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分类模拟1
单项选择题
1. 小腿肌肉痉挛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冷敷
B.按摩
C.制动
D.向相反方向牵引
A
B
C
D
D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运动中抽筋易发生在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其诱因有寒冷刺激、大量出汗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肌肉过度疲劳等。轻微抽筋时,只要以相反的方向均匀牵引痉挛的肌肉即可缓解。按摩可采用重推、揉捏、叩打、点穴等手法,以缓解痉挛。但是首先应采用向相反方向牵拉的方法。
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不等,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______的功能造成的。
A.发动
B.选择
C.强化
D.维持
A
B
C
D
D
[考点] 体育心理学
[解析] 运动动机与体育活动坚持时间的长短也有直接的关系。当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时,持续的时间就较长,即使在疲劳的状态下也能够坚持一定时间。但若是进行不喜爱的项目时,持续的时间就短,保持较长时间的难度则较大。
3. 排球比赛中每队每局暂停的次数最多为______。
A.3次
B.6次
C.4次
D.2次
A
B
C
D
D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排球比赛中每队每局暂停的次数限制为2次,每次30秒。
4. 训练过程中采用放松训练、呼吸调整、催眠暗示、心理调节等方法是______的恢复手段。
A.训练方法学
B.医学生物学
C.心理学
D.机能学
A
B
C
D
C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心理学恢复手段与方法包括自我暗示、放松、气功以及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爱好、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5. 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______。
A.最大通气量
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D.潮气量
A
B
C
D
C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上)
[解析] 肺活量是指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最高气量。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人肺活量的平均值: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6. 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无机物主要是______。
A.骨胶原纤维和黏多糖蛋白;磷酸钙和碳酸钙
B.骨胶原纤维和葡萄糖;磷酸钙和碳酸钙
C.葡萄糖和黏多糖蛋白;磷酸盐和碳酸钙
D.骨胶原纤维和黏多糖蛋白;磷酸钙和碳酸盐
A
B
C
D
A
[考点] 运动解剖学(上)
[解析] 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二者分别赋予了骨韧性和硬度。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胶原纤维和黏多糖蛋白,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等。
7. 中暑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无汗、昏迷,这属于______。
A.热射病
B.日射病症
C.热痉挛
D.阳光直晒症
A
B
C
D
A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无汗和昏迷是本病的特征。
8.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______评价的方式进行。
A.体育教学过程
B.学习效果
C.体育成绩
D.技能掌握程度
A
B
C
D
C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此对被评价者所取得的体育成绩做出全面鉴定。
9. 足球比赛中,队员骑跨中线接后场来球,当______时不算球回后场违例。
A.原地运球
B.抬起前场的脚向前运球
C.抬起后场的脚向前场运球
D.传给骑跨中线的同伴
A
B
C
D
C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但球员可以骑线接球往前场运球。
10. 运动员跑完马拉松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运动?______
A.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B.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C.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D.防止“重力性休克”
A
B
C
D
D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跑到终点后站立不动,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扩张的血管内,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会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甚至出现“重力性休克”。
11. 摆动腿下栏着地时,只有______可以缓冲。
A.髋关节
B.膝关节
C.踝关节
D.肘关节
A
B
C
D
A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摆动腿下栏着地,髋关节转动,起缓冲作用。
12. 武术运动形式一般分为______大类。
A.两
B.三
C.四
D.五
A
B
C
D
C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一般分为四类,即拳术类、器械类、对练类、集体项目。
13. 篮球比赛中,一队单节犯规已达4次,该队再次侵人犯规后,应执行______。
A.罚球1次
B.罚球2次
C.1+1罚球
D.1+1+1罚球
A
B
C
D
A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国际篮联的规定是每队每节的第5次犯规开始(只要是防守犯规)都要由对方罚球1次。
14. 运动时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特点是______。
A.都不需氧
B.都需要氧
C.都产生乳酸
D.都产生大量ATP
A
B
C
D
A
[解析] 磷酸原系统主要是由结构中带有磷酸基团的ATP、CP构成的,肌肉在运动中ATP直接分解供能。乳酸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因此,两个供能系统供能时均不需要氧的参与。
15. 体育课程的编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
A.体育课程设计阶段
B.体育课程创新阶段
C.体育课程实施阶段
D.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A
B
C
D
B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体育课程的编制包括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16. 健美操运动中良好的节奏是身体的哪一部分控制能力的表现?______
A.腿部
B.肌肉
C.上肢
D.大脑
A
B
C
D
B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健美操运动中,肌肉是控制机体姿势和保持姿势的动力。
17. 在头手倒立过程中,额上部与两手应围成______。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A
B
C
D
B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头手倒立时,前额上部与两手成等边三角形撑垫,腰部紧张,提臀。当接近于垂直部位时,一腿上举,另一脚稍蹬地并拢,展髋。
18. 髋骨属于______。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A
B
C
D
D
[考点] 运动解剖学(上)
[解析] 长骨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主要分布于四肢,但是一些分布于四肢的骨骼并非长骨,如髌骨、腕骨、掌骨、跗骨等。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外面被以薄层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主要分布在手腕和脚踝。扁骨主要分布在颅和肩胛处;不规则骨主要分布在躯干、颅部和髋骨。
19. 属于影响技能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______。
A.学校态度
B.学习目标
C.认知结构
D.技能间的相似性
A
B
C
D
D
[考点] 体育心理学
[解析] 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有:①个人因素。包括学校态度、学习目标、认知结构、认知技能与策略、练习者的心理定势;此外,个体的年龄、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等都会影响到技能间的迁移。②客观因素。包括技能间的相似性、有效的指导与示范。
20. 以下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维持正常视觉
B.维生素A可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恶变,从而具有防癌作用
C.维生素A过多可能导致厌食、长骨末端外周疼痛、肢体活动受限
D.天然维生素A广泛分布于植物性食品中,如胡萝卜、红心甜薯、菠菜等
A
B
C
D
D
[解析] 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内。动物的肝、鱼肝油、奶类、蛋质及鱼卵是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
