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要有______。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道德认知
③同伴群体
④社会风气
⑤认知失调
⑥态度定势
A B C D
D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述新课改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①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②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③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①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②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①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②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①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②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在于以下3个方面。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品德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五、材料分析(本大题共13分)1. 小明(化名)今年四年级,性格非常活泼,虽然学习习惯不是特别好,但是成绩还不错。今年期中考试前,其家长突然发现孩子很多数学知识没有掌握,所以打电话询问他的数学老师,结果老师说该生已经好久不听课了。经过该家长的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年后老师几乎天天让小明罚站,甚至将其拖出教室,理由是小明上课经常做小动作,有时还说话。
上述材料中这位教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小学生小明应该如何做呢?
(1)这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2)学校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法律还专门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3)经过适当的教育,小明应当认识到自己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课,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考点]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