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模拟56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致密斑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位于近球小管起始部
B.是肾素分泌细胞
C.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是Na
+
含量变化的感受器
A
B
C
D
D
[解析] 致密斑位于髓袢升支粗段远端部,靠近入球小动脉的管壁,能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分泌。
2. 动眼神经受损伤______。
A.角膜反射消失
B.瞳孔散大
C.瞳孔缩小
D.不能闭眼
A
B
C
D
B
[解析] 动眼神经损伤后,由于伤侧眼球外肌多数瘫痪,出现上睑下垂,眼外斜视,眼球不能向上、下、内方运动。由于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同时损伤,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 主动吸收钙的器官是______。
A.肾
B.小肠
C.肝
D.胃
A
B
C
D
B
[解析] 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被主动吸收。
4. 细胞膜内外正常钠和钾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______。
A.膜安静时钾通透性大
B.膜兴奋时钠通透性增加
C.钠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泵的作用
A
B
C
D
D
[解析] 细胞膜上Na
+
泵的存在(它受到细胞膜内外Na
+
和K
+
浓度的精确控制),经常不断地将胞内多余的Na
+
泵出和胞外多余的K
+
泵入,从而形成和维持着细胞膜内外的正常Na
+
和K
+
的浓度差。
5. 下列关于肿瘤异型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异型性小者,肿瘤和正常组织相似,分化程度高
B.异型性显著者,表示肿瘤组织分化不好
C.异型性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
D.良性肿瘤有明显异型性
A
B
C
D
D
[解析] 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正常组织之间存在差异即为异型性,这是诊断肿瘤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异型性明显者分化程度低,与正常组织相差较远。恶性肿瘤常有明显的异型性。
6. 心脏一共有多少个腔?______
A.1
B.2
C.3
D.4
A
B
C
D
D
[解析] 心脏包括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四个腔。
7. 在天然蛋白质的组成中,不含有氨基酸的是______。
A.精氨酸
B.瓜氨酸
C.半胱氨酸
D.脯氨酸
A
B
C
D
D
[解析]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均属于L-α-氨基酸。脯氨酸结构特殊,属亚氨基酸。
8. 小叶性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______。
A.浆液性炎
B.纤维蛋白性炎
C.出血性炎
D.化脓性炎
A
B
C
D
D
[解析] 小叶性肺炎是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灶状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病灶多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9. 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顺序是______。
A.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心室肌
B.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
C.窦房结→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纤维
D.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A
B
C
D
D
[解析] 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是: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
10.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A.胃
B.十二指肠
C.肝
D.脾
A
B
C
D
C
[解析]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11. 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A
B
C
D
D
[解析]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最重要的因素。
12. 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______。
A.尺神经
B.腋神经
C.正中神经
D.桡神经
A
B
C
D
B
[解析] B选项中的腋神经从臂丛后束发出,伴旋肱后血管向后外方向走行,主要支配三角肌、小圆肌,部分分布于肩部和臂外侧区上部的皮肤,称为臂外侧上皮神经。肩关节脱位、腋杖使用不当常造成腋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致三角肌萎缩时患者失去圆隆外形。
13. 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的致病菌是______。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肺炎球菌
A
B
C
D
C
[解析] 该病50%以上是由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其他如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等也可引起。ABD三项为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
14. 以下属于病理反射的是______。
A.肱三头肌反射
B.角膜反射
C.巴宾斯基征
D.跟腱反射
A
B
C
D
C
[解析] 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包括: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其中巴宾斯基征是最典型的病理反射。
15. 克雷伯杆菌肺炎首选______。
A.庆大霉素
B.青霉素
C.红霉素
D.氧氟沙星
A
B
C
D
A
[解析] 克雷伯杆菌肺炎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
16. 临床上对于低渗性缺水的患者治疗一般用______。
A.等渗盐水
B.等渗盐水和氯化钾
C.5%葡萄糖注射液
D.5%葡萄糖盐水
A
B
C
D
D
[解析] 低渗性缺水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低渗性缺水除积极治疗病因外,首先要补充血容量,针对缺钠多于缺水的特点,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滴注,以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17. 下列属于正反馈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A.腱反射
B.血液凝固
C.肺牵张反射
D.血糖浓度调节
A
B
C
D
B
[解析] 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过程,属于正反馈作用,一旦启动就会迅速连续进行,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凝血止血效应。
18. 关于糖、脂肪、蛋白质之间的互变错误的是______。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
B.蛋白质可转变为糖
C.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为糖
D.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
A
B
C
D
D
[解析] 在人体内,糖类可以直接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糖类和脂肪,但脂肪不能直接转化为蛋白质。
19. 下列哪项不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______
A.呈游走性
B.反复发作
C.多累及大关节
D.常造成肢体畸形
A
B
C
D
D
[解析] 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膝、踝、肩、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发作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一般不会造成肢体畸形。
20.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______。
A.出血
B.穿孔
C.梗阻
D.癌变
A
B
C
D
A
[解析]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
21. 下列关于早期食管癌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______
A.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B.可以是黏膜内癌
C.可以是黏膜下癌
D.可以侵及浅肌层
A
B
C
D
D
[解析] 早期食管癌临床上无典型症状。病变局限,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22. 下列为某患者血液化验单部分项目内容,存在异常的是______。
A.红细胞4.6×10
12
/L
B.白细胞24×10
9
/L
C.血小板250×10
