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医学专业知识模拟60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说明了阴阳之间______关系的失调。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转化
D.自和平衡
A
B
C
D
D
[解析] 此为阴阳平衡失调的表现。
2. 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思则______。
A.气上
B.气下
C.气消
D.气结
A
B
C
D
D
[解析] 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的表现为:“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
3. “热结旁流证”宜采用的治法是______。
A.热因热用
B.塞因塞用
C.通因通用
D.用热远热
A
B
C
D
C
[解析] 热结旁流证为燥屎内结,迫津从旁而下。应用攻下的方法,故为“通因通用”。
4. “水火不济”反映的是______两脏间的平衡失调。
A.肝与肾
B.心与肝
C.脾与心
D.心与肾
A
B
C
D
D
[解析] “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肾既交,水火既济。”
5. 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______。
A.刘元素
B.朱震亨
C.李杲
D.张子和
A
B
C
D
B
[解析] 朱震亨又名朱丹溪,是“滋阴派”,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6. 下列截石位的外痔,常伴发内痔的是______。
A.6点
B.12点
C.9点
D.3点
A
B
C
D
D
[解析] 发生于截石位6、12点处的外痔常由肛裂引起。发生于3、7、11点处的外痔,多伴内痔。
7. 下列方剂中,适用于股肿湿热下注证的是______。
A.活血通脉汤
B.四妙勇安汤
C.参苓白术散
D.柴胡清肝汤
A
B
C
D
B
[解析] 股肿湿热下注证治法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汤。
8. 患者症见经期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月经量少、色红,五心烦热,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适用的方剂是______。
A.凉膈散
B.清肝引经汤
C.知柏地黄汤
D.顺经汤
A
B
C
D
C
[解析] 经行口糜阴虚火旺证症见经期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月经量少,色红,五心烦热,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或上下相资汤。
9. 下列治法中,适用于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的是______。
A.温肾扶阳
B.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C.阴阳双补
D.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A
B
C
D
B
[解析] 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证症见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或皮肤瘙痒,月经周期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为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方用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10. 下列方剂中,适用于产后恶露不绝血热证的是______。
A.下乳涌泉散
B.通乳丹
C.生化汤
D.保阴煎
A
B
C
D
D
[解析] 产后恶露不绝血热证症见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质黏稠、气臭秽;口燥咽干、面色潮红;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治法为养阴清热止血;方用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11. 下列虚劳各证型中,治法应补益肺气的是______。
A.肺气虚
B.心气虚
C.睥气虚
D.肾气虚
A
B
C
D
A
[解析] 肺气虚症见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易感冒。治法应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
12. 下列方剂中,适用于湿热浸淫型痿症的是______。
A.清燥救肺汤
B.四妙丸合加味二妙散
C.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D.虎潜丸
A
B
C
D
B
[解析] 湿热浸淫型痿症症见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足痿弱为甚,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应清热利湿,通利经脉;方用四妙丸合加味二妙散。
13. 下列腧穴中,主治热病、昏迷的是______。
A.少泽
B.后溪
C.养老
D.小海
A
B
C
D
A
[解析] 少泽位于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治头痛、目痛、咽喉肿痛、耳鸣;热病、昏迷;乳少。
14. 下列关于灸法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疏风解表,温散寒邪
B.温经止痛,活血逐痹
C.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D.以上都是
A
B
C
D
D
[解析] 灸法的作用包括:①疏风解表,温散寒邪;②温经止痛,活血逐痹;③回阳固脱,升阳举陷,壮阳益气;④清热解毒,消瘀散结;⑤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15. 下列腰痛证型中,采用后溪作为配穴的是______。
A.足太阳经病证
B.腰椎病变
C.督脉病证
D.寒湿腰痛
A
B
C
D
C
[解析] 治疗腰痛督脉病证的配穴为后溪。
16. 下列关于清虚热剂适用范围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温病后期
B.气分余热未清
C.阴虚邪伏
D.肝肾阴虚
A
B
C
D
B
[解析] 清虚热剂适用于温病后期,阴虚邪伏;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气分余热未清应选用清气分热剂。
17. 下列方剂中,适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的是______。
A.白虎汤
B.竹叶石膏汤
C.清营汤
D.犀角地黄汤
A
B
C
D
B
[解析] 竹叶石膏汤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热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渴喜冷饮,神疲少气,咽干唇燥,不思饮食,气逆欲呕或咳呛,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18. 下列药物中,作为普济消毒饮君药,清解上焦头面之热毒的是______。
