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分类模拟71
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
B.法体现集体意志
C.法体现国家意志
D.法是用国家政权的强制力来保证实现的
A
B
C
D
B
2. 狭义上的法律是指由______依法制定,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根本性的社会关系或基本问题的法的统称。
A.国务院各部委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A
B
C
D
D
3. 下列主体中,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______。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A
B
C
D
D
4. 行政法规是由______依法制定和公布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A.国务院各部委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A
B
C
D
C
5.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______批准后生效。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A
B
C
D
A
6.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______批准后生效。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A
B
C
D
D
7. ______是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A.宪法
B.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A
B
C
D
D
8. 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关系为______。
A.部门规章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低于地方政府规章
C.两者不可比
D.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A
B
C
D
D
9.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确认和保护的______关系。
A.人身
B.社会
C.经济
D.财产
A
B
C
D
B
10. 一个民事法律关系中至少有______个主体。
A.一
B.二
C.三
D.四
A
B
C
D
B
11. 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而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______。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A
B
C
D
A
12. 民事法律关系的______是指民事主体间民事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等。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A
B
C
D
B
13.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______。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社会关系
A
B
C
D
C
14. 根据权利的作用,以下民事权利中属于支配权的是______。
A.追认权
B.知识产权
C.选择权
D.撤销权
A
B
C
D
B
15. 根据______,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A.权利标的的不同性质
B.权利的作用
C.权利效力的不同
D.权利是否具有转移性
A
B
C
D
A
16. 根据______,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A.权利标的的不同性质
B.权利的作用
C.权利效力的不同
D.权利是否具有转移性
A
B
C
D
C
17. 以下不属于支配权的是______。
A.物权
B.知识产权
C.人身权
D.撤销权
A
B
C
D
D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权利的财产权的是______
A.生命健康权
B.肖像权
C.债权
D.姓名权
A
B
C
D
C
19. 在我国下列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______。
A.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
B.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A
B
C
D
C
20. 宣告失踪的部门为______。
A.人民政府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A
B
C
D
B
21. 对于公民______,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
A.下落不明满1年的
B.下落不明满2年的
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1年的
D.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
A
B
C
D
B
22. 未成年人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是______。
A.父母
B.兄、妹
C.祖父母、外祖父母
D.学校
A
B
C
D
A
23. 代理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于______的行为。
A.代理人
B.被代理人
C.第三人
D.相对人
A
B
C
D
B
24. 延付租金要求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是______年。
A.0.5
B.1
C.2
D.3
A
B
C
D
B
25. 房屋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原租赁合同______。
A.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
B.对承租人和新房主无效
C.对承租人继续有效,对新房主无效
D.对承租人无效,对新房主继续有效
A
B
C
D
A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______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
B.2
C.3
D.5
A
B
C
D
B
27. 如果权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期间即不应开始。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______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5
B.10
C.15
D.20
A
B
C
D
D
28. 诉讼时效的延长是指______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根据特殊情况而予以延长。
A.人民政府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安部门
A
B
C
D
C
29. 关于承担民事责任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B.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只能单独适用
C.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不可以单独适用,但可以合并适用
D.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但不可以合并适用
A
B
C
D
A
30.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繁华地段向行人派发商品住宅价目表的行为,属于______。
A.要约
B.承诺
C.要约邀请
D.诺成
A
B
C
D
C
31. 根据______,可将合同分为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A.法律是否设有规范并赋予一个特定名称
B.合同当事人是否互相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C.合同当事人是否为从合同中得到的利益支付代价
D.法律是否要求合同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才能成立
A
B
C
D
B
32. 有关定金和违约金适用的规定是______。
A.必须适用违约金条款
B.必须适用定金条款
C.二者选择其一适用
D.二者同时并用
A
B
C
D
C
33. 关于合同履行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点的市场价格履行
B.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
C.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D.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交付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A
B
C
D
D
34. 刘某与甲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一购房合同,房屋总价款为100万元,并交付定金25万元。如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不能再履行合同,则应返还刘某______万元。
A.25
B.30
C.45
D.50
A
B
C
D
C
[解析] 《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即100万元×20%=20万元的定金条款有效,适用“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也即双倍返还定金40万元,加上多付的定金5万元,共计应返还刘某45万元。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______。
A.20%
B.25%
C.30%
D.35%
A
B
C
D
A
36. 房地产用益物权不包括______。
A.抵押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地役权
D.土地承包经营权
A
B
C
D
A
37. 房屋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原租赁合同______。
A.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
B.对承租人和新房主无效
C.对承租人继续有效,对新房主无效
D.对承租人无效,对新房主继续有效
A
B
C
D
A
38. 担保物权不包括______。
A.抵押权
B.质权
C.地役权
D.留置权
A
B
C
D
C
39. 不属于担保物权特征的是______。
A.担保物权以确保债务的履行为目的
B.担保物权是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上设定的权利,是一种自物权
C.担保物权是以担保物的交换价值为债务履行提供担保的,是以对所有人的处分权能加以限制而实现这一目的
D.担保物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A
B
C
D
B
40. 关于物权和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物权和债权都属于财产权的范畴
B.债权是请求权
C.物权是支配权
D.物权是请求权
A
B
C
D
D
41. 下列行为属于要约行为的是______。
A.寄送的价目表
B.拍卖公告
C.竞买人举牌报价
D.招标公告
A
B
C
D
C
42. 关于承诺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B.承诺是指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C.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D.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A
B
C
D
B
43. 刘某购买王某总价款为80万元的一套住房,并按合同约定支付了定金20万元。王某不能履约,则应返还刘某______万元。
A.20
B.32
C.36
D.40
A
B
C
D
C
[解析] 《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即80万元×20%=16万元的定金条款有效,适用“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也即双倍返还定金:16×2=32万元,加上多付的定金“20-16=4”万元,共计36万元。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