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一)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二)逻辑判断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真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推出。
5. 李娜心中的白马王子是高个子、长得帅、硕士以上学位。她认识了王平、吴刚、赵鹏、刘涛四位男士。而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1)四位男士中,有三人是高个,有两人是硕士以上学位,仅有一人长得帅
(2)王平和吴刚都是硕士以上学位
(3)赵鹏和刘涛身高相同
(4)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5)赵鹏和王平并非都是高个
请问谁符合李娜要求的全部条件?
A B C D
B
[解析] 由(1)(2)可知,赵鹏和刘涛学历不符;由(1)(3)(5)可知,王平身高不符;符合条件的只能是吴刚。故答案选B。
四、资料分析(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4.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8.5万公顷,增长1.0%。粮食总产量达2780.3万吨,比上年下降1.7%;油料产量225.5万吨,增长16.5%;甜菜产量266.8万吨,增长15.9%;蔬菜产量1502.3万吨,增长3.9%;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16.3万吨,增长6.6%。
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3597.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1%;牲畜总增头数7847万头(只),总增率达57.8%。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2398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比重91.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58.9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达到72.1万吨,增长1.8%;牛肉产量达到55.6万吨,增长5.1%;羊肉产量达到99.0万吨,增长6.9%。牛奶产量734.1万吨,下降8.6%;禽蛋产量58.0万吨,增长2.8%。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
| 2016年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万吨) | 2780.3 | -1.7 |
小麦(万吨) | 169.9 | 7.4 |
玉米(万吨) | 2143.3 | -4.8 |
稻谷(万吨) | 63.2 | 18.8 |
大豆(万吨) | 100.5 | 13.2 |
薯类(万吨) | 840.0 | 14.3 |
油料(万吨) | 225.5 | 16.5 |
甜菜(万吨) | 266.8 | 15.9 |
水果(含果用瓜)(万吨) | 316.3 | 6.6 |
蔬菜(万吨) | 1502.3 | 3.9 |
牛奶(万吨) | 734.1 | -8.6 |
绵羊毛(万吨) | 13.3 | 4.5 |
山羊绒(吨) | 8498.2 | 1.4 |
水产品(万吨) | 15.8 | 3.1 |
肉类总产量(万吨) | 258.9 | 5.4 |
猪肉(万吨) | 72.1 | 1.8 |
牛肉(万吨) | 55.6 | 5.1 |
羊肉(万吨) | 99.0 | 6.9 |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万头、只) | 13597.9 | 0.1 |
大牲畜(除牛外)(万头) | 238.0 | 2.4 |
羊(万只) | 10730.5 | -0.1 |
猪(万头) | 1478.4 | -0.8 |
牛(万头) | 1151.1 | 2.2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我国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7.8万亿元,比上年多2.4万亿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金额155.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0.6万亿元,增加14.9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1万亿元,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增加12.6万亿元。 2016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
指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 | 1555247 | 11.3 |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 606522 | 9.9 |
其中:人民币 | 597751 | 9.5 |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 530895 | 9.5 |
各项贷款 | 120552 | 12.8 |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 380020 | 3.6 |
境内中长期贷款 | 635052 | 17.8 |
2016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34219亿元,比年初增加13895亿元。金融机构境内住户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250472元,增加60998亿元。其中,短期消费贷款余额49313亿元,增加8347亿元;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1159亿元,增加52651亿元。
2016年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23342亿元,比上年增加5088亿元。2016全年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8.2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万亿元。
2016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095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5%。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7442万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792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8725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51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4603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184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4726亿元。 第二部分 申论(本部分包括给定材料与作答材料两部分。本部分共50分)
【给定材料】
材料1:
2017年1月22日,备受各方关注《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经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六十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病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十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老有善养,亲情才是最好的陪伴。福建以地立法的形式,为老年人权益构筑起“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的养老底线,令人感怀,让人温暖。期间,独生子女“护理父母假”更在网上网下赢得无数点赞。
