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模拟2-(1)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主要造成何种器官系统的损害
A.肾脏
B.胃肠
C.肺脏
D.肝脏
E.神经系统
A
B
C
D
E
D
2. 河豚毒素在何种组织中含量最高
A.卵巢
B.肾脏
C.血液
D.肌肉
E.皮肤
A
B
C
D
E
A
3. 易破坏河豚毒素的条件是
A.加热
B.清水浸泡
C.日晒
D.4% NaOH
E.盐腌
A
B
C
D
E
D
4. 食品卫生监督员在执行监督任务时,判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依据是
A.食品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资料
B.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C.食品卫生管理措施
D.企业卫生规范
E.食品卫生标准
A
B
C
D
E
E
5. 防止粮谷发热霉变生虫,应将贮存粮谷的水分含量控制在何种程度
A.12%~14%
B.14%~16%
C.16%~18%
D.18%~20%
E.20%~22%
A
B
C
D
E
A
6. 食品检出大肠菌群,表明食品受到
A.放射性污染
B.农药污染
C.人和畜的粪便污染
D.水体污染
E.食品容器污染
A
B
C
D
E
C
7. 防止油脂酸败的主要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A.保证油脂纯度
B.控制油脂水分含量
C.低温
D.加入防腐剂
E.密封、避光
A
B
C
D
E
D
8. 引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
A.海产品和盐渍食品
B.家庭自制豆制品
C.肉类及肉制品
D.剩饭
E.罐头食品
A
B
C
D
E
A
9. 饮食业与集体食堂经常性卫生监督内容不包括
A.检查《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
B.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是否远离污染源
C.原料卫生
D.销售卫生
E.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A
B
C
D
E
B
10. 引起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成分是
A.红细胞凝集素
B.黄曲霉毒素
C.龙葵素
D.组胺
E.3-硝基丙酸
A
B
C
D
E
C
11. 不需申请领取《卫生许可证》的是
A.食品商贩
B.食品强化剂生产企业
C.集体食堂
D.食品用工具生产企业
E.蔬菜种植业
A
B
C
D
E
E
12. 组胺中毒特点不正确的是
A.发病缓慢
B.症状轻
C.恢复快
D.体温变化不大
E.有皮肤潮红
A
B
C
D
E
A
13. 无实验室检查结果时,根据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能否初步判断食物中毒
A.视情况而定
B.不可以
C.可以
D.上级部门决定
E.专家讨论后决定
A
B
C
D
E
C
14.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可致下列何种癌症
A.肺癌
B.胃癌
C.肝癌
D.膀胱癌
E.肠癌
A
B
C
D
E
C
15. 下列是必需脂肪酸的是
A.十八碳三烯酸
B.十八碳四烯酸
C.二十二碳四烯酸
D.二十碳三烯酸
E.二十碳四烯酸
A
B
C
D
E
A
16. 蒸馏酒中的氰氢酸来源于
A.木薯
B.高粱
C.大麦
D.葡萄
E.大麦芽
A
B
C
D
E
A
17. 成人蛋白质提供热量占膳食总热量适宜的百分比是
A.10%~15%
B.12%~15%
C.14%~16%
D.15%~20%
E.20%~25%
A
B
C
D
E
A
18. 蒸馏酒中铅的污染主要来源于
A.蒸馏过程中所用的容器、管道
B.加工所用的木薯
C.加工原料中的糠麸
D.加入的食品添加剂
E.加工原料中硬果类
A
B
C
D
E
A
19. 降低蒸馏酒中的杂醇油最常用的方法是
A.去除酒头酒尾
B.加热破坏
C.沉淀
D.降低蒸馏温度
E.紫外线分解
A
B
C
D
E
A
20. 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不包括
A.致病菌
B.病毒
C.细菌总数
D.大肠菌群
E.霉菌
A
B
C
D
E
B
21. 患牛型结核且有痘状奶牛的奶应如何处理
A.低温巴氏消毒食用
B.高温巴氏消毒食用
C.超高温瞬时消毒食用
D.煮沸消毒食用
E.不准食用
A
B
C
D
E
E
22. 牛患全身结核且消瘦,其肉应如何处理
A.加热后食用
B.冷冻后食用
C.剔出结核病灶后食用
D.化制
E.全部销毁
A
B
C
D
E
E
23. 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常见食物是
A.奶及奶制品
B.蛋及蛋制品
C.海产品
D.剩米饭
E.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
A
B
C
D
E
E
24. 干瘦型营养不良是由于严重缺乏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脂肪
D.脂肪与热能
E.蛋白质与热能
A
B
C
D
E
E
25.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公式是
A.(吸收氮/摄入氮)×100
B.(储留氮/吸收氮)×100
