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根据中纪委公布的数字,2012年中国监察机关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4698人,当年全国矿难的死亡人数在1500人以内。有人说很多官员因为矿难丢了官,当官的风险比矿工大;也有人说做矿工的风险更大。对此,你怎么看?
所谓官员的风险,是指因为监管不力等原因被处分,丢掉官职,而矿工的危险,却是由于事故、灾难等丢掉性命,一个是官途受到影响,一个是生命的逝去,硬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不仅缺乏说服力,还轻视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但从“当官风险大”,这一论调中,我们也可以汲取其有益的部分,促进党风建设。
首先,官员的风险是可以防范且多数官员其实并不无辜。一些官员在职位上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对辖区的矿井监督不足,也未能很好地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安全意识缺乏,导致了矿难的发生。而对于发生矿难的矿工来说,大多数的人遭遇矿难,都是因为矿主为了成本等因素考虑,设备设施以及施工环境简陋,对矿工安全的不重视所导致。因此,二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其次,“当官风险大”的论调甚嚣尘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前反腐形势的严峻下,对党风建设也有一定的作用。当官确实应该存有风险。官员掌握着公权力,这也决定着官员必须有所作为、有所敬畏,遗憾的是,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公职人员却罔顾了自己的职责,巨额权力租金的诱惑驱使许多官员宁可冒着被查处的风险也要“前腐后继”。因此,不论是自己的失误还是被牵连,官员只有得到相应的处罚,时刻警惕做官的风险,才能够督促他们时刻谨慎,不愧于民众。
当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敬畏意识和风险观念,反腐也不能仅靠官员的道德自律。因此,不管官员自不自律,都应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官员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否则,不要说“每年受处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已超过矿难人数”,即便是每年被判处死刑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超过矿难人数,恐怕也难以遏制官员腐败的冲动。
[解析] 时政类智能性问题,以时政热点为考查背景,主要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一,明确“当官比当矿工风险大”,这种论调的错误性和价值观的偏颇;第二,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错误的原因;第三,提出对策,即以机制促进官员道德自律。
2. 成都市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发生一起打人事件。被打者卢女士因行驶变道原因在娇子立交桥被张某驾车逼停,随后遭到对方殴打致伤,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事后有记者进行采访,假如你是男/女司机,你会如何回应?
作为打人的男司机张某,我会这样回应:
首先,通过媒体朋友向被打者以及公众表示我的歉意,说明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我打人都是我不对,经过近日来的反思,我已经深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请大家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
其次,向媒体说明当初打人的原因。当时女司机违规变道并且别了我的车,吓到了车中的小孩,于是我一时愤慨之下做出了冲动的举动。对被打的女司机感到很抱歉,表示目前我正在接受处罚,我会请我的家人代为探望那名女司机,也会承担女司机的治疗费用。
再次,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歉意,恳请大家能够给我及我的家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于那些为我抱不平的网友,我表示感谢,同时告诉他们我确实做错了,对于我的冲动行为,我一定会按照规定承担责任,同时也恳请各位不要因为我的错误而影响我家人的生活。
最后,我会通过媒体呼吁大家,在驾驶车辆时,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并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冲突时一定要寻求科学的方式解决,切勿逞一时之快。
作为被打的女司机,我会这样回应:
首先,我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向该记者详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尽量如实反映事实。
其次,我会向那些关心我的网友表示感谢,对于那些批评我的网友,我也会表示歉意与感谢,并说明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会向记者表明自己的事后反思,说明此事件中张某情绪失控,愤怒而殴打我,有他不对的地方,但终归是自己不遵守交通规范,多次突然变道,过失在先,对于网友对我的指责,我悉数接受,并且会引以为戒。
最后,我希望该记者能够替我向张某及其家人致歉,并呼吁各位司机朋友在驾车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情,防止成为路怒一族。
[解析] 情境性问题,背景是该时期热度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问法别出心裁,分别从当事双方角色进行假设,有一定的情境性,场景转换较为棘手,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考生要分别站在男、女司机的角度上,反思其行为的不妥当,从而在作答中体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瓦器而被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也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这两句话表明了两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我认为这两种态度并不矛盾,在需要坚持原则时我会选择前者,而遇到困难时我会选择后者,把握既有条件,继续坚持下去,直至取得胜利。
我在大二的第二学期遭遇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学业及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幸运的是保全了性命。我记得虽然一定时间内我都不能自由行动,而且给本就条件不好的家里造成了经济损失,但我用爷爷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来安慰和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幸好我还活着,我日后会更加努力。最终,我不仅用我自己的能力还上了之前住院所需要的费用,还为我的父母积累了一笔养老基金。
而工作中的一件事,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学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家国企,担任会计,有一次上级领导暗示我帮他违规操作一笔款项,经过一番心理挣扎,最后我决定就算因此而被领导刁难和开除,也不能遵从他的指令,并向其委婉表示了会计行业的职业规范、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此事的严重后果。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些事情面前,我们绝对不能妥协,因为一时的妥协就是我们对自己人格的否定,对待原则问题,我们要讲求“气节”。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不同的问题,我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使自己做到既能够坚持原则,又能够灵活应对。
[解析] 哲理类智能性问题,以广为人知的两句俗语哲理,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这里又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一方面,对于哲理要说明其寓意;另一方面,对于结合自身经历这部分要有所选择,所谈经历要能够凸显自己的品质,并反映出这些品质和题干哲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