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设计题1. 请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节“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教学活动。
要求:(1)结合学生实际,有学法指导;(2)有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
[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所运用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小组讨论、交流,能正确做出钻、跳、跨、绕障碍物的动作,能在练习时相互纠错。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以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勇于挑战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游戏竞赛法、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与热身
1.导入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做好心理准备。
(4)游戏:“高矮人”,四路纵队,原地进行。
2.热身
(1)游戏:“报数集合”。学生在篮球场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听老师发口令,快速集合。
(2)徒手操。随教师做操: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踝腕关节运动、踢腿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二)实践与提高
1.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
(1)在教师语言引导下,学生依次说出钻、跳、跨、绕动作。找个别示范,学生共同指正。
(2)学生尝试练习。
(3)讨论交流:谈自己通过障碍的得失。
(4)听口令依次练习(3次)。
(5)比赛练习(3次)。
以上过程中,教师要做到:①用语言引导学生依次说出钻、跳、跨、绕的动作要点,进行通过障碍物时的安全教育;②提示学生尝试、练习;③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④依次传达口令;⑤巡回观察,及时进行语言提示,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练习的心得。
2.课课练
完成游戏——“推小车”。两人一组,一人俯卧撑地,另一人报其双脚,以适当的速度向前“推车”,前一人则利用双臂支撑向前移动。
(1)分组练习(3次)。
(2)小组间对抗赛(3次)。
基本要求: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②教师语言指导,学生依次分组练习;③组长记录,小组间对抗赛“优等比”“中等比”“待提高”;④教师巡回观察,及时进行语言提示,鼓励;⑤教师讲评。
四、调节与评价
1.随舒缓音乐,教师语言提示并领做放松动作,学生统一练习。
2.师生共评,总结本课收获。
3.布置学生收还器材。
[考点] 教学设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