个时间最好打车
A
B
C
D
C
[解析] C项电视剧演了五分钟结束,不是事情变坏,与定义不符。故选C。
2. 机养宝宝,指年轻的“85后”为人父母后,采用一些科技用品来进行育婴生活。常见的科技用品有婴儿监控器、催眠玩具、奶嘴式的体温计、踢被提醒器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机养宝宝的是______。
A.24岁的李某怀孕8个月了,她为即将出世的宝宝买了奶嘴式的体温计
B.26岁的王某为了5岁的宝宝能安然入睡买了催眠海马
C.28岁的林某给4个月大的宝宝使用了朋友送的踢被提醒器
D.32岁的张某为了更好地照顾刚刚出生的宝宝,特意买了婴儿监控器
A
B
C
D
C
[解析] 机养宝宝的关键信息是“‘85后’为人父母后,采用一些科技用品来进行育婴生活”,A项,24岁的李某怀孕8个月,她还没有开始育婴生活,故不符合定义。B项,5岁的宝宝已经不属于“婴儿”,不符合定义。D项,32岁的张某不是“85后”,不符合定义。C项符合定义,故选C。
3. 间接反驳是一种确定另一判断具有虚假性或不具有正当性、合理性的方法,它是指引用论据,确定与论题或论据相矛盾的判断的真实性,从而确立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正确使用了间接反驳方法的是______。
A.有人主张办一切事情都要看本本上是怎么写的,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如果一切都要从本本出发,那么本本上没有写的,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能办,那么社会就不能进步
B.有人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可是事实证明,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年轻时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谁说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呢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D.有人说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但是被告人是否有罪需要由法官来判定,所以不能说所有被告人都是有罪的
A
B
C
D
B
[解析] B项中通过年轻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来反驳年轻人不能办大事,属于间接反驳。故选B。
4. 同类对象错误,指行为人意图侵害的对象与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属于同一类的,应当按照犯罪既遂定罪处罚。非同类对象错误,指行为人意图侵害的对象与实际行为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且不属于同一类,只能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认定犯罪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误将乙当作丙而杀死,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处罚
B.甲误把动物当成人而加以杀害,应当不成立犯罪
C.甲误把人当成动物而加以杀害,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
D.甲误把他人放置的财物当成垃圾扔掉,成立犯罪
A
B
C
D
A
[解析] 同类对象错误的定义要点为:意图侵害和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属同类,按犯罪既遂定罪;非同类对象错误的定义要点为:意图侵害和实际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且不属同类,按主观故意内容定罪。A项属于同类对象错误,因此应该按照犯罪既遂定罪处罚,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非同类对象错误,B项主观杀害的是人,应当成立犯罪;C项主观侵害的是动物,应当不成立故意杀人罪;D项主观扔掉的是垃圾,应当不成立犯罪。故本题答案选A。
5.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进行查询、监督。
下列不属于政务公开的是______。
A.D部门在门户网站建立公共政务服务信息库,进行网上咨询
B.L县对人员考录、年度考核、表彰奖励等事项实行社会公示制
C.X村通过政务公开栏展示企业项目承包情况和村现金收付表
D.K市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准确及时地发布春耕春播信息
A
B
C
D
D
[解析] 政务公开的定义特征之一是对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工作内容的公开,即对政府工作的公开。D项显然不是对政府工作内容的公开。故选D。
四、类比推理
1. 软件:程序员:编写
A.木头:木匠:打制
B.渔网:渔民:编织
C.车票:乘客:购买
D.麦克风:歌手:唱歌
A
B
C
D
B
[解析] 软件是由程序员编写的。第一项是第二项的劳动成果,B项与此相符,渔网是由渔民编织的。注意A项,木头是木匠的工作对象,不是劳动成果,排除A项。故选B。
2. 大义凛然:卑躬屈膝
A.安分守己:好高骛远
B.穷奢极欲:节衣缩食
C.得心应手:百无一用
D.持之以恒:虎头蛇尾
A
B
C
D
D
[解析] 大义凛然和卑躬屈膝是反义词,持之以恒和虎头蛇尾是反义词,且均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故选D。
3. 雨鞋:雨伞:雨衣
A.铅笔:钢笔:中性笔
B.长春:吉林:辽宁
C.报纸:杂志:新闻
D.乡试:殿试:举人
A
B
C
D
A
[解析] 雨鞋、雨伞、雨衣都是雨具,铅笔、钢笔、中性笔都是笔。故答案选A。
4. 人文科学:物理
A.工业:重工业
B.薄荷糖:牛奶糖
C.茶叶:红茶
D.北方人:湖北人
A
B
C
D
D
[解析] 物理不属于人文科学;湖北人不属于北方人。B项薄荷糖和牛奶糖可以是交叉关系,排除。故答案选D。
5. 松树 对于 ______ 相当于 ______ 对于 知识产权
A.松果 知识
B.松树林 商标权
C.植物 专利权
D.松树枝 权利
A
B
C
D
C
[解析] 松树是植物的一种,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故答案选C。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2
3
4
5
二、数学运算
1
2
3
4
5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选词填空
1
2
3
4
5
二、阅读理解
1
2
3
4
5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1
2
3
4
5
二、事件排序
1
2
3
4
5
三、定义判断
1
2
3
4
5
四、类比推理
1
2
3
4
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