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 什么是名义利率?什么是实际利率?请写出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式。
(1)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名义利率受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
(2)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3)当一般价格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等量的。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波动会导致实际利率的反向变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式为: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或者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 简要评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从经验检验和理论一致性两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1)从经验检验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否定凯恩斯理论。由于滞胀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2)在理论方面,首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三大错误:第一,不合理性的预期。第二,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不一致。第三,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根据理性预期假设和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基础上的。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由资源、制度、习惯、市场结果等因素决定的自然就业率水平,同时人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预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持续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由于政府不能预测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因而政策的后果可能是加剧经济波动。
上述结论主要来自于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卢卡斯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大多是根据参数固定不变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但经济当事人的理性预期将使得这些参数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 简述政府采购制度如何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1)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2)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角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①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②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③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
4. 简述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1)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通常可以使用两个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
(2)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更重要。作为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是因为:
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率常常被人们看作为衡量财政集中程度的指标。其实,论集中程度,倒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更贴近实际。因为,财政支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无一例外地都表现为财政对GDP的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而财政收入则只是表明了财政可能使用和支配的规模,它常常并不代表实际发生的规模。
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体现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但后者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财政的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以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更直接地通过财政支出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