C.(储留氮/摄入氮)×100
D.(吸收氮/储留氮)×100
E.(摄入氮/吸收氮)×100
A
B
C
D
E
B
26. 不属于蛋白质重要生理功能的是
A.合成人体组织
B.构成酶和激素
C.参与调节体内各种生理功能
D.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E.构成具有免疫作用的抗体
A
B
C
D
E
D
27. 正确去除木薯中氰甙的方法是
A.去皮
B.日晒
C.盐腌
D.糖渍
E.去皮后清水浸泡并开盖煮沸
A
B
C
D
E
E
28. 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
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B.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C.各种氨基酸间的相互比例
D.各种必需氨基酸间的相互比例
E.限制氨基酸间的相互比例
A
B
C
D
E
D
29. 食品卫生标准中表示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险指标
A.粮食中水分的含量
B.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
C.食品中砷含量
D.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肠道致病菌数
E.牛奶中脂肪含量
A
B
C
D
E
D
30. 杂醇油指的是
A.酒中的甲醇
B.酒中的乙醇
C.蒸馏酒中高级醇的混合物
D.蒸馏酒中的甲醛
E.油脂中存在的杂质
A
B
C
D
E
D
31. 下列哪种氨基酸充裕时可节约必需氨基酸的是
A.蛋氨酸
B.胱氨酸
C.苏氨酸
D.色氨酸
E.亮氨酸
A
B
C
D
E
B
32. 患布氏杆菌病奶牛的奶,应如何处理
A.巴氏消毒后可食用
B.只可高温长时间加热消毒后食用
C.加碱加热食用
D.只可超高温瞬时消毒后食用
E.不可食用
A
B
C
D
E
A
33. 鼻疽污染肉尸何种处理正确
A.解体化制
B.加高温后食用
C.解体深埋
D.整体深埋
E.整体深埋加石灰掩埋
A
B
C
D
E
E
34. 感官指标是何类食品腐败变质最为敏感的指标
A.鱼肉类
B.脂肪类
C.碳水化物类
D.淀粉类
E.粮谷类
A
B
C
D
E
A
35. 羊患布氏杆菌病且宰前有症状应如何处理
A.不必处理可食用
B.冷藏48小时后食用
C.冷冻12小时后食用
D.高温处理后食用
E.深埋弃去
A
B
C
D
E
D
36. N-亚硝基化合物可由哪两类化合物合成
A.硝酸和胺类
B.亚硝酸和胺类
C.亚硝酸盐和胺类
D.亚硝酸盐和醇类
E.亚硝酸盐和醛类
A
B
C
D
E
C
37. 食品卫生质量鉴定的检验方法不包括
A.感官检验
B.现场快速检验
C.常规理化检验
D.简易毒性试验
E.致突变试验
A
B
C
D
E
E
38. 脱水保藏食品需将食品的水分降至何种程度
A.10%
B.15%
C.20%
D.30%
E.50%
A
B
C
D
E
B
39. 维持氮平衡即可的人群是
A.婴幼儿
B.青少年
C.成年男子
D.孕妇
E.乳母
A
B
C
D
E
C
40. 对河豚鱼中毒不正确的描述是
A.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
B.河豚鱼肌肉中含毒量高于肝脏
C.河豚鱼含毒素量随季节而变化
D.雌鱼毒性比雄鱼强
E.河豚鱼中毒发病急速
A
B
C
D
E
B
41. 鱼经-25℃速冻,并贮存于-15℃至-20℃冷库中,保藏期可达
A.6个月以上
B.5个月
C.2个月
D.1个月
E.2周
A
B
C
D
E
A
42. 发放《卫生许可证》不需审查
A.食品运输条件
B.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
C.生产用水卫生
D.从业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E.有无健全的卫生制度
A
B
C
D
E
A
43. 以下关于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消化率计算值比真?肖化率高
B.表观消化率安全系数大于真消化率
C.真消化率将粪代谢氮略去不计
D.表观消化率将尿内源氮略去不计
E.一般多使用真消化率
A
B
C
D
E
B
44. 黄曲霉毒素属于何种毒性
A.基本无毒
B.低毒
C.中等毒
D.高毒
E.剧毒
A
B
C
D
E
E
45. 24个检样中有5个以上包囊的旋毛虫畜肉,应如何处理
A.冷冻处理食用
B.高温处理食用
C.盐腌处理食用
D.辐照处理食用
E.销毁
A
B
C
D
E
E
46. 患乳房炎奶牛的奶,应如何处理
A.低温巴氏消毒食用
B.高温巴氏消毒食用
C.超高温瞬间消毒食用
D.煮沸消毒食用
E.不可食用
A
B
C
D
E
E
47. 机体处于正氮平衡的状况是
A.创伤
B.糖尿病
C.发热
D.饥饿
E.健康的婴幼儿
A
B
C
D
E
E
48. 与葡萄球菌肠毒素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A.食物受葡萄球菌污染的程度
B.加入甜味剂的量
C.食物存放温度
D.食物存放地点的通风状况
E.食品的种类
A
B
C
D
E
B
49. 鱼中汞的含量不得超过
A.0.3mg/kg
B.0.2mg/kg
C.0.15mg/kg
D.0.1mg/kg
E.0.05mg/kg
A
B
C
D
E
A
50. 引起含氰甙植物中毒的常见食物为
A.马铃薯
B.四季豆
C.新鲜黄花菜
D.苦杏仁
E.毒蘑菇
A
B
C
D
E
D
一、A1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