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分类模拟5
单项选择题
1. 引体向上由直臂悬垂变为屈臂悬垂时,肱肌、肱二头肌是______。
A.原动肌
B.协同肌
C.对抗肌
D.固定肌
A
B
C
D
A
[解析] 在完成引体向上由直臂悬垂变为屈臂悬垂时,前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与旋前圆肌是屈肘关节的原动肌,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其中肱肌、肱二头肌是主动肌,肱桡肌与旋前圆肌是次动肌。
2. 能使学生获得多种新鲜运动感觉,调动练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训练方法是______。
A.重复训练法
B.持续训练法
C.变换训练法
D.循环训练法
A
B
C
D
C
[解析] 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3. 足球比赛时,出场比赛人数为每队11人,若少于______人出场时,裁判员有权暂停或终止比赛。
A.7
B.8
C.9
D.10
A
B
C
D
A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足球比赛队员人数少于7人时,裁判有权暂停或终止比赛。
4. ______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娱乐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社会体育
A
B
C
D
B
[考点] 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解析] 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5. 下列技术动作需要采用腹式呼吸的是______。
A.两头起的静止造型
B.单杠举腿悬垂
C.仰卧起坐的坐起阶段
D.吊环十字悬垂
A
B
C
D
D
[考点] 运动解剖学(上)
[解析] 腹式呼吸是横膈膜上下移动的呼吸形式。吊环十字悬垂动作需要胸肩带部的固定,应采用腹式呼吸。
6. 重复训练法每次(组)练习之间有较充分的休息时间,如果用心率来表示,可在心率恢复到______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次(组)训练。
A.110次/分以下
B.120次/分以下
C.130次/分以下
D.140次/分以下
A
B
C
D
A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重复训练法的间歇时间用心率来表示,则在心率恢复到110次/分以下,就可以进行下一次练习。
7. 训练适应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负荷、恢复过程、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等,其中______起着决定作用。
A.负荷和身体
B.负荷和心理
C.负荷和恢复
D.身体和心理
A
B
C
D
C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对训练适应过程起决定因素的是负荷和恢复。
8. 不能用于评定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______。
A.时间肺活量
B.肺活量
C.最大通气量
D.静息通气量
A
B
C
D
B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上)
[解析] 肺通气功能是衡量空气进入肺泡及废气从肺泡排出过程的动态指标,含有时间概念。常用的指标有静息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时间肺活量及一些流速指标。
9.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______。
A.呼吸肌的收缩
B.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C.肺内压的变化
D.气体的分压差
A
B
C
D
A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 肺通气的动力为呼吸肌的收缩;肺换气的动力是分压差。
10. 心血管系统是由______组成的。
A.心脏与血管
B.动脉与静脉
C.动脉与毛细血管
D.静脉与毛细血管
A
B
C
D
A
[解析]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11. 相对力量的提高是在运动员体重不增加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使______得到提高而达到的。
A.速度力量
B.力量耐力
C.专项耐力
D.最大力量
A
B
C
D
D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发展相对力量需要在限制运动员体重增加的同时,使其最大力量得到提高。
12. 背越式跳高步点丈量方法包含______。
A.9步丈量法
B.7步丈量法
C.6步丈量法
D.走步丈量法
A
B
C
D
D
[解析] 背越式跳高步点丈量方法常采用走步丈量法,即走步的步数是助跑步数的2倍减2。如助跑8步,则走步的步数是8×2-2=14(步)。
13. 发展磷酸原系统的训练,一般采用______的训练。
A.长时间、高强度
B.长时间、低强度
C.短时间、高强度
D.短时间、低强度
A
B
C
D
C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 与其他功能物质相比,磷酸原的恢复较快,因此发展磷酸原系统的训练,一般采用短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
14. 下列踢球技术中可以让球产生弧度的踢球方法是______。
A.脚背外侧踢球
B.脚跟踢球
C.脚背踢球
D.脚底踢球
A
B
C
D
A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脚背外侧踢球可以踢出弧线球,即“香蕉球”。
15. 以下最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的评价方法是______。
A.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B.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C.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D.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A
B
C
D
A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相对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其成绩的优劣,利用相对评价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绝对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最能反映学生的进步程度。
16. 下列关于关节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指纤维层与滑膜层之间的腔
B.运动时关节腔内为正压
C.关节腔内有滑液
D.腔内有空隙与外界相通
A
B
C
D
C
[考点] 运动解剖学(下)
[解析] 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具有一定作用。
17. 肌肉的收缩力量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可以达到最大值的收缩形式是______。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离心收缩
D.等动收缩
A
B
C
D
D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 等动收缩时,肌肉以恒定的速度在整个关节范围进行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可以达到最大值。
18. ______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对技能。
A.否认
B.升华
C.投射
D.移置
A
B
C
D
B
[考点] 体育心理学
[解析] 升华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的心理应对技能。
19.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包含哪些内容?______
A.将多种练习手段依固定形式组合的身体练习
B.全身混合性练习、局部混合性练习
C.身体某部位处于周期性运动状态特点的练习
D.进攻战术配合练习、防守战术配合练习
A
B
C
D
B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分为:全身混合性练习、局部混合性练习。
20. 面部出血,较合理的止血点为______。
A.颌外动脉
B.颈前动脉
C.锁骨下动脉
D.颈外动脉
A
B
C
D
A
[解析] 面部出血应压迫颌外动脉,其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约1.5厘米处,用手摸到波动后,将该血管压迫在下颌骨上进行止血。
21. 羽毛球运动起源于______。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A
B
C
D
A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下)
