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试述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有利的条件下,不良品德是可以转变的。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第一,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道德教育和自身实践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第二,消除疑惧心理,培养师生感情。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首先从感化入手。要关心、亲近和开导他们。要用满腔的热情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诚,相信教师的善意,把老师看做知心人。用感人的事例启发他们,使其觉醒过来,接受教育,力求上进。
2.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是在其他低层次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两方面的含义,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组成。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
(3)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五、材料分析(本大题共13分)1. 某校数学教师赵某参加了县教育学会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会,没有向学校请假。学校按旷职论处,按照本校的有关规定,扣发其当日的工资和本月全勤奖,并在全校职工大会上提出批评。
请评价学校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教师应当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赵老师没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因此,学校的做法是正当的。
[考点] 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