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给予肯定,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必须给予否定的评价,学生才能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奖励学生时,要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或惩罚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对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最好先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了群众基础再进行。
(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过多地运用奖励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容易使学生对奖励产生满不在乎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运用惩罚更要慎重。学校中的惩罚是通过对学生施以处分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必须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对自己、对其他学生都有所警戒。由于惩罚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而,除非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十分严重,不进行处分不足以警戒外,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都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不能以劳动或罚款作为惩罚手段。
2. 试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和教学实际结合,加涅在八类学习层次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它们分别是:
(1)智慧技能的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不同复杂程度依次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的学习,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等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的学习,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的学习,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加涅认为,这五类以结果分类的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其顺序是随意排列的,它们是范畴各不相同的学习。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到达教学目标铺平道路。
五、材料分析(本大题共13分)1.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请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来分析。
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