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5. 如图(a)所示是某一个时刻J
1、J
2、J
3、J
4共4个作业在内存中的分配情况,若此时操作系统先为J
5分配5KB空间,接着又为J
6分配10KB空间,那么操作系统采用分区管理中的______算法,使得分配内存后的情况如图(b)所示。
A B C D
B
[解析] 选项A的“最先适应”算法也称为首次适应算法,是指每当用户作业申请一个空间时,系统总是从主存的低地址开始选择一个能装入作业的空白区。当用户释放空间时,该算法更易实现相邻的空白区合并。
选项B的“最佳适应”算法是指每当用户申请一个空间时,将从空白区中找到一个最接近用户需求的分区。该算法能保留较大的空白区,但其缺点是空闲区不可能刚好等于用户要求的区域容量,所以必然要将一个分区一分为二,随着操作系统不断地占用或释放空间,可能会使所产生的小分区小到无法再继续分配,从而产生碎片。
选项C的“最后适应”算法是指每当用户作业申请一个空间时,系统总是从主存的高地址开始选择一个能装入作业的空白区。
选项D的“最差适应”算法是指系统总是将用户作业装入最大的空白分区。该算法将一个最大的分区一分为二,所以剩下的空白区通常也大,不容易产生外碎片。
从图(a)可以看出,15~30KB之间空白区的容量为15KB,48~58KB之间空白区的容量为10KB,80~110KB之间空白区的容量为30KB。通过图(b)可知,操作系统为J5分配5KB空间占用的是48~58KB之间的空白区,其所产生的53~58KB之间新空白区的容量为5KB。而操作系统为J6分配10KB空间占用的是15~30KB之间的空白区。由此可见,操作系统分区管理采用的是最佳适应算法。
软件开发的螺旋模型综合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优点,并增加了______。采用螺旋模型时,软件开发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旋转,每转一圈都要对______进行识别、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螺旋线第一圈的开始点可能是一个______。从第二圈开始,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开始了,新产品的演化沿着螺旋线进行若干次迭代,一直运转剑软件生命期结束。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是一种 29 型的设计过程,适用于 30 系统。 我们用的掌上电脑通常采用的是 32 ,其典型特性有 33 。
①完成某一项或有限项功能,不是通用型的
②在性能和实时性方面有严格的限制
③能源、成本和可靠性通常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占有资源少,易于连接
④系统功能可针对需求进行裁剪、调整和生成,以便满足最终产品的设计要求 若事务T1对数据D1已加排它锁,事务T2对数据D2已加共享锁,那么事务T2对数据D1______;事务T1对数据D2______。38. 以下哪些方法可做为计算机系统安全防病毒的技术
。
①计账
②身份验证
③密钥分离
④实时防治病毒
⑤防火墙安全技术
A B C D
D
[解析] 题中几条均可做为计算机系统安全防病毒的技术。
39. 在高级语言源程序中,常需要用户定义的标识符为程序中的对象命名,常见的命名对象有______。
①关键字(或保留字)
②变量
③函数
④数据类型
⑤注释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在程序中,可由用户(程序员)命名的有变量、函数和数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