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5. 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同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以v
0、2c
0的水平速度先后两次抛出,抛出后均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
1、φ
2水平距离为x
1、x
2,下落高度为y
1、y
2,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 A.tanφ1=2tanθ
- B.φ1=φ2
- C.x1:x2=1:2
- D.y1:y2=1:4
A B C D
C
[考点] 力学(一)
[解析]

,可知tanφ
1=2tanθ,A项正确。

,可得

,所以时间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有关,

,若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所以,φ
1=φ
2,B项正确。因为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运行的时间也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x=v
0t,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4倍,因此x
1:x
2=1:4,C项错误。根据

,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运行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则竖直位移变为原来的4倍。因此y
1:y
2=1:4,D项正确。
6. 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MOP=60°。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这时O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1;若将N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点,则O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
2,E
1与E
2之比为______。
A.1:2
B.2:1
C.

D.

A B C D
B
[考点] 电磁学(二)
[解析] 设M点电荷为+q,N点电荷为-q,则

。N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点,则电场的两个分量如图,

。故E
1:E
2=2:1。
7. 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场强方向平行于纸面的电场中。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
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v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 A.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等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
- B.由题设条件不能求出A、B两点的电势差
- C.该电场可能是位于AB中垂线上的正电荷所形成的电场
- D.若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电场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时,电场强度最小
A B C D
D
[考点] 电磁学(二)
[解析] 小球从A运动到B,只有保守力做功,动能没有变化,则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则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A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

,可以得到A、B两点间电势差的值,B项错误。如果该电场是位于AB中垂线上的正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则A、B的电势相等,和题干矛盾,C项错误。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当电场力平行斜面向上时电场力最小,等于mgsinθ,故电场强度也最小,为

,D项正确。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______。
- A.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 B.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 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大于(M+m)g
- D.物块m上、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A B C D
B
[考点] 力学(二)
[解析] 物体先减速上滑,后加速下滑,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总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如下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x轴方向f=macosθ ①
y轴方向:(M+m)g-N=masinθ ②
物体上滑时,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
1 ③
物体下滑时,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
2 ④
由①式,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A项错误,B项正确。由②式,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C项错误。由③④两式,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加速度较大,D项错误。
二、简答题1.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论之一。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简述倡导“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意义。
(1)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科学的发展以及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自然现象并不表现为物理、化学等专门学科的某种固有特性。物理教学中,注意不同学科问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除此之外,教学内容要随时代的进步更新,否则,教师的工作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也难以充分体会社会与科学的互动关系。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物理知识,如超导体、纳米材料,让学生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见解。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提出节能措施,了解原子核式结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生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知道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这些无疑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考点] 课标与教学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评价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评价的诊断、激励等功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促进学生在各自水平上不断发展。
(2)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除了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外,还应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如在开展小组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活动的投入程度,灵活应用知识、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合作的意识等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学习。
(3)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实施中应合理利用评价的鉴别、诊断、激励等功能,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清晰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学习。
(4)实现有效的评价反馈
教师应将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考点] 课标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