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CDFI医师上岗证考试真题1-(1)
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侧向分辨力取决于
A.多普勒频移
B.声束聚焦技术
C.降低探头频率
D.不能在远场测量
E.脉冲波的波长
A
B
C
D
E
B
[解析] 侧向分辨力是指声束扫描方向的分辨力,由声束扫描方向的声束宽度决定,通过采用电子聚焦来提高侧向分辨力。
2. 对轴向分辨力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
A.穿透深度
B.声波的波长
C.阻尼
D.入射的角度
E.声束的宽度
A
B
C
D
E
B
[解析] 纵向分辨力是指纵向(前后)距离上两个障碍物能被分辨的最小间距,主要与超声的频率有关,理论计算的最大纵向分辨力为1/2λ,例如3.0MHz的超声,其理论最大分辨力为0.5mm/2即0.25mm,但实际的分辨力为理论计算的5~8倍。
3. 反射回声的频率随反射体的运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
A.自然反射
B.混响
C.Doppler效应
D.传播
E.入射角度
A
B
C
D
E
C
[解析] 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数学和物理学家Christian Johann Doppler于1842年首先提出,用以阐明振动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运动时,所接收的振动频率因运动而发生改变的物理现象。
4. 当超声束从一介质穿到另一个弹性和密度都不同于前者的介质时,声束方向将发生变化。该变化称为
A.折射
B.稀疏
C.多普勒效应
D.反射
E.衍射
A
B
C
D
E
A
5. 超声波束的强度是
A.以瓦(W/cm
2
)来计算
B.一个常数
C.依赖于声束的直径
D.以模拟模型来测量的
E.以回声强度来测量的
A
B
C
D
E
A
[解析] 声强是描述超声能量大小的一种物理量,即超声束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超声能,用“W/cm
2
”表示。
6. 下列超声波中,最易导致空化效应发生的是
A.高频加低强度
B.低频加高强度
C.高频加高强度
D.高频
E.高强度
A
B
C
D
E
E
[解析] 当用较高强度的超声照射液体时,声场中气泡的动力学过程更为复杂和激烈并产生崩溃,这一过程称为瞬态空化。
7. 关于超声入射角(θ)大小与血流方向改变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0°<θ<90°,血流方向迎向探头,为正向频移
B.当90°<θ<180°,血流方向背离探头,为负向频移
C.当θ=0°或θ=18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在同一线上,正向或负向频移
D.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不到多普勒频移
E.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到的多普勒频移最大
A
B
C
D
E
E
[解析] f
d
=2f
0
Vcosθ/C,其中,f
d
:频移,V:振动源或接收体的运动速度,f
0
:振动源的发射频率,C:超声在介质中传播速度,θ:振动源发射频率的入射角;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不到多普勒频移,ABCD均正确。
8. 多普勒频移与探头发射频率
A.无关
B.成正比
C.成反比
D.的二次方成正比
E.的二次方成反比
A
B
C
D
E
B
[解析] f
d
=2f
0
Vcosθ/C,其中,f
d
:频移,V:振动源或接收体的运动速度,f
0
:振动源的发射频率,C:超声在介质中传播速度,θ:振动源发射频率的入射角;当θ=90°时,血流方向与声束垂直,检测不到多普勒频移,ABCD均正确。
9. 下列有关提高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速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超声频率较低的探头
B.增加脉冲重复频率(PRF)
C.提高增益
D.减小取样深度
E.移动零位基线
A
B
C
D
E
C
[解析] 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可通过降低发射超声频率、移动零位基线、减小取样深度及增大θ角度等方法来增大检测血流速度最大值范围;提高增益是用来调节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
