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3. 护理诊断的三要素是症状、体征、问题。
对 错
B
[解析] 护理诊断的三要素是诊断名称、症状、相关因素。
4. 适宜的病房温度一般是18℃~20℃,新生儿室是22℃~24℃。
对 错
B
[解析] 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
5. 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右侧头低足高位。
对 错
B
[解析] 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让病人采取左侧头低足高位。
8. 治疗压疮的措施包括局部伤口护理和全身治疗。
对 错
A
[解析] 压疮采取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12. 为减轻患者疼痛,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先注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对 错
B
[解析] 应先注入刺激性小的药物,减轻对血管的刺激。
13. 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因对消化道有刺激,应在饭后服用。
对 错
B
[解析] 青霉素类:饭后服用为佳。阿莫西林口服制剂仅用于轻中度感染,宜饭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头孢菌素类:口服的最好在饭前0.5~1小时空腹给药,吸收较好,如在饭后服用,食物会干扰吸收,降低疗效。
15. 伤寒病人不适合灌肠。
对 错
B
[解析] 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量不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的距离不超过30cm。
16.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应控制病人饮水,减少尿量。
对 错
B
[解析] 尿失禁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每日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因为饮水可以促进排尿反射,还可以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
18. 血液中不得加入任何药物,输血后48小时才处理输血瓶(袋),以备检查。
对 错
B
[解析] 输血后将输血袋送至输血科保留24小时。
21.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内吸痰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对 错
B
[解析]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内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s。
22. 氧气简内氧气不可用尽的目的是防止影响氧疗效果。
对 错
B
[解析]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
23. 洗胃时每次灌入溶液量应控制在200~300ml。
对 错
B
[解析] 洗胃时每次灌入溶液量应控制在300~500ml。
24. 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应扎在穿刺部位上方约9cm处。
对 错
B
[解析] 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应扎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8cm处。
25. 用氧安全所指的“四防”是:防震、防火、防油、防水。
对 错
B
[解析] 用氧安全所指的“四防”是: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27. 为肢体外伤的病人穿脱衣服的顺序是:先脱健侧,先穿健侧。
对 错
B
[解析] 为肢体外伤的病人穿脱衣服的顺序是:先脱健侧,先穿患侧。
28. 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病人病历的时候,应在抢救结束后4小时内记录。
对 错
B
[解析] 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病人病历的时候,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记录。
29. 肌肉注射时,应选择肌肉比较丰富的,与大血管、神经距离相对较近的部位。
对 错
B
[解析] 肌肉注射应选择与大血管、神经距离相对较远的部位。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型为最佳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