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分类模拟题20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筑消防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提供设计______,或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完成相关技术文件的工作过程。
A.参数、方案
B.理念、方案
C.参数、创意
D.理念、创意
A
B
C
D
A
2. 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的______,在建筑内部采取规定要求的防火墙、楼板及其他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分隔。
A.高度
B.外观
C.面积
D.特点
A
B
C
D
D
3. 防火分区的划分既要从限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方面考虑,又要顾及______。
A.平时的使用和美观
B.平时使用和管理
C.平时管理和美观
D.平时管理和造价
A
B
C
D
B
4. 在传统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中,设计人员主要依照规范的要求保证一定的安全出口______等。
A.个数、出口高度和疏散距离
B.个数、出口宽度和疏散距离
C.方向、出口宽度和疏散距离
D.方向、出口高度和疏散距离
A
B
C
D
B
5. 建筑火灾具有______的双重特性,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一座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是相对的。
A.临时性和随机性
B.复杂性和确定性
C.临时性和复杂性
D.确定性和随机性
A
B
C
D
D
6. 分析和设计报告是______能否被批准的关键因素。
A.智能化设计
B.性能化设计
C.自动化设计
D.参数化设计
A
B
C
D
A
7. 分析和设计报告包括______。
A.工程范围
B.参考的资料、数据
C.性能评估指标
D.火灾场景的选择和设计火灾
E.设计方案的描述
A
B
C
D
E
B
8. 进行被动防火系统建筑结构设计时,当温度低于______时,浇水冷却的混凝土强度低于自然冷却后的强度。
A.500℃
B.600℃
C.1000℃
D.1400℃
A
B
C
D
A
9. 进行被动防火系统建筑结构设计时,当温度高于______时,浇水冷却后的强度高于自然冷却后的强度。
A.500℃
B.600℃
C.1000℃
D.1400℃
A
B
C
D
B
10. 进行被动防火系统建筑结构设计时,当温度达到______时,钢筋进入液态,失去了抵抗荷载的能力。
A.500℃
B.600℃
C.1000℃
D.1400℃
A
B
C
D
D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建筑承重构件在火灾作用下,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B.建筑物中各构件的耐火性能应具有合理的关系
C.建筑构件在火灾作用下的变形应超过变形值
D.建筑结构所提供的安全水平应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等效
A
B
C
D
C
12. 可燃物品被引燃所需的最小热流为______。
A.8kW/m
2
B.10kW/m
2
C.12kW/m
2
D.15kW/m
2
A
B
C
D
B
13. 当火灾的辐射热为10kW/m
2
时,约相当于烟气层的温度达到______时的状态。
A.360~400℃
B.260~300℃
C.350~400℃
D.250~300℃
A
B
C
D
B
14. 一般将______作为火灾在防火区域间蔓延的极限温度。
A.280℃
B.300℃
C.360℃
D.380℃
A
B
C
D
C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灾除在建筑内部蔓延扩大外,还可能通过一定途径向邻近的建筑蔓延
B.为了防止火灾在建筑之间蔓延,建筑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是一种有效措施
C.防火间距指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距离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D.防火间距有助于防止火灾在建筑之间蔓延
A
B
C
D
C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来确定
B.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越低,防火间距越小
C.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越大,防火间距越大
D.建筑物扑救难度越大,防火间距越大
A
B
C
D
B
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当建筑内某一个空间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等方式向周围传播,导致火灾蔓延
B.各种主动防火手段对于控制和扑救火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C.在火灾中期启动喷水灭火,能有效控制室内温度的升高和火灾蔓延
D.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下火灾的不同阶段的特性及其影响考虑设置合适的主动防火系统
A
B
C
D
C
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火灾自动探测报警可在火灾发生早期及时探测到火情并喷水灭火
B.建筑灭火设施可用于扑灭或控制不同阶段的建筑火灾
C.防烟系统可用于建筑内需要保证烟气不可进入区域的安全
D.建筑主动防火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检测火灾信号并发出相应的警报和联动启动相关建筑消防设施
A
B
C
D
A
19. 有关实验表明,人在浓烟中停留______会晕倒。
A.1~2min
B.2~3min
C.3~4min
D.4~5min
A
B
C
D
A
20. 人与浓烟接触______就有死亡的危险。
A.1~2min
B.2~3min
C.3~4min
D.4~5min
A
B
C
D
D
21. 关于建筑内设置排烟系统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可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