9
/L
D.血红蛋白140g/L
A
B
C
D
B
[解析] 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为(4.0~5.5)×10
12
/L,成年女性为(3.5~5.0)×10
12
/L。血红蛋白计数: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
9
/L,新生儿(15~20)×10
9
/L,6个月~2岁(11~12)×10
9
/L。血小板计数:(100~300)×10
9
/L。
23. 哪一项不是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______
A.口干、恶心
B.头晕、失眠
C.胃黏膜出血
D.外周神经炎
A
B
C
D
C
[解析]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头痛、头昏、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此外,可见口干、肌肉、关节疼痛。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阳痿、男性乳房女性化、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24. 体内储存糖最多的组织器官______。
A.肝脏
B.脑
C.肾
D.肌肉
A
B
C
D
A
[解析]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和肌肉是储存糖原的主要组织器官,其中肝脏最多。
25.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时通常不会转变生成的化合物是______。
A.乙酰乙酸
B.胆固醇
C.脂肪酸
D.丙氨酸
A
B
C
D
A
[解析] 在糖代谢正常及三羧酸循环运转正常时,糖代谢所生成的乙酰CoA的主要去路或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或是合成脂肪酸,不可能堆积以缩合成乙酰乙酸。
26. 输尿管结石最易嵌顿于______。
A.输尿管与肾相接处
B.与睾丸血管交叉处
C.达小骨盆入口处
D.输精管越过输尿管下端前方处
A
B
C
D
D
[解析] 输尿管结石通常发生于以下部位: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②输尿管跨越髂血管部位;③女性输尿管经过子宫阔韧带的基底部,男性输精管跨越输尿管处;④输尿管膀胱壁段包含膀胱开口处。以输尿管下1/3处最多见。
27. 下列不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有______。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艾滋病
C.病毒性肝炎
D.流行性感冒
A
B
C
D
D
[解析]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
28. 阿托品用药过量急性中毒时,可用下列何药治疗?______
A.山莨菪碱
B.毛果芸香碱
C.东莨菪碱
D.氯解磷定
A
B
C
D
B
[解析] 阿托品中毒的解救除洗胃排出胃内药物等措施外,可注射新斯的明、毒扁豆碱或毛果芸香碱等。
29. 动脉粥样硬化病主要发生于______。
A.大中动脉
B.小动脉
C.细动脉
D.微动脉
A
B
C
D
A
[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
30. 下列哪项不是腹水的体征?______
A.振水音
B.移动性浊音阳性
C.液波震颤
D.蛙状腹
A
B
C
D
A
[解析] 腹水的体征包括移动性浊音阳性、液波震颤、蛙状腹。
31. 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机制是______。
A.中和胃酸
B.H
2
受体阻断药
C.抗幽门螺杆菌
D.保护胃肠黏膜
A
B
C
D
D
[解析] 硫糖铝能黏附于胃、十二指肠黏膜表面,与溃疡面的亲和力为正常黏膜的6倍,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屏障,保护胃肠黏膜。
32.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转运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A.易化扩散
B.简单扩散
C.过滤
D.吞噬
A
B
C
D
B
[解析] 大多数药物以简单扩散方式转运。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哪项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______
A.脾大
B.肝大
C.腹水
D.胃肠渗血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A
B
C
D
E
ACDE
[解析] 门脉高压症可引起侧支循环开放、脾大和脾功能亢进以及腹水等三大临床表现,同时影响侧支循环时,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胃食管出血。
2. 可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有______。
A.军团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克雷伯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链球菌
A
B
C
D
E
ABCDE
[解析] 可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也可引起大叶性肺炎。
3.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
A.G
1
期
B.G
2
期
C.G
0
期
D.S期
E.M期
A
B
C
D
E
ABDE
[解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包含G
1
期、S期、G
2
期、M期四个阶段。G
0
期为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去执行一定生物学功能的细胞所处的时期。
4. 关于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脆性越大,在低渗盐液中抵抗力越小
B.脆性是抗张强度的倒数
C.衰老的红细胞脆性变大
D.脆性大的红细胞在低渗盐液中易破裂
E.脆性小的红细胞在低渗盐液中易破裂
A
B
C
D
E
ABCD
[解析]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在低渗溶液中容易破裂溶血的红细胞脆性大,不易破裂溶血的脆性小。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下列哪些疾病引起的?______
A.反复发作的慢性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周围炎
B.肺石棉沉着病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
C.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D.重症肺硅沉着病
E.大叶性肺炎
A
B
C
D
E
ABCD
[解析] 以上四种病变肺组织纤维化,小气道阻塞,肺循环阻力增加。
6.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______。
A.化脓性感染
B.伤寒
C.肝硬化
D.疟疾
E.急性出血
A
B
C
D
E
BCD
[解析] 白细胞总数减少见于:(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等。(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4)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5)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7. 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是______。
A.出血
B.穿孔
C.癌变
D.梗阻
E.顽固性疼痛
A
B
C
D
E
ABDE
[解析]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急性穿孔、幽门梗阻、顽固性疼痛等。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
8.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包括______。
A.滑膜增生
B.滑膜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C.关节腔内纤维素渗出、纤维化
D.关节软骨破坏
E.关节内骨破坏
A
B
C
D
E
ABCDE
[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包括滑膜增生,滑膜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关节腔内纤维素渗出、纤维化,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
三、判断题
1. 传染病房的隔离衣、口罩、帽子应每天更换1次。
对
错
A
2. 阿托品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时,可出现口干、心悸、扩瞳等副作用。
对
错
A
3. 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纵隔胸膜的返折处,为胸膜腔的最低点。
对
错
A
4. 经生化反应第一相反应或未经第一相反应的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增加脂溶性,以利于排出。
对
错
B
[解析] 经生化反应第一相反应或未经第一相反应的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增加水溶性,以利于排出。
5. 骨骼肌小节的横管去极化时不会引起L型Ca
2+
通道离开终末池上的Ca
2+
释放通道。
对
错
B
[解析] 骨骼肌小节的横管去极化时能够引起L型Ca
2+
通道离开终末池上的Ca
2+
释放通道。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三、判断题
1
2
3
4
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