21. 我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______时期。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A
B
C
D
B
[考点] 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解析] 西周的“国学”和“乡学”是为培养奴隶主子弟成为文武兼能的统治者而设立的机构,其中射、御(骑马)中均含有体育的因素,这些内容正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发端。
22. 下列属于健美操无冲击力动作的是______。
A.开合跳
B.并步跳
C.弓步
D.摆腿
A
B
C
D
C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弓步属于健美操无冲击力动作。
23. 编排动作的原则不包括______。
A.鲜明的针对性
B.灵活性
C.创造性
D.明确的目的性
A
B
C
D
B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编排动作的原则包括鲜明的针对性、创造性,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
24. 内呼吸是指______。
A.肺泡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气体的交换
A
B
C
D
B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 内呼吸是指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又称组织换气)。
25. 以下哪一种表现不属于运动性心脏?______
A.心动徐缓,每搏输出量增加
B.心脏听诊有舒张期杂音
C.心肌内毛细血管增多,冠状动脉扩张
D.有两年马拉松专项训练史
A
B
C
D
B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运动性心脏的特点包括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性心动徐缓;心脏泵血功能改善,使其心率储备增大,收缩力增强;有两年马拉松专项训练史。
26. 骨的发育方式包括______。
A.膜内生骨和骨内成骨
B.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
C.骨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D.软骨膜内成骨和软骨膜外生骨
A
B
C
D
B
[考点] 运动解剖学(上)
[解析] 骨在胚胎时期第8周左右开始发育,一些由间充质先形成纤维结缔组织膜状,然后在膜基础上直接形成骨,称为膜内成骨;一些由间充质先形成软骨,然后再生成骨,称为软骨内成骨。
27. 赛前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______状态,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
A.兴奋性升高
B.兴奋性下降
C.兴奋性过高
D.兴奋性保持稳定
A
B
C
D
A
[解析] 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以预先动员人体相应器官,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升高,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
28. 体操中的“十字支撑”“直角支撑”和武术中的“站桩”中,参加工作的肌肉做______。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离心收缩
D.超等长收缩
A
B
C
D
B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 在做“十字支撑”“直角支撑”“站桩”动作时,肌肉长度未发生变化,因此为等长收缩。
29.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期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A.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吸收
B.消除局部肿胀
C.改善伤部新陈代谢,加速组织修复
D.加强功能锻炼,恢复伤肢
A
B
C
D
A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制动、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48小时后理疗消肿和后期的康复性锻炼,后期处理目的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
30. 在训练准备期第一阶段,应该使运动员的______达到最大。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负荷时间
D.负荷重量
A
B
C
D
B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在一定范围和在一定条件下,负荷量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竞技能力提高得也越快。
31. 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出现的两次高峰是在哪两个阶段?______
A.青春期和中年期
B.幼儿期和中年期
C.幼儿期和青春期
D.青春期和老年期
A
B
C
D
C
[考点] 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解析] 幼儿期和青春期是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两次重要的高峰期。
32. 在体育保健的常用按摩手法中,______的主要功效是放松肢体和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或痉挛。
A.摩擦
B.抹法
C.揉法
D.搓法
A
B
C
D
D
[解析] 搓法为松散之法。双手掌面挟住上下肢部位快速搓揉并上下移动。搓法的主要功效是放松肢体和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或痉挛。
33. ______年中国女排顽强拼搏获得我国体育史上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A.1980
B.1981
C.1982
D.1984
A
B
C
D
B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1981—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三大排球赛事(世界杯、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中获得5次冠军。其中,中国女排于1981年获得我国体育史上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34. 下列属于羽毛球技术的是______。
A.正手拉弧圈球
B.正手发高远球
C.反手削球
D.正手快带
A
B
C
D
B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正手拉弧圈球、反手削球、正手快带都属于乒乓球技术;正手发高远球属于羽毛球技术的主要发球技术。
35. 影响初中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有______。
A.学生数量、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的组织能力、器材的数量
B.学生数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
C.学生数量、体育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体育场的器材
D.学生数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个体差异
A
B
C
D
D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影响初中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包括学生数量、体育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个体差异。
36. 以下属于羽毛球技术的是______。
A.正手拉弧圈球
B.正手发高远球
C.反手削球
D.正手快带
A
B
C
D
B
[解析] 正手拉弧圈球、反手削球、正手快带都属于乒乓球技术;正手发高远球属于羽毛球技术中的主要发球技术。
37. 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场休息的时间为______。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A
B
C
D
C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世界杯中场休息时间为15分钟。
38. 人体糖类化合物是由______、氧、氢元素组成的。
A.氮
B.钙
C.镁
D.碳
A
B
C
D
D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上)
[解析] 糖类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39.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______。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A
B
C
D
A
[解析] 三步上篮的要求:第一步步幅要大,进行制动;第二步要小,进行调整;第三步要高跳投篮。“一大、二小、三高”是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的学习口诀。
40.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______的动力和作用。
A.驱动
B.引诱
C.阻碍
D.定向
A
B
C
D
D
[考点] 体育心理学
[解析] 运动动机不仅能发动体育活动行为,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稳定的内容,使他们的运动行为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