不过,在点赞与看好的同时,公众难免有以下的疑问:2013年新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曾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硬性规定,遗憾的是,现实归谬了良法的初心。
如果执行不力,地方的“护理父母假”会不会步了“常回家看看”的后尘?这担心当然不是没有道理,比如资方话语权强势,又比如劳动者基本不会拿自己饭碗去换十天假期,再比如劳动监“不诉不究”的惯性等。这些前置性的问题解决好,良法到达善治,仍有千山万水的距离。
材料2:
2017年,清明将至,南京一家名为雨花台功德园的公墓推出一项“直播代课祭扫”的新服务,由墓园礼仪人员代替不能亲到现场的逝者亲属祭扫,并在微信上直播供亲属观看,再次引发对“代客扫墓”的热议。
诚如退出该项服务的公墓方所言,考虑到当下的社会现实,源于种种客观原因,部分“欲祭祀却不可得”的逝者亲属,请人“代扫”也是终追慎远、寄托哀思的一种新形式。毕竟,时代在发展,传承可以与现实结合。代客扫墓就是一种衍生物。
对此,有人认为:网上祭奠、请人代为扫墓等“隔空祭祀”的方式,方便了不少或因工作繁忙、或因路途遥远等不能亲身到墓前扫墓的人,对他们的做法,不妨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不能简单地认为,请人代为扫墓就是不诚心、不严肃、“有违传统”。倒不如多关注一些人们对逝者是否尽了孝心。比如,老人活着时,有一些晚辈不闻不问甚至弃养、虐待他们,一旦老人去世则呼天抢地、大操大办丧事,类似现象不时见诸报端。相较于逝者,生者更需要晚辈们的关心,照顾和陪伴。我们提倡重养薄葬,也不必苛求每年祭祀亲人时一定要回到墓地,我们应该在亲人活着时多尽一份孝心,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心。
也有人认为:代客扫墓,是在对“孝心”明码标价,给什么样的价位,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比如,哭坟3分钟100元,代磕头加收50%的费用。花钱雇人祭祀先人,违背了清明的初衷,而市场化的交易,某种程度上更是对先辈的一种亵渎。
材料3: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着,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儿女为什么难以给父母好脸色?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无论在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材料4: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营养。《诗经》、《弟子规》、《曾国藩家书》、《严氏家训》等书籍,为我们铺展开一步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史。“孝为仁之本”,孝道教导我们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孝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行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立于身。”
孝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本分,只有在尽孝中,我们才能知晓恩情的宝贵,懂得责任的重要,感佩担当的真诚。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参考,以孝德实践为圆心向外扩展,孝文化就会成为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社会道德建设也能坚实稳固的支撑。
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孝道被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近年来,评选“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最美孝心少年”,开展“孝行天下”等活动,都在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成果,让孝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一道美丽风景,体现了一种跨越施工、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堪称国家软实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作答要求】1. 根据“给定材料2”,就“代客扫墓”这件事,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代客扫墓”是市场化发展的结果,看似可以起到终追慎远、寄托哀思的作用,但实则违背了清明的初衷。
不可否认,“代客扫墓”的出现方便了不少或因工作繁忙、或因路途遥远而不能亲身扫墓的人。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代客扫墓”是对孝心的明码标价,祭扫人员并无实际哀思,实为一场形式主义的市场化交易,这是对先辈的一种亵渎。当前,我们提倡薄葬,不必苛求每年祭祀亲人时一定要回到墓地,而应该在亲人活着时多尽一份孝心,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心。
因此,清明若是扫墓不便,可通过网上祭扫、照片祭拜等方式进行,抒发缅怀先辈的真情实感。
2. 根据“给定材料”,以“孝为德之本”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鲜明,论证有说服了;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字数不少于800字。
[例文] 孝为德之本
孝,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甲骨文中便出现了“孝”字,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中华民族就有了“孝”的观念。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将孝作为立身之本。孝,不仅是为人子女者的本分,更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孝,令我们知恩情。诗经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对我们的生养培育之恩,天高地厚,难以报答。孝敬父母,是对他们养育之恩的回报。这一过程,让我们养成了受恩不忘,知恩必报的“感恩”心理。设想,若是对父母辛勤付出的恩德都置若罔闻,那更不会在乎社会生活中其他人的恩惠,也就难有回报之心。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知恩不忘”“受恩必报”的思想,这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在社会生活中,只有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才能积极回报社会,善待每一个人。
孝,令我们担责任。《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一些省市颁布的关爱老人条例中也明确了子女尽孝的养老底线,这是社会在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提醒大众:我们背负着孝敬父母的责任。对父母尽孝,是我们履行自身责任。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忠、孝、仁、义、礼、智、信,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传承,都是责任心的集中体现。对父母的孝养之责,是我们从出生便开始背负的,只有勇于承担这份责任,我们才能谈得上对社会、国家尽责,才能真正承担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认为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孝产生。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文化,从汉代察举孝廉,到如今评选模范,无不是对孝的推崇宣传。孝,是个人成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社会风气,引导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做孝子、做孝事,让德孝文化代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