B.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外扩散
C.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和安全避难
D.无法防止快速发生破坏性极大的轰燃现象
A
B
C
D
D
22. 关于排烟系统的性能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机械排烟系统的室外风口布置,应能有效防止从室内排出的烟气再次被吸入
B.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场所应结合建筑内部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分区划分防烟分区
C.排烟口的布置应能有效避免烟气因高温而影响排烟效果,与附近安全出口、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应能防止出现冷却烟气遮挡安全出口或引燃附近可燃物的现象
D.排烟风机应能保证在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自行启动,并应在高温下和该场所需排烟时间内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A
B
C
D
B
23. 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性能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建筑应根据其美观程度、预期的火灾特性和建筑空间特性,发生火灾后的危害等因素设置合适的报警设施
B.火灾报警装置应与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特性和空间高度、大小及环境条件相适应
C.火灾报警系统发出的警报能使人员清楚地识别火灾信号,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D.火灾报警系统能可靠、准确地识别火灾信号并联动相应的消防设施
A
B
C
D
A
24. 关于进行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估算室内各个房间应疏散人群的年龄层次
B.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假定起火点”
C.对每个“假定起火点”分别规划起火后避难者的避难路线
D.分析避难人员在每条疏散路线上的流动情况
A
B
C
D
A
25. 灭火救援人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小于______和______,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大于______。
A.0.6m;0.8m;1.0m
B.0.8m;1.0m:1.2m
C.1.0m;1.2m;1.2m
D.1.0m;1.2m:1.4m
A
B
C
D
B
26. 灭火救援入口的间距不大于______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______,设置位置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A.30m;2个
B.35m;3个
C.35m;2个
D.30m;3个
A
B
C
D
A
27. 下列关于火灾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利用火灾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前,应着重考虑该模型对所模拟问题的适用性及预测能力
B.使用火灾专用软件时,应着重考虑网格独立性、边界条件设置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C.火灾模型的验证和确认应包含其对各类火灾参数的预测能力研究
D.CFD软件,如PHOENICS、FLUENT、CFX等,发展得不是很成熟
A
B
C
D
D
2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人员疏散计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员行为模型
B.人员行为模型模拟人在火灾中的行为,综合考虑了人与人、人与建筑物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C.大多数模型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或计算机自动设定每个人员的移动属性(如步行速度),并记录每个人员在任何时刻的移动历史轨迹
D.水力疏散模型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它完全忽略掉了人的个体特性,而将人群的疏散作为一种整体运动
A
B
C
D
A
29. 事故树是类似事件树的逻辑树,不过在每个分支上是一个条件或状况,而不是按______发展的事件。
A.时间
B.逻辑
C.顺序
D.地点
A
B
C
D
A
30. ______是贯穿混合树的一条单一的路径。
A.时间
B.场景
C.场所
D.逻辑
A
B
C
D
B
3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中期火灾的特征是主导因素
B.火灾事故数据是获得合适概率的数据源
C.当估算因火灾导致人员死伤的后果时,应保证使用的数据是与研究中的场景相关的
D.按风险顺序评定程序,风险可通过后果的概率和场景的发生概率相乘进行估算
A
B
C
D
A
3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设计火灾场景,最后的步骤是进行火灾危险源的辨识
B.火灾在点燃后热释放速率将不断增加
C.只有充分、全面地把握建筑物所面临的火灾风险的来源,才能完整、准确地对各类火灾风险进行分析、评判
D.热释放速率增加的快慢与可燃物的性质、数量、摆放方式、通风条件等有关
A
B
C
D
A
3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一般情况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够在火灾的起始阶段将火扑灭,至少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强度下
B.根据物品的实际燃烧实验数据来确定最大热释放速率是最直接和最准确的方法
C.一些物品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文献或火灾试验数据库得到
D.轰燃是火灾从初期的增长阶段向充分发展阶段转变的一个长期过程
A
B
C
D
D
34. 室内火灾发生轰燃时的临界热释放速率可以用______公式表示。
A.
B.
C.
D.
A
B
C
D
A
35. 一些学者通过木材和聚亚安酯实验得出轰燃时的平均热释放速率为______。
A.
B.
C.
D.
