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456
常识判断
1. 我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位于______。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云南大理
A
B
C
D
C
[解析] 我国四大石窟是指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和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故本题答案选C。
2. 关于我国河流的描述,与实际不符的是______。
A.长江为国内最长的河流,在世界上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
B.按流域面积排列,长江也是国内第一大河
C.按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排序,在国内长江为第1位,黄河为第2位
D.黄河流域面积在国内排序第2位,而在世界大河排名第22位
A
B
C
D
C
[解析] 按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排序,在国内长江为第1位,珠江为第2位。
3. 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做到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需要各地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因为______。
A.教育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B.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A
B
C
D
B
[解析] 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了教育的作用,B项说法符合题意。A项说法有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说法有误,实践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本题选B。
4. 我国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此,下列理解中错误的观点是______。
A.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终结
B.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C.有利于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
D.标志着我国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A
B
C
D
A
[解析]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B、C、D项表述正确。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并不违背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表示该项国策已经终结,A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 关于中国地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四大阶梯状分布
B.长江流域面积小于黄河流域面积,但是水资源总量大于黄河流域
C.中国几大淡水湖按大小排名前三名是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
D.中国第三大岛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
A
B
C
D
D
[解析] A项应为三大阶梯,B项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C项青海湖是咸水湖,三大淡水湖应该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6. 农业和工业生产布局要受到自然、人文、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布局与其对应的主导因素不正确的是______。
A.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小
B.安徽黄山发展茶叶种植业——多山地丘陵,空气湿度大
C.内蒙古呼和浩特乳品业——草场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
D.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丰富
A
B
C
D
A
[解析] 我国宁夏平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第二阶梯,年降水量不足,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A项错误。茶树生长环境要求地表有一定坡度和空气湿度较大,山地丘陵地带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多云雾,光照遮阴适合茶树。B项正确。内蒙古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C项正确。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7.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
A.土质疏松
B.垂直节理发育
C.夏季多暴雨
D.人为破坏植被
A
B
C
D
D
[解析] A、B、C三项属于自然原因,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如人类不合理的耕作(轮荒)、开矿引起植被破坏,使土壤抗侵蚀力成倍下降。
8. 大兴安岭在我国地理分界上的作用是______。
①既是中温带和暖温带,又是高原和平原之间的分界线
②既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又是耕作区与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
③既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又是内、外流域之间的分界线
④既是森林和草原,又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之间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B
C
D
D
[解析] 大兴安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我国中温带、暖温带的分界线是长城一天山一线。
9.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______的边缘海。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A
B
C
D
B
[解析] 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千米。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10.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共同特点,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种类齐全、分布不均
C.后备资源储量充足
D.利用合理,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A
B
C
D
B
[解析] 人均占有量较低,A项错;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C项错;不少资源利用不合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D项错。
11. 我国的地势是______。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走向
D.西高东低
A
B
C
D
D
[解析]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2. 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
B.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C.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D.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A
B
C
D
C
[解析]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13. 我国的侨乡主要是指______。
A.云南、贵州
B.广西、海南
C.广东、广西
D.广东、福建
A
B
C
D
D
[解析] 侨乡,主要是指国内某些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一般没有以省级地区来划分“侨乡”。广东和福建有很多县因历史上旅居海外的华侨较多被称为“侨乡”。故本题答案选D。
14. 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状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区域
B.我国东南两面临海,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渤海是深入我国大陆的内海
C.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就绝对数量而言,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名列第一
D.我国不少海岛蕴藏着非金属和金属矿物,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为丰富
A
B
C
D
C
