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建筑设计原理知识与标准、规范分类模拟题8
单项选择题
1. 近年来,我国建筑界和建设部重申的“建筑方针”是指:
A.实用、经济、美观
B.安全、实用、绿色
C.节能、生态、环保
D.安全、舒适、高效
A
B
C
D
A
[解析] 我国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改革开放后重申时,去掉了“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几个字。
2. 关于公共建筑的类型,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文教建筑、交通建筑、体育建筑属于公共建筑
B.剧院、博物馆、纪念碑、航空港属于公共建筑
C.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地下建筑属于公共建筑
D.高层写字楼、医院病房楼、仿古商业街属于公共建筑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信、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定义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高层住宅、大跨度工业建筑、地下厂房和仓库不属于公共建筑。
3.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的外在因素主要是:
A.建筑环境、建筑规模、建筑性质
B.建筑功能、经济条件、技术条件
C.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建筑规模
D.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情况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2:公共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的外在因素主要是: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和地段情况。
4. 关于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论述,下列哪条不妥?
A.首先考虑的是交通组织
B.大型公共建筑,不应布置在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处
C.要考虑城市规划和场地环境
D.创造建筑形象,应考虑建筑的性格
A
B
C
D
B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6: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5. 公共建筑前面室外场地的主要用途
A.集散广场、活动场地、停车场地
B.绿化用地、停车场地、临时设施用地
C.活动广场、园林绿地、交通广场
D.绿化用地、活动广场、交通广场
A
B
C
D
A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4:由于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所要求的室外环境的空间也不同,一般可归纳为下列几种情况:①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为集散广场)。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体量、造型和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②活动场地。有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类型,需要分别设置运动场、游戏场等室外活动场所。③停车场所。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停车场,尤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各种车辆特别是小汽车的停车场,应结合总体环境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
6. 公共建筑的室外场地一般应包括:
Ⅰ.供人流集散的公共活动场地 Ⅱ.体育活动场地
Ⅲ.绿地和停车场地 Ⅳ.服务性院落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A
B
C
D
A
7. 公共建筑外部绿化环境布置的作用有:
Ⅰ.衬托建筑气氛、美化环境 Ⅱ.引导人流方便的进入建筑
Ⅲ.隔离噪声与改善环境气候Ⅳ.创造供人们活动的场所
下列哪条是主要的?
A.Ⅰ、Ⅱ
B.Ⅰ、Ⅲ
C.Ⅰ、Ⅳ
D.Ⅲ、Ⅳ
A
B
C
D
B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8:①在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当然,在考虑绿化设计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结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创意,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②绿化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首先,绿化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它消耗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放出人们呼吸所需的氧气。其次,适当的绿化可以降低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污染,还具有吸尘和降低城市噪声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一定的绿化面积可以调节小气候,具有自然遮阳的作用。
8. 进行单体设计的室外总体布局时,下列哪一条原则是错误的?
A.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用地
B.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型,绿化和小品的关系
C.合理的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D.要注意做到在周围建筑中突出单体的形象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9:在设计公共建筑时,应和其他类型的建筑一样,其空间组合不能脱离总体环境孤立地进行,应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单体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考虑了与自然及人造的环境特点相结合后,才有可能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做到两者水乳交融、相互储存,凝结成为不可分割的完美整体。
9. 在处理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时,常常会引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及“俗则摒之,嘉则收之”,这些话出自于:
A.计成的《说园》
B.钱泳的《履园丛话》
C.计成的《园冶》
D.钱泳的《说园》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10:远在17世纪,我国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曾指出,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欲得其“巧”,就需要下一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功夫。如计成所云“俗则摒之,嘉则收之”的精粹所在,是只有达到摒俗收嘉,才能使室外环境的空间布局收到得体合宜的效果。正确的因借关系,或者说利用环境的正确途径,乃是在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运用周围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达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境界。
10. 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相当于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原理中的:
A.改造环境
B.利用环境
C.创造环境
D.配合环境
A
B
C
D
B
11.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建筑设计中要解决的核心功能问题?
A.空间组成
B.功能分区
C.交通组织
D.空间形态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24:在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核心问题。
1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建筑设计中处理功能的核心问题?
A.空间组成
B.功能分区
C.人流组织
D.导向处理
A
B
C
D
D
13. 在进行建筑平面布局时,最常采用下列哪种手段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
Ⅰ.人流分析图 Ⅱ.平面网格图 Ⅲ.功能关系图 Ⅳ.结构布局图
A.Ⅰ、Ⅳ
B.Ⅱ、Ⅲ
C.Ⅱ、Ⅳ
D.Ⅰ、Ⅲ
A
B
C
D
D
[解析] 人流分析图和功能关系图是运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平面布置、确定空间关系的最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
14. 公共建筑通常由哪三种空间组成?
