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5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32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A.民本思想
B.仁和礼
C.严刑峻法
D.自然无为
A
B
C
D
B
2. 孟子散文中善于采用的论辩手法是
A.欲擒故纵,引君入彀
B.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C.多用寓言、想像
D.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
A
B
C
D
A
3.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D.乘车过友
A
B
C
D
B
4. 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是
A.苏轼
B.欧阳修
C.陆游
D.辛弃疾
A
B
C
D
A
5. 《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
A.鲁迅、契诃夫、老舍
B.契诃夫、鲁迅、老舍
C.鲁迅、老舍、契诃夫
D.契诃夫、老舍、鲁迅
A
B
C
D
C
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A.不忍登高临远
B.叹年来踪迹
C.渐霜风凄紧
D.是处红衰翠减
A
B
C
D
A
7. 《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罢!”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A
B
C
D
C
8. 《诗经》中的《氓》属于
A.颂
B.大雅
C.小雅
D.风
A
B
C
D
D
9. 茅盾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革命现实主义巨著是
A.《林家铺子》
B.《春蚕》
C.《子夜》
D.《腐蚀》
A
B
C
D
C
10. 其诗作多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自己田园生活恬然自乐的东晋诗人是
A.王维
B.陶渊明
C.苏轼
D.岑参
A
B
C
D
B
11. 文学作品中,唯独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的是
A.散文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A
B
C
D
B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京味的著名作家是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鲁迅
A
B
C
D
C
13. 鲁迅的《灯下漫笔》出自其杂文集
A.《三闲集》
B.《华盖集》
C.《坟》
D.《朝花夕拾》
A
B
C
D
C
14.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是
A.柳宗元
B.自居易
C.杜甫
D.韩愈
A
B
C
D
B
15. 善于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唐代诗人
A.李白
B.孟浩然
C.王维
D.李商隐
A
B
C
D
C
16.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
A.青莲居士
B.六一居士
C.易安居士
D.香山居士
A
B
C
D
B
17. 《关山月》一诗的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A
B
C
D
C
18. 《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
A.对比推理
B.假设推理
C.比喻推理
D.连锁推理
A
B
C
D
D
19.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A
B
C
D
A
20. 契诃夫写有短篇小说
A.《米龙老爹》
B.《海鸥》
C.《羊脂球》
D.《苦恼》
A
B
C
D
D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
虚
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
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
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1.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
虚: 笃: 丑:
虚:同“墟”,居住的地方。笃:固,局限。丑:鄙陋,此处指水小。
2. 这段话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类比法:用井底之蛙、夏虫类比曲士;对比法:将曲士与认识到自己鄙陋的河伯对比。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你见到了大海,认识到了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
3. 举例说明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曲士、河伯之间是对比。
阅读陆游《关山月》一诗,回答下列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 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戎和诏下十五年。”揭露南宋统治者的投降主义路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5. 这首诗写了哪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写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不思战备。第二个场景写戍边战士斗志难酬,老死疆场。第三个场景写中原沦陷区人民切望恢复,对月垂泪。
6. 诗人是怎样将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今宵”二字将三个场景都置于同一月夜,并以“月”为线索,贯穿全篇(只答“以‘月’为线索”也算对)。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7. 这段选文在全文结构中属于哪一部分?
结尾,作者对马伶的论赞。
8. 简析作者在这段选文中表达的三重主旨。
三重主旨:其一,在艺术原理上,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的成功源于生活实践;其二,在个人主观因素上,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其三,在政治上,婉转讽刺了朝中权奸。
9. 分析“以分宜教分宜”的修辞特点。
借代。第一个“分宜”是双重借代,表层是用严嵩的籍贯借代严嵩,另一层是用顾秉谦与严嵩同是奸臣的特点借代顾秉谦。第二个“分宜”,是用舞台上角色的特点借代舞台上演员扮演的严嵩。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 这两段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此次重游故地、想重寻旧梦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寻梦不得时的怅惘情怀。
2. “但我不能放歌”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寻梦不得时的怅惘和落寞的心情。
3. 找出这两段诗句中颇具象征意蕴的词。
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别离的笙箫、夏虫、沉默的康桥。
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4.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要写好文章,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文章字句的选择贵在准确到位,不能臃肿、重复,其次文章的布局谋篇也要严密、有条不紊,安排得体,不能杂乱无章。
5. 作者是用什么道理和方式来阐明这一观点的?
作者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方法,用用兵打仗的类比来阐明写文章要善于选择和安排的道理。
6. 这一片段论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一片段的中心论点:写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宝钗见他(宝玉)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7. 这里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宝钗的形象?
语言和情态的描写。
8. 宝钗的话里包含哪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对宝玉鄙视仕途经济的行为不满,规劝他从离经叛道的路上回头;二是委婉含蓄地表露了自己对宝玉的爱情。
9. 由此可见宝钗是怎样一个贵族少女?
宝钗是个既有少女的真情和聪敏,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和束缚的贵族少女。
四、作文
1. 题目:“防微杜渐”今日谈
要求:①必须写成议论文。
②不能少于800字。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略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文言文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三、现代文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四、作文
1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