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闻一多《发现》一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1. 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
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主要体现在运用音尺和押韵上。全诗十二行,读起来颇富节奏的音乐感,前两行以三音尺为主,如: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后八行都是以两音尺为主,如: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而且每两行的末尾音节几乎都是押韵的。
[解析] 考查考生对闻一多《发现》一诗的艺术特点的把握。主要考查对闻一多新格律体诗歌“三美”主张的认识。大纲也要求掌握这一诗歌理论。“音乐的美”强调诗的音节要富有节奏感、韵律感。
2. 如何体会本诗中的“绘画的美”?
本诗中“绘画的美”主要体现在铸造极具色彩感的意象,如“进着血泪”、“擎一把火”、“悬崖”、“大地的赤胸”和“青天”。这些极具色彩感的红色、土黄色、赤赭色和青灰色的意象既是直感的客观化,也是用来显示诗人的感觉,传达其内心的情感的。
[解析] 闻一多诗歌“绘画的美”主要体现在辞藻上,即用词富有色彩,注重视觉上的效果。
3. 结合本诗,谈谈其“建筑的美”。
本诗的“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匀称的诗行的精心设计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大都是十二到十四个字,每两行间,或用三音尺或用二音尺标点断句,诗行排列较匀称,达到了构建格律诗的理想效果。
[解析] “建筑的美”指的是诗歌要讲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发现》一诗基本上体现了“建筑美”这一特点。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中的诗句,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4. “年青的女郎”的喻义是什么?
“年青的女郎”的喻义指五四后青春焕发的祖国。
[解析] 主要考查考生对郭沫若的《炉中煤》的阅读理解。作者通过“年青的女郎”这个隐喻,表达了对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的祖国的新认识和新期望。
5. “你的殷勤”、“我的思量”的寓意是什么?
“你的殷勤”的寓意是焕发青春的祖国对爱国志士的殷切召唤和期望。“我的思量”的寓意是爱国志士对青春祖国的思念和期望。
[解析] 表面写心心相印、不能分离,寓意却是祖国的殷切召唤和爱国志士对祖国的期盼。
6. “燃”字的象征内涵是什么?
“燃”字的象征内涵是无私奉献精神。
[解析] “燃”暗喻了自己对祖国的火热激情和无私奉献的炽热感情。
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唉,历史是多么古怪的事物。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就是一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雅的一个平常马夫,姓贺名龙,兵乱时,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二十万军队来解决这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像得到人类历史是用甚么写成的!7.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把“跛脚什长”比成了什么?
8. 文中“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中“幻想”的内容是什么?
9. 从这里能看出作者对家乡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他对目前家乡现状的不满,可以看出他痛心失望的情感,同时从他对日后家乡的憧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作文5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文明”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是指蛮横残暴的行为或不文明的状态。“文明与野蛮”既可以指人的具体行为的特点,也可以指人类历史、社会的特点。
请以《文明与野蛮》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