[解析] 沿海利用浅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包围的渤海属于内海。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若按管辖海域面积排列,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名列第9位。我国不少海岛蕴藏着非金属和金属矿物,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为丰富。故本题答案选C。
15. 目前,在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是______。
A.大亚湾核电站
B.防城港核电站
C.秦山核电站
D.基隆港核电站
A
B
C
D
C
[解析] 2015年1月12日,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基地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4.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故本题答案选C。
16. 下列关于我国国土与资源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B.我国疆域最南端到曾母暗沙
C.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A
B
C
D
C
[解析]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7. 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______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地生产率最低的地区。
A.云贵高原
B.新疆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A
B
C
D
C
[解析] 生态环境即生物主体(人类包含在内)的生存环境,包括整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由水土流失率、自然灾害成灾率等26项因素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我国省区的综合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优、较优、较差和差四大类。西部大部分省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快,是自然生态最脆弱、土地生产率最低的地区。
18. 关于黄淮海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
B.地跨冀、鲁、浙、皖、京、津四省二市
C.西部是冲积低平原,中部是缓斜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
D.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高产田分布区
A
B
C
D
A
[解析] 黄淮海平原中没有“浙”有“豫”,故B错。西部地势高,是肥力较高的缓斜平原;中部是冲积低平原:东部是滨海平原,故C错。平原上浅平封闭的洼地属于低产区,故D错。
19. 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A.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B.气温年较差小
C.秋旱多风沙
D.夏季炎热干燥
A
B
C
D
A
[解析] 黄淮海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变率大,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多雨,春旱多风沙。
20. 近年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已在南北极建立了五个科学考察平台,在北极建立的是______。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A
B
C
D
D
[解析] 北极黄河站——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于2004年7月28日成立。它是我国继南极长城、中山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故本题答案为D。
21. 下列关于我国国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B.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C.国土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
D.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较高
A
B
C
D
A
[解析] 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国土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人口与资源分布不一致,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
22.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______。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A
B
C
D
C
[解析] 从题干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本题答案选C。
23.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A.新界
B.铜锣湾
C.尖沙咀
D.维多利亚港
A
B
C
D
A
[解析]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故本题答案选A。
2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其中“黄鹤楼”位于我国______。
A.山西省
B.湖北省
C.湖南省
D.江西省
A
B
C
D
B
[解析] 黄鹤楼位于湖北,始建于三国时期,是国家5A级景点,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故本题答案选B。
25. 西汉和东汉这两个朝代的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______。
A.西安 开封
B.西安 洛阳
C.洛阳 杭州
D.洛阳 南京
A
B
C
D
B
[解析]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公元25年刘秀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定都东京(今洛阳)。故本题答案选B。
26. 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探测器是______。
A.“嫦娥一号”
B.“嫦娥二号”
C.“嫦娥三号”
D.“玉兔号”
A
B
C
D
C
[解析] “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
27. 诗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其中“第一关”指______。
A.山海关
B.嘉峪关
C.玉门关
D.雁门关
A
B
C
D
A
[解析] “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雄关紧扼要隘,成为华北通往东北要冲。古人称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故本题答案选A。
28. 仁爱礁是中国固有领土,是不争事实。近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蓄意炒作仁爱礁问题,一意孤行地为菲方推进国际仲裁造势,是为了掩盖其非法侵占中国领土和挑起事端的本质,是滥用国际法律手段的政治挑衅。中国政府明确表态,绝不会容许菲方以任何形式侵占仁爱礁,不会接受也不会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任何国际仲裁。仁爱礁位于的中国海域是______。
A.东海
B.渤海
C.南海
D.黄海
A
B
C
D
C
[解析] 仁爱礁在南沙群岛,属于我国南海范畴。故本题答案选C。
29. 下列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______。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A
B
C
D
C
[解析]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故本题答案选C。
30. “坎儿井”是我国哪个地区特有的水利工程?______
A.西藏
B.青海
C.新疆
D.内蒙古
A
B
C
D
C
[解析]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存在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故本题答案选C。
31. 中国古代民间常说的“天狗吞月”的科学解释是______。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
C.神话传说
D.云彩遮住月亮
A
B
C
D
A
[解析]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古时候,人们还不了解这种科学现象,所以把月食称为“天狗吞月”。故本题答案选A。
32. 太阳系的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海王星
A
B
C
D
A
[解析]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从近及远行星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本题答案选A。
33.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______。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B
C
D
D
34. 下列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影响的是______。
①维持地表温度
②影响无线电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促进地球的水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B
C
D
B
