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计算题1. 某员工的岗位工资标准是2500/月,6月他加班12小时,缺勤一天,如果不考虑扣个人所得税和各项保险,请问他的实际工资是多少?
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员工日工资=月标准工资/月制度工日=2500/20.92≈119.5(元/天)
该员工加班天数为1.5天,加班性质为普通时间加班,所以其工资倍数为1.5;
则该员工加班费=119.5×1.5×1.5≈268.9(元)
其6月实际工资为2500+268.9-119.5=2649.4(元)
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费率为10%,个人是2%;失业保险企业缴费费率是1.5%,个人是0.5%。某企业现有员工10名,工资情况(每月)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
|
工资(元) | 5000 | 3000 | 2000 | 1000 |
人数(人) | 1 | 3 | 4 | 2 |
[问题]2. 企业每月三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
企业每月需缴纳三项保险费为:
企业的工资总额为: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
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24000×19%=4560(元);
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24000×10%=2400(元);
企业所缴纳失业保险费=24000×1.5%=360(元);
企业每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4560+2400+360=7320(元)。
3. 每个员工每月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
每位员工每月需缴纳保险费总额具体如下表所示。
每月需缴纳保险费总额
|
员工工资 |
5000 |
3000 |
2000 |
1000 |
员工缴费 (元/月) |
养老保险费 |
350 |
210 |
140 |
70 |
医疗保险费 |
100 |
60 |
40 |
20 |
失业保险费 |
25 |
15 |
10 |
5 |
工资为5000元的需缴纳的保险费为475元;
工资为3000元的需缴纳的保险费为285元;
工资为2000元的需缴纳的保险费为190元;
工资为1000元的需缴纳的保险费为95元;
三、综合题丰华公司近几年在总裁周聪的带领下发展迅速。然而同时,一向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开始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公司原先是根据职能来设计组织结构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营销、生产、人事、采购、研究与开发等。随着公司的壮大,产品已经从单一的电视机扩展到冰箱、洗碗机、热水器、空调等诸多电器。旧结构已经无法适应产品的多样性,职能部门之间矛盾重重,主要决策均需要周聪亲自做出。于是周聪决定根据产品种类将公司分成九个独立经营的分公司,每一公司经理对各自经营的产品负有完全责任,只要能盈利,总部就不再干涉分公司的具体运作。但是公司重组后总裁感觉到很难再对每个分公司实行充分的控制了,各分公司经理常常不顾总公司的方针政策,各自为政,而且分公司之间在采购、人事等职能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交叉重叠。周聪认识到他在分权方面有些过分,下令收回分公司经理的一些职权,并强调了总裁对以下事项具有最终决策权:
(1)超过10万元的支出;
(2)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3)营销战略的制定;
(4)重要人员的任命。
职权被收回后,分公司经理纷纷抱怨,有人递上了辞呈。周聪当然明白这一举措极大地挫伤了分公司经理的积极性,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丰华公司重组前后的组织结构各属于什么类型?
丰华公司在重组前是职能制结构;重组后是事业部制结构。
2. 两种组织结构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
丰华公司重组前后两种结构的优缺点:
①职能制结构的优点:
a.提高了企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b.由于每个职能部门只负责某一方面工作,可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对下级的工作提供详细的业务指导。
c.由于吸收了专家参与管理,直线领导的工作负担得到了减轻,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组织的重大战略问题。
d.有利于提高各职能专家自身的业务水平。
e.有利于各职能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考核的实施。
职能制结构的缺点:
a.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不利于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造成管理混乱,令下属无所适从。
b.直线人员和职能部门责权不清,彼此之间易产生意见分歧,互相争名夺利,争功诿过,难以协调,最终必然导致功过不明,赏罚不公,责、权、利不能很好地统一起来。
c.机构复杂,增加管理费用,加重企业负担。
d.由于过分强调按职能进行专业分工,各职能人员的知识面和经验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
e.这种组织形式决策慢,不够灵活,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②事业部制结构的优点:
a.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于外部环境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决策中心。
b.各事业部主管摆脱了事事请示汇报的规定,能自主处理各种日常工作,有助于增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c.各事业部可集中力量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迥异的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
d.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
事业部制结构的缺点:
a.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的现象;
b.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3. 总裁在两次职权划分时,各有什么样的失误?
对总裁在两次职权划分时的失误分析如下:
①第一次划分职权时,周总没有考虑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原则、目标统一性原则以及分工协作原则。这样职权划分过于宽松,权力下放范围太大(重要的人事、采购等职能),容易造成:
a.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太过自由,逐渐脱离总部的管理,背向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b.各部门经理职能重叠,协调困难,使得人力重复安排,物力重复使用。在采取事业部的组织结构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分权与集权相统一,既保证一定的总部控制力,又要能调动各部门经理的积极性。
②第二次划分职权时,周总没有考虑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指挥原则以及责权相对等原则。这次职权划分过于严谨,下放的权力太少(如不应把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营销战略的制定这两项权力收回等),没有发挥事业部制的优点:
a.权力太少,自由不够,各部门经理无法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b.没有解放总部的压力,总经理没有摆脱日常事务,无法集中精力思考企业的战略问题。事业部是根据产品性质不同划分的,如果把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权力收回,很难发挥事业部制的效果。另外,不同产品有其针对性的营销战略,这两项工作下放到各部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由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地处某市繁华市区的桢隆制鞋厂决定到远离市区15公里的郊区另建新厂。该厂因此召开全厂大会,动员员工到新厂上班,并提前60天向员工发放了变更劳动合同通知书,分别与员工办理变更劳动合同的手续。
王平是一位在该厂工作了15年的工人,与企业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接到变更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后,王平向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提出,新厂离家太远,自己家里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刚刚5岁的幼儿需要接送,确实有困难,因此要求到该厂在市区的销售部门工作。
企业经过慎重研究,书面通知王平:销售部的编制已满,无法安排。王平是制造工人,文化水平仅为初中,没有任何销售经验,而且企业为解决员工的上下班问题,已经安排开通班车等,因此厂部无法满足王平的要求。
经几次协商,双方均不能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最后企业书面提出:再给王平一个月的时间考虑,如果还不能同意变更劳动合同,企业将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王平10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王平在接到通知后仍表示不能到新厂上班。
一个月后,鞋厂做出决定:因变更劳动合同达不成协议,王平不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企业解除与王平的劳动合同,支付王平10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王平对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不服,申诉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维持原劳动关系,并要求企业安排其到销售部门工作。
请对上述案例提出你的分析意见。
(1)因为桢隆制鞋厂的厂址要迁到郊区,使得企业原来与员工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且企业按照规定提前60天向员工发放了变更劳动合同通知书,桢隆制鞋厂变更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条件。
(2)企业与员工在签订以及变更劳动合同时,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因此王平有权提出到销售门市部工作的要求,企业有权决定不接受王平的要求。
(3)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桢隆制鞋厂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合法。
(4)在本案例中,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是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案例中,桢隆制鞋厂支付王平经济补偿金不符合规定,应支付12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5)依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条件、程序的,在补足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后,可以解除与王平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