A
B
C
D
C
36. 堆叠起1.5ft高的木架,1ft
2
面积的热释放速率为______。
A.100kW
B.125kW
C.150kW
D.155kW
A
B
C
D
B
37. 甲醇1ft
2
面积的热释放速率为______。
A.60kW
B.65kW
C.70kW
D.75kW
A
B
C
D
B
3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疏散是伴随着新的冲动的产生和在行动过程中采取新的决定的一个连续的过程
B.如果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要的时间大于通过判断火场人员疏散耐受条件得出的危险来临时间,并且考虑到一定的安全余量,则可认为人员疏散是安全的,疏散设计合理
C.疏散开始时间即从起火到开始疏散的时间
D.探测时间(t
d
)是火灾发生、发展将触发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而发出报警信号,使人们意识到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人员通过本身的味觉、嗅觉及视觉系统察觉到火灾征兆的时间
A
B
C
D
B
3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识别时间(t
ree
)为从火灾报警或信号发出后到人员开始反应的这一时间段
B.反应时间(t
res
)为从人员识别报警或信号并开始做出反应至开始直接朝出口方向疏散之间的时间
C.通常感烟探测器要慢于感温探测器
D.感温探测器要慢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动作时间
A
B
C
D
B
40. 依据《消防安全工程师指南》的建议,安全裕度可取为______倍的疏散行动时间。
A.0~1
B.1~2
C.2~3
D.3~4
A
B
C
D
A
41. 造成火灾蔓延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包括______。
A.高浓度有毒气体
B.热对流
C.热辐射
D.飞火
A
B
C
D
A
二、多项选择题
1. 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的是______。
A.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B.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
C.图书馆建筑
D.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E.甲、乙类厂房,甲、乙类仓库,可燃液体、气体储存设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场所
A
B
C
D
E
ABDE
2. 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目标一般包括的内容为______。
A.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B.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物内使用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C.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
D.分析和验证结构的耐火性能
E.计算预测火灾的蔓延特性
A
B
C
D
E
AB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火灾产生的高温会对建筑构件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
B.在高温作用下,混凝土中各种水分迅速汽化,体积明显缩小
C.构件破坏的程度取决于温度升高的速率、最高温度和火灾作用持续的时间
D.良好的结构耐火性能能为人员的安全疏散提供宝贵的疏散时间
E.建筑结构是由若干基本构件通过一定连接方式构成的整体
A
B
C
D
E
ABDE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建筑与相邻建筑、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建筑的高度、外墙防火构造以及相邻外墙的防火措施、灭火救援以及设施性质等因素进行确定
B.工业与民用建筑与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地下人行道及其他地下建筑之间应采取防止火灾蔓延的有效措施
C.建筑周围应设置消防车道或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折转的平坦空地。消防车道的净空高度和净宽度以及地面承压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
D.大型工业或民用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其他满足消防车灭火救援的场地
E.供消防车停留和作业的道路与建筑物的距离应满足消防展开和救援的要求
A
B
C
D
E
BCDE
5. 关于自动灭火系统性能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建筑内设置的自动灭火系统应根据设置场所的用途、火灾危险性、火灾特性、环境温度和系统的性价比等比较后确定
B.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应适用于扑救设置场所的火灾类型,但无法保证对保护对象的次生危害
C.灭火系统的类型应与火灾发展特性、建筑空间特性相适应,并在设置场所的环境温度下能安全、可靠运行和有效灭火
D.对于火灾报警系统识别火灾并联动的灭火系统,应有能保证系统及时启动的火灾探测控制系统
E.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等需要消防水泵供水的灭火系统,其电源应满足系统连续运行及其动作需要
A
B
C
D
E
ACDE
6. 排烟设施方式应与建筑的______等条件相适应。
A.室内温度
B.结构形式
C.空间大小
D.火灾荷载
E.烟羽流形式及产烟量大小
A
B
C
D
E
BCDE
7. 下列关于安全疏散的性能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应有足够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每个房间均应有与该房间使用人数相适应的疏散出口
B.安全出口宽度应与建筑内使用人数相适应,并考虑不同用途建筑中疏散人流的宽度和疏散速度,避免人员疏散过程中在安全出口发生口角
C.建筑内的疏散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均应与其所在场所相适应
D.安全疏散距离应与建筑内的人员行动能力相适应,确保人员疏散所用时间满足安全疏散所允许的限度
E.疏散设施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不会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受到火灾烟气或热的危害
A
B
C
D
E
ACDE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应大于通行消防车的宽度和高度
B.消防车道的耐压强度应大于消防车满载时的轮压
C.消防车道的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安全转弯的要求
D.消防车道之间或与城市道路之间应能相互贯通联系
E.消防救援窗口的尺寸和间距及可进入性满足救援要求
A
B
C
D
E
BCDE
9. 与建筑系统和特征相关的事件实例包括______。
A.火灾引燃的第二个物件
B.火灾被门或其他障碍物阻隔
C.质量下降或性能降低的系统或特征
D.窗户上的玻璃破裂
E.墙体倒塌
A
B
C
D
E
ABCD
10. 原则上,在设计火灾增长曲线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______。
A.可燃物实际的燃烧实验数据
B.类似可燃物实际的燃烧实验数据
C.根据类似的可燃物燃烧实验数据推导出的预测算法
D.基于物质的燃烧特性的计算方法
E.火灾蔓延与发展真实模型
A
B
C
D
E
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