A.连翘
B.黄连
C.牛蒡子
D.薄荷
A
B
C
D
B
[解析] 普济消毒饮的君药为黄连、黄芩,功效清解上焦头面之热毒;连翘、牛蒡子、薄荷、白僵蚕为臣药,功效疏散上焦头面之风热。
19. 下列中药中,作为内补黄芪汤佐药的是______。
A.黄芩
B.人参
C.肉桂
D.当归
A
B
C
D
D
[解析] 当归为佐药,功效活血养血,行滞通络;黄芪为君药;人参、肉桂、熟地黄为臣药。
20. 下列关于补益剂注意事项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辨清何虚
B.辨别真假
C.调理脾胃
D.以上都是
A
B
C
D
D
[解析] 补益剂注意事项包括:①辨清何虚,分清气血阴阳之不足,再结合脏腑相互滋生关系,予以补益;②辨别真假,真实假虚者若误用补益之剂,实者更实;③调理脾胃,易于壅中滞气,如脾胃功能较差,可适当加入理气和胃醒脾之品,使之补而不滞;防止留邪,正气已伤而余邪未尽者,应扶正祛邪,两者兼顾煎服方法;④宜慢火久煎,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宜。
21. 下列除______外都是淡白舌的主病。
A.气虚
B.血虚
C.阴虚
D.阳虚
A
B
C
D
C
[解析] 阴虚为红舌或绛舌。
22. 舌体瘦薄,舌色淡白,提示为______。
A.阴虚
B.阳虚
C.气虚
D.气血两虚
A
B
C
D
D
[解析] 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淡白舌主血虚。
23. 素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______。
A.连翘
B.白芷
C.黄连
D.防风
A
B
C
D
A
[解析] 连翘为“疮家圣药”。
24. 中药性能中,甘味的作用是______。
A.收敛、固涩
B.生津、安蛔
C.补虚、缓急
D.坚阴、燥湿
A
B
C
D
C
[解析] 甘味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25. 中风邪在于络可见______。
A.肌肤不仁
B.即重不胜
C.不识人
D.舌即难言,口吐涎
A
B
C
D
A
[解析] 《金匮要略·中风病》载:“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26. 桂枝加桂汤所治奔豚气,其病状为______。
A.气从少腹上冲胸
B.气从少腹上至心
C.气从少腹上冲咽喉
D.气从少腹上攻胸胁
A
B
C
D
B
[解析] 《伤寒论》载:“治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
27. 湿热郁蒸酿痰,蒙蔽心包,其病变在______。
A.气分
B.营分
C.血分
D.气营
A
B
C
D
A
[解析]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病变以气分为主。
28. 适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是______。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A
B
C
D
C
[解析] 益火之源即补阳的方法,用以治疗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29. 五行相克关系中金的所胜是______。
A.土
B.金
C.水
D.木
A
B
C
D
D
[解析] 所胜即所克的那一行,金克木。
30. 下列典籍中,创立“三焦”辨证的方法的是______。
A.《景岳全书》
B.《濒湖脉学》
C.《诊家正眼》
D.《温病条辨》
A
B
C
D
D
[解析] 清·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的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最符合题意)
1. 《灵枢》又名______。
A.《汉书》
B.《针经》
C.《易经》
D.《九卷》
A
B
C
D
BD
[解析] 《灵枢经》又名《九卷》《针经》,还有《九虚》《九灵》之称。
2.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提出对于水肿的治疗方法是______。
A.去菀陈莝
B.微动四极
C.温衣
D.开鬼门,洁净府
A
B
C
D
ABCD
[解析] 《素问·汤液醪醴论》:“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3. 下列关于醋炙功用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入肝经而增强疏肝功能
B.增强止痛功能
C.降低毒性
D.增强活血功能
A
B
C
D
ABC
[解析] 醋炙的功用包括入肝经而增强疏肝功能,增强止痛功能,降低毒性,矫味矫臭。而增强活血功能为酒炙的功用。
4. 下列药物中,归心经的是______。
A.丹参
B.泽兰
C.红花
D.桃仁
A
B
C
D
ACD
[解析]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泽兰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5. 下列关于补中益气汤主治病证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脾气虚证
B.气陷证
C.脾虚湿盛证
D.脾胃气虚证
A
B
C
D
AB
[解析] 补中益气汤的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①脾气虚证,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②气陷证,症见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久泻久痢,崩漏;③气虚发热证,症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三、判断题
1. 被称为“儿科之圣”的是《小儿药证直诀》。
对
错
A
2. 化湿药主要归经为肝经、肺经。
对
错
B
[解析] 化湿药性味大都辛温,归入脾胃,而且气味芳香,性属温燥或偏于温燥。
3. 理中丸由人参、白术、甘草、茯苓组成。
对
错
B
[解析] 理中丸由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组成。
4. 判定方中君药的重要依据是用量最大。
对
错
B
[解析] 君药不一定用量最大。
5. 体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的方剂是苓桂术甘汤。
对
错
A
四、综合题
1. 分别回答真武汤与实脾散的药物组成,并说明其功用与主治的异同点是什么?
真武汤的药物组成为: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肾阳虚,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的水气内停证。
实脾散的药物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白茯苓、干姜、炙甘草。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身半以下肿的阴水。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综合题
1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