[解析] 羽毛球起源于英国。
2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属于以下哪个领域的目标?______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包括:①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②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③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④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23. 肩肘倒立时,保护者应站在练习者的______。
A.侧方
B.正后方
C.正前方
D.侧后方
A
B
C
D
D
[解析] 肩肘倒立时,保护与帮助者应该站在练习者的侧后方。如果练习者向前倾倒,由于姿势是正面倾倒,比较容易进行自我保护;如果是向后倾倒,保护者就可以进行保护。
24. 运动损伤不仅使机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在心理上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损伤后对受伤者进行心理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A.消除受伤后的心理障碍
B.消除恐惧
C.增加营养
D.调整心理状态
A
B
C
D
A
[考点] 体育心理学
[解析] 实施心理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障碍,使其走出阴影,促进其受伤机能的康复。
25. 以“拦、拿、扎”为主要技术的武术项目是______。
A.剑术
B.枪术
C.刀术
D.棍术
A
B
C
D
B
[解析] 枪为武术常用器械之一,被称为长兵之帅、百兵之王,由上古矛戈发展演变而成,宋代以后品种繁多。枪术历史悠久,主要动作为拦、拿、扎。
26. 决定有氧耐力还是无氧耐力的关键是______。
A.负荷强度
B.负荷量
C.练习方式
D.练习方法
A
B
C
D
A
[考点] 运动训练学
[解析] 有氧耐力练习负荷强度小,无氧耐力练习负荷强度大。
27. “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克服运动中‘极点’反应”。这属于哪一方面的学习?______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A
B
C
D
D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中,达到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目标时能够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克服运动中的“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遇到挫折时继续努力等。
28. 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利用的是______。
A.牵张反射
B.腱反射
C.翻正反射
D.状态反射
A
B
C
D
D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上)
[解析] 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可以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运动员举重时,提杠铃至胸前瞬间头后仰,则前肢伸肌紧张性加强。
29. ______是体育教学组织环节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A.体育场地器材
B.课程内容
C.教学目标
D.教学目的
A
B
C
D
A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组织环节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30. 体育教师的能力不包括______。
A.指导能力
B.教学能力
C.观察能力
D.交际能力
A
B
C
D
C
[考点] 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
[解析] 体育教师的能力包括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其他能力(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对场地器材规划管理能力)。
31. 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的是______。
A.肠胃痉挛
B.肝脾淤血
C.阑尾炎
D.呼吸肌痉挛
A
B
C
D
C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阑尾炎可引起腹痛,但不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
32.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是______。
A.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
B.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C.实际条件和可能
D.以上都是
A
B
C
D
D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实际条件和可能。
33. 以两个班级的学生期末体质测试来确定哪个班级学生体质好的评价属于______。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差异性评价
A
B
C
D
A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34. 神经细胞又叫______。
A.神经元
B.神经纤维
C.神经节
D.神经核
A
B
C
D
A
[考点] 运动解剖学(下)
[解析]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神经元。
35. 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要比其他器官系统______。
A.发育较早
B.发育较晚
C.发育较慢
D.发育较快
A
B
C
D
A
[考点] 运动生理学(下)
[解析]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时序上的差异性。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胎儿期就开始迅速生长发育。
36. 下面哪一选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无关?______
A.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
B.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
C.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D.根据大纲要求设置课程和学习目标
A
B
C
D
D
[考点] 体育教学论
[解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包括:①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②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③根据学生的要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④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⑤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37. 构成骨膜、肌腱、韧带的主要组织是______。
A.致密结缔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纤维软骨组织
D.神经组织
A
B
C
D
A
[解析] 构成骨膜、肌腱、韧带的主要组织是致密结缔组织。
38. 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与客观检查,下列选项中是主观感觉的是______。
A.脉率变化
B.体重
C.肺活量
D.排汗量
A
B
C
D
D
[考点] 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
[解析] 自我监督的主观感觉包括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客观检查有脉搏、体重、运动成绩。
39. 武术竞赛性质由竞赛规定分为三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个人竞赛
B.团体竞赛
C.队及团体竞赛
D.双人竞赛
A
B
C
D
D
[考点] 体育运动项目(上)
[解析] 武术竞赛不包括双人竞赛。
40. 在排球比赛中,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接住或者抛出,即判罚为______。
A.连击犯规
B.持球犯规
C.发球犯规
D.击球犯规
A
B
C
D
B
[解析] 在排球比赛中,身体的任何部位将球接住或者抛出,即判罚为持球犯规。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