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贵州省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分类模拟4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制
C.小队教学制
D.活动课时制
A
B
C
D
A
[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2. 教师规定学生做不完作业不准回家吃饭,这侵犯了学生的______。
A.财产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权
D.人身自由权
A
B
C
D
D
[解析] 题干中教师限制学生的行动自由,所以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3. 中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A
B
C
D
B
4.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______。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A
B
C
D
A
[解析] 一般认为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5. 依据学校管理的规定,学校管理重点的选择,必须突出以______为中心兼顾其他工作协调发展。
A.监督
B.教学
C.创新
D.研究
A
B
C
D
B
[解析] 教学工作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
6.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______。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教师法
A
B
C
D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
7.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_____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A
B
C
D
C
[解析]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的要求。
8. 学生赵明总是容易受到别人影响,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说明赵明缺乏意志的______。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A
B
C
D
A
[解析]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易受暗示的人,行为缺乏主见,容易受别人左右,缺乏意志的自觉性。
9.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______。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A
B
C
D
B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以知识,还必须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
10. 素质教育是以______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A
B
C
D
B
[解析]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1. 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______。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A
B
C
D
D
[解析]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12.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A
B
C
D
B
[解析] 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八个方面: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其中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3. 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收入主要来自于______。
A.国家财政拨款
B.家长集资
C.社会捐赠
D.学校创收
A
B
C
D
A
[解析] 我国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14.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差距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必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体现了______的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因材施教
A
B
C
D
C
[解析]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5. 利用图表、图片、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称为______。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A
B
C
D
B
[解析] 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等均属于模象直观。
16.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形容词+后缀“ly”变成副词这种方法后轻松学会了将形容词"bad”+“ly”变成副词“badly”,这一学习过程迁移方法是______。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A
B
C
D
A
[解析] 这是语法原理向具体教学内容的迁移,属于一般迁移。
17. 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我国古代私塾属于______。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教学制
C.导师制
D.班化教学
A
B
C
D
A
[解析] 我国古代私塾讲学是个别教学制。
18.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______相隔离。
A.教育与学生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A
B
C
D
D
[解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
19.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教师多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A
B
C
D
C
[解析]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A错误,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年级。B错误,应该是学生多,教师少。D错误,复式教学中一部分学生自学,自学能力比较强。
20.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______。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A
B
C
D
B
[解析] 最重要最良性的学习动力应该来源于内部,学习兴趣、远大理想是内部动机;教师期待、家长期待是外部动机。所以选B。
21. 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普通中小学生在______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A
B
C
D
D
[解析] 考查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22. 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诉对象是______。
A.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
B.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
C.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
B
C
D
C
[解析] 教育行政复议需要向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做出该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申请。
23. 某教师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研究本地区十几所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属于______。
A.实验研究
B.个案实验
C.描述性研究
D.实验室实验
A
B
C
D
C
[解析] 描述性研究即对某个或某几个课堂教学中特定事件进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24.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迁移的是______。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教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教师带领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A
B
C
D
D
[解析]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5. 教学反思的重中之重是______。
A.反思教学态度
B.反思教学理念
C.反思教学行为
D.反思教学规则
A
B
C
D
C
[解析] 教师行为模式的形成与确立常常受一定“先在”观念的导向支配和影响,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一旦结成某种结构或体系,形成习惯,便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状况。因此,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重中之重。
26. 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______。
A.县教育局
B.县人民政府
C.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A
B
C
D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做出处理。故王某应该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即当地县教育局。
27.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______。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A
B
C
D
D
[解析]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未来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28.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______。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A
B
C
D
C
[解析]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29. 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______。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A
B
C
D
C
30. 吹、拉、弹、唱属于______。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A
B
C
D
C
[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 从学生的本质属性来说,学生是______。
A.教育的主体
B.教育的客体
C.学习的主体
D.学习的客体
A
B
C
D
BC
[解析] 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学习的主体。
2. 学生发展是指______。
A.身体素质的发展
B.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C.个性的发展
D.艺术修养的发展
A
B
C
D
ABC
[解析] 学生的发展通常指身心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和心理的,以及作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能力。
3. 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______。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集体管理
D.目标管理
A
B
C
D
ABD
[解析] 常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4.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______。
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状态
B.关注学生的兴趣
C.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
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A
B
C
D
ABCD
5.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______。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终身教育的理论
C.多元智能理论
D.泛智教育思想
A
B
C
D
AC
[解析]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6. 教育学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A.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
C.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D.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A
B
C
D
BD
[解析]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选择B、D。
7. 师德规范体系是由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A.社会公德
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个人品德
A
B
C
D
ABC
[解析] 教师师德规范的研究应该包括两大体系,其一是应研究教师与学生群体应该具有的规范,其二是应研究教师与教师群体的规范,帮助教师很好地认识两个不同的群体利益,所以师德规范应该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教师从广义上讲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三方面也是对每个劳动者的要求,符合教师的本质属性。
8.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______。
A.先前的注意集中度
B.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C.注意持续的时间
D.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A
B
C
D
ABD
[解析]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9.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______作用。
A.主导性
B.先导性
C.整体性
D.全局性
A
B
C
D
BD
[解析]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建设中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10.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发源地,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
A.但丁
B.达·芬奇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A
B
C
D
ACD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