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2.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必须采用干筛法。
对 错
B
[解析] 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需要也可以采用水洗法筛分。
3. 水煮法试验,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10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对 错
B
[解析] 水煮法试验要求,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5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5. 容量筒应根据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选择,大一级的粒径也可选择小一级的容量筒。
对 错
B
[解析] 大一级的粒径不可以选择小一级的容量筒,否则,试样用量少,缺乏代表性。
7. 压碎值不能代表粗集料的强度。
对 错
B
[解析] 压碎值是衡量粗集料的力学性能指标,能够代表粗集料的强度。
9. 砂的筛分曲线既可以表示砂的颗粒粒径分布情况,也可以表示砂的细度模数。
对 错
B
[解析] 砂的筛分曲线只能表示砂的颗粒粒径分布情况,不能表示砂的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一个反映砂的粗度的指标。
12. 各种集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为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必须采用连续级配类型混合料。
对 错
B
[解析] 矿质混合料按照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搭配均能够达到较高的密实度,故两种级配都可以选用。
14. 集料的吸水率就是含水率。
对 错
B
[解析] 吸水率和含水率的含水状态不同。吸水率是集料在饱水状态下的最大吸水程度,而含水率则是集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含水程度。
15. 集料的孔隙率又称作空隙率。
对 错
B
[解析] 孔隙指集料自身的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空隙指集料颗粒之间的空隙,包括集料的开口孔隙和集料之间的间隙。
17. 卵石、碎石中针状颗粒指长度大于其所属粒级平均粒径2.5倍的颗粒;片状颗粒指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5倍的颗粒。
对 错
B
[解析] 卵石、碎石中针状颗粒含量试验(GB/T 14685—2011)规定,针状颗粒指长度大于其所属粒级平均粒径2.4倍的颗粒;片状颗粒指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的颗粒。
19. 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图解设计法中,相邻的两条级配曲线的相接位置关系最常见。
对 错
B
[解析] 图解设计法中,相邻的两条级配曲线的重叠位置关系是最常见的。
21. 采用水洗法进行砂的筛分试验,应先直接通过0.075mm筛仔细洗除细粉悬浮液。
对 错
B
[解析] 不能直接通过0.075mm筛水洗,应用1.18mm、0.075mm组成套筛,否则0.075mm筛面易损坏。
22. 粗细集料是按照4.75mm粒径划分的,大于4.75mm的称为粗集料,小于4.75mm的称为细集料。
对 错
B
[解析] 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划分方法不同。水泥混凝土中,粗细集料是按4.75mm划分的,而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则是2.36mm。
24.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质量标准中,要求针片状颗粒含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不大于15%,其他层次不大于20%;其他等级公路不大于20%。
对 错
B
[解析]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中总含量)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不大于15%,其他层次不大于18%;其他等级公路不大于20%。
29.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结束的标准是,用玻璃棒蘸取一滴含有亚甲蓝的试样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观察,直至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周围出现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并可持续4min不消失。
对 错
B
[解析] 砂的亚甲蓝值(MBV)试验(JTG E42—2005 T0349)和(GB/T 14684—2011)规定试验结束的标准是,滴于滤纸上的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并可持续5min不消失。
30.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通过加荷确定破碎的软弱颗粒并称其质量,计算软弱颗粒含量。
对 错
B
[解析] 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JTG E42—2005 T0320),应称出未破碎颗粒的质量m
2,然后计算软弱颗粒含量

其中m
1为试样总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列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12.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需要测定______。
- A.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 B.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
- C.试样、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
- D.水的试验温度
A B C D
ABCD
[解析]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JTG E42—2005 T0328),试验结果计算:表观相对密度

表观密度ρ
a=γ
a×ρ
T或ρ
a=(γ
a-α
T)×ρ
w。其中,m
0为试样的烘干质量;m
1为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m
2为试样、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ρ
w为水在4℃时的密度(1.000g/cm
3);ρ
T为试验温度T时水的密度;α
T为试验温度T时水的温度修正系数;ρ
T、α
T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可根据水的试验温度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