Ⅰ.使用空间 Ⅱ.活动空间 Ⅲ.辅助空间 Ⅳ.交通空间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Ⅱ、Ⅲ、Ⅳ
D.Ⅰ、Ⅲ、Ⅳ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24:公共建筑的空间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虽然繁多,但是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15. 各种性质与类型的公共建筑都是由哪三类空间组合而成的?
A.室内、室外、半室内(外)
B.矩形、圆形、三角形
C.服务空间、被服务空间、中介空间
D.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
A
B
C
D
D
16. 在公共建筑中,尽管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概括为:
A.辅助使用部分、主要使用部分、设备空间部分
B.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C.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设备空间部分
D.过渡空间部分、主要空间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A
B
C
D
B
17. 为了在设计中把握空间组合的规律性,公共建筑空间按使用性质可以划分为:
A.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B.公共使用部分、半公共使用部分、半私密使用部分
C.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半室内空间
D.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共享空间
A
B
C
D
A
18. 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通常可采用下述几种方式:
A.水平交通、垂直交通
B.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
C.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室外交通
D.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坡道交通
A
B
C
D
B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27: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及枢纽交通三个部分。
19. 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空间形式,它们是:
A.走廊、楼梯、电梯与自动扶梯
B.门厅走道、楼梯、电梯
C.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
D.主要交通、次要交通、枢纽交通
A
B
C
D
C
20.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哪三项因素来确定?
A.功能需要、环境条件、施工技术
B.通畅感、节奏感、导向感
C.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范
D.功能需要、防火规定、空间感受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28: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空间感受来确定。
21. 下述哪项与确定公共建筑中水平交通通道的宽度与长度无关?
A.人流量和性质
B.建筑造型特征
C.建筑功能类型
D.空间尺度和感受
A
B
C
D
D
22. 公共建筑中水平交通通道宽度的确定和下述哪个因素无关?
A.交通流的构成
B.空间感觉
C.建筑性质
D.建筑采光
A
B
C
D
D
[解析] 一般说来,公共建筑中水平交通通道宽度对于建筑采光没有影响。
23. 中小学、普通旅馆等一般公共建筑的主要楼梯多数采用:
A.单跑楼梯
B.双跑楼梯
C.三跑楼梯
D.剪刀楼梯
A
B
C
D
B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0:双跑楼梯既可以作为公共建筑的主要楼梯,也可于次要位置用作辅助性的楼梯。
24. 双内走廊的平面在公共建筑中常用于:
A.有许多不需要自然采光的黑房间的建筑
B.以减少体型系数的节能建筑
C.平面上功能分区复杂的建筑
D.具有空调系统的病房楼和办公楼
A
B
C
D
D
[解析] 一般来说,具有空调系统的病房楼和办公楼为了方便空调管线布置,通常采用双面通道的房间布局。
25. 公共建筑的坡道与楼梯在等宽的前提下,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A
B
C
D
B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3: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楼梯的4倍。
26. 在超过多少层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的作用超过楼梯,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A.4
B.6
C.8
D.10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3:在超过8层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27. 当高层建筑电梯数量较多时可成组排列,每组电梯数量不宜超过:
A.16部
B.12部
C.8部
D.4部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3:电梯部数多,可考虑成组地排列于电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不超过8部为宜,并应与电梯厅的空间处理相适应。
28. 公共建筑中电梯部数较多时,可考虑成组地排列于电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不宜超过多少部为宜?
A.6
B.8
C.10
D.12
A
B
C
D
B
29.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
A.2×2台
B.2×3台
C.2×4台
D.2×5台
A
B
C
D
C
30. 在以下公共建筑中,哪种类型最不宜使用自动扶梯组织人流疏散?
A.百货商店
B.地铁车站
C.大型医院
D.航空港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3: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往往因为其人多而集中的特点,选择连续不断乘载人流的自动扶梯,借以组织人流疏散问题,如百货公司、地下铁站、铁路旅客站、航空港等。
31. 公共建筑中自动扶梯为了保证方便和安全,其坡度通常:
A.为30°左右
B.为45°左右
C.取决于人流量
D.取决于建筑层高
A
B
C
D
A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4:自动扶梯的坡度较为平缓,通常为30°左右。
32. 与电梯相比,对自动扶梯优点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随时上下,不必等候,能连续、快速地疏散大量人流
B.不需设机房和缓冲坑,占用空间少
C.运行时使人获得对环境景观视觉的动态享受
D.便于搬运大件物品,便于老年人或残障人员使用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4:设置自动扶梯与设置电梯相比,还具有如下几个优点:①使人们可以随时上下,不必像电梯那样需要一定的等候时间,自动扶梯具备连续、快速疏散大量人流的优越性。②自动扶梯不需要在建筑的顶部安设机房和在底层考虑缓冲坑等,比电梯占用的空间少。③发生故障时自动扶梯可作一般楼梯使用,而不像电梯那样,发生故障时产生中断使用的问题。当然,自动扶梯的行程速度缓慢是一个缺点,其次对于年老体弱及携带大件物品者也不够方便。
33. 在公共建筑中,以下哪一种竖向交通方式不能作为防火疏散之用?