[解析] 太阳活动是太阳表层各种扰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日珥、光斑、日冕、谱斑的出没和耀斑的爆发等现象。①和④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5.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出现在大气的______。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A
B
C
D
A
[解析]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总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于地面,有强烈的对流现象。
36. 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期间会有臭氧耗损,臭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空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则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的冬天远较北极地区寒冷所致。南极的最暖月约-30℃,最冷月-60℃,而北极最暖月0℃,最冷月-40℃。南极臭氧层空洞一般发生于______。
A.9—12月
B.6—9月
C.3—6月
D.12—3月
A
B
C
D
A
[解析] 每年9—12月在南极上空会出现臭氧层空洞。故本题答案选A。
37. 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球______。
A.为一椭球体
B.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不均匀
C.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的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
A
B
C
D
D
[解析]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时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这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38. 把地球划分成东、西两半球的经线圈是______。
A.0°和180°经线圈
B.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
D.任何一个经线圈
A
B
C
D
C
[解析] 东经160°和西经20°的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所以不以0°经线和180°经线划分是为了避免一个大陆或国家分到两个半球。
39. 东、西十二区在时区、时差和所跨经度方面的关系表现在______。
A.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时差为零
B.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C.东、西十二区相邻,彼此相差1小时
D.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15°
A
B
C
D
B
[解析] 东、西十二时区钟点相同,日期差一天,东十二时区区时比西十二时区区时早一天。
40.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______。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A
B
C
D
B
[解析]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41.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______。
A.地球和月球
B.太阳和月球
C.星云和恒星
D.恒星和行星
A
B
C
D
C
[解析]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42. 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的重要标志是______。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光斑
D.太阳风
A
B
C
D
B
[解析] 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43. 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分布在______。
A.水星和金星轨道之间
B.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
C.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D.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A
B
C
D
C
[解析] 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于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主带,通常称为小行星带。
44. 9月30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即将移动的方向是______。
A.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A
B
C
D
D
[解析] 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9月30日在秋分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
45. 北京时间2016年2月8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______。
A.2月7日12时
B.2月7日20时
C.2月8日4时
D.2月8日12时
A
B
C
D
A
[解析] 长城站位于60°W附近,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2月8日零点晚12个小时,因而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月7日12时。故本题答案选A。
46. 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是世界______。
A.稻米主产区
B.玉米主产区
C.大豆主产区
D.小麦主产区
A
B
C
D
A
[解析] 此区域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产,且人口密集,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故本题选A。
47. ______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
A.科林斯运河
B.威尼斯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A
B
C
D
D
[解析]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是巴拿马运河,其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科林斯运河位于希腊南部的科林斯地峡上,接通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威尼斯运河是意大利威尼斯市的主要水道;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的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故本题选D。
48. 与地幔软流层活动无关的是______。
A.潮汐现象
B.地震和火山
C.矿藏的形成
D.大陆板块运动
A
B
C
D
A
[解析] 地震和火山、矿藏的形成、大陆板块运动都与地幔软流层活动密切相关,而潮汐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故答案选A。
49. 下列国家与其旅游风景的组合,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巴西——耶稣山
B.柬埔寨——吴哥窟
C.泰国——大金塔
D.澳大利亚——黄金海岸
A
B
C
D
C
[解析] 大金塔是缅甸的旅游景点,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它是驰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缅甸国家的象征。故本题答案选C。
50.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2008年至2012年
B.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我国“人口红利”期比发达国家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
C.“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D.“人口红利”期结束后,就业困难依然延续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人口红利的概念,我国2008年至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抚养率最低,故此阶段为人口红利最大时期。A项正确。
“人口红利”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15岁以下人口比重减少,当然也和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措施有关,但这些并不是影响我国人口红利的最主要的因素。B项正确。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人口抚养指数上升,社会负担加重,进入老龄化时代。C项正确。
“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意味着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减少,就业困难会得以缓解。
故本题答案选D。
常识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