A.封闭楼梯
B.室外楼梯
C.自动扶梯
D.防烟楼梯
A
B
C
D
C
[解析] 自动扶梯不能作为防火疏散出口。
34. 在建筑空间组合中,采用建筑轴线的构图手法通常可使室内空间获得:
A.节奏感
B.层次感
C.导向感
D.流动感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5:采用建筑构图的轴线方法,能展示空间的导向,以增强人流的方向感。
35. 北京火车站的大厅内使用两组自动扶梯并且对称布置,其作用主要是:
A.与立面对称构图呼应
B.方便大流量旅客上下
C.形成明显的空间导向
D.营造壮观的环境气氛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6:北京火车站的广厅,有意识地将自动扶梯沿着中轴线对称布置,使得高耸的广厅与纵长的高架厅取得了豁然贯通的效果,其空间的导向性异常显著。
36. 如图所示,北京中国美术馆由入口门厅到主陈列厅导向的设计手法是:
A.改变踏步标高
B.空间层次丰富
C.空间形态狭长
D.置于主轴线上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6:北京美术馆的门厅既需要连接两侧的展厅,又需要联系位于中央的半圆状陈列大厅。当人们步入门厅之后,给人感觉三个方向都是很重要的,只不过是中央陈列厅居于中轴线上,其部位显得更加突出。这就是轴线导向处理的结果。
37. 如图所示,北京和平宾馆老楼的门厅采取了不对称设计,位于主入口左侧的空间是:
A.总台
B.小卖部
C.快餐厅
D.会客厅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7:北京和平宾馆老楼门厅中的会客厅,其位置既可避免干扰,又富于亲切的气氛。
38. 公共建筑设计,应深入研究功能分区问题,下列哪条不符合本命题?
A.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
B.根据各个空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
C.对各种空间的主要与次要、对内与对外、喧闹与安静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区别
D.按空间的体量大小、形状和敞开程度加以区别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39:当进行设计构思时,除需要考虑空间的使用性质之外,还应深入研究功能分区的问题。尤其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条件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同时,还应对主与次、内与外、闹与静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分析,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
39. 在功能分区和组织中,可以用“近”、“净”、“静”、“境”四个字素,表达其要求的是下述中的哪一类建筑?
A.剧院
B.旅馆
C.医院
D.学校
A
B
C
D
C
[解析] “近”、“净”、“静”、“境(环境)”的设计要求其实适用于多种公共建筑,只是医院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格外突出些。医院建筑功能分区要求:用地紧凑、使用方便;干净卫生、洁污分流;住院部安静;环境景观优美。
40. 用“近”、“净”、“静”、“境(环境)”来表示设计要求的公共建筑是:
A.图书馆
B.学校
C.食堂
D.医院
A
B
C
D
D
41. 用“近”、“净”、“静”、“境(环境)”表示设计要求的公共建筑是:
A.图书馆
B.教学楼
C.医院门诊部
D.医院住院部
A
B
C
D
D
42. 医院建筑外部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其周围空间场所:
A.规模较大
B.可以紧凑布局
C.需要适当与外界隔离
D.宜处理成喇叭口形
A
B
C
D
C
[解析] 从卫生防护角度看,医院建筑需要适当与外界隔离。
43. 判断下图是什么建筑?
A.幼儿园
B.疗养院
C.郊区联排住宅
D.度假旅馆(客房部)
A
B
C
D
A
[解析] 详见《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42。
44. 大型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组织,下列哪条正确?
A.主要靠平面流线组织
B.以平面流线为主,垂直交通为辅
C.垂直流线为主,平面流线为辅
D.不能完全靠平面流线,要用立体方式组织人流
A
B
C
D
D
[解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P43:中小型公共建筑的人流活动比较简单,人流的安排多采用平面的组织方式。有的公共建筑由于功能要求比较复杂,仅仅依靠平面的布局方式,不能完全解决流线组织的问题,还需要采用立体方式组织人流的活动。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