10. 测定高速血流需要采用的超声技术是
A.M型
B.A型
C.CDFI
D.脉冲波多普勒
E.连续波多普勒
A
B
C
D
E
E
[解析] 连续波多普勒可用以确定:①血流的方向;②测量血流的速度,主要是高速血流的速度,因此一般只能用于心血管系统;③判断血流的性质如层流、湍流。
11. 伪彩或彩阶功能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彩色血流的敏感度
B.增加彩色血流的信息量
C.对彩色多普勒进行定量测量
D.增加对灰阶图像的视觉分辨能力
E.增加对低速血流的显示能力
A
B
C
D
E
D
[解析] 伪彩色编码是把不同等级的灰度变换为彩色,以彩色的亮度表示灰度的等级,可应用于二维超声及频谱多普勒的灰度(灰阶)显示,以此增加对灰阶图像的视觉分辨力。
12. 心脏超声检查时,最常用的探头是
A.线阵探头
B.凸阵探头
C.TEE探头
D.相控阵探头
E.环阵探头
A
B
C
D
E
D
[解析] 相控阵探头用于心脏检查。
13. 超声探头最重要的部分是
A.保护层
B.匹配层
C.压电晶体
D.阵子聚焦透镜
E.探头驱动电路
A
B
C
D
E
C
[解析] 超声探头的核心部分是压电材料。通过它的逆压电效应发射超声波,而由正压电效应接收回波。
14. 最容易穿透颅骨的超声频率是
A.2.0MHz
B.3.5MHz
C.5.0MHz
D.7.5MHz
E.10.0MHz
A
B
C
D
E
A
[解析] 经颅超声常用的频率为2.0~3.5MHz。
15. 与实时无关的超声显像技术是
A.A型超声显像
B.三维重建显示
C.彩色多普勒显像
D.M型超声显像
E.多普勒超声显像
A
B
C
D
E
B
[解析] 超声的常规技术包括实时二维灰阶显像(包括二维伪彩色显像)、M型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技术等,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血管内超声成像、心内超声成像等是超声诊断的新技术。三维重建显示是一种静态三维超声成像。
16. 不属于电子显像管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电子枪
B.荧光屏
C.石英计时器
D.偏转系统
E.消磁装置
A
B
C
D
E
C
[解析] 显示器为示波器(静电或阴极射线管)或显像管(磁偏转阴极射线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偏转系统由偏转电场和偏转磁场组成。
1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振子数与通道数对应
B.所有通道均在同一时间起作用
C.振子通道越多,图像质量越好
D.阵元越多,声束聚焦效果越好
E.控制各阵元的激励电压实施延时聚焦
A
B
C
D
E
B
[解析] 超声探头由若干振子(阵元)组成,并与一定数目的通道对应。各振子能独立工作。
18. 超声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中不包括
A.超声图像存储
B.病历管理系统
C.检索病历资料
D.规范诊断系统
E.医院办公系统
A
B
C
D
E
E
[解析] 超声数字图像工作站主要功能有:超声图像存储、病历管理系统、检索病历资料及规范诊断系统。
19. 下列关于三维超声显像临床应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已进入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阶段
B.适合显示产科疾病的形态学改变
C.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尚属于实验阶段
D.可应用于腹部脏器的形态观察
E.可应用于血管疾病的立体观察
A
B
C
D
E
C
[解析] 三维超声成像在心脏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已经有较丰富的经验。三维超声成像在腹部的应用经验不如心血管系统丰富,目前主要用于肿瘤的显示。对先天畸形的检查,尤其在产科方面应用于胎儿畸形的诊断,明显优越于四维超声图像。对脏器血流三维显示,可更清楚地判断血管的粗细、空间位置、与周邻组织的关系、走向等。
20. 二次谐波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是指
A.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声波中同时含有f
0
和2f
0
的谐波
B.超声波在传导过程中声波速度发生的线性变化
C.超声波接收过程中得到的与基波分离的2倍或更高倍频率的超声波
D.超声波在传导和接收过程中声波能量发生的线性变化
E.超声波在传导和接收过程中声波波束形态发生的非线性变化
A
B
C
D
E
E
[解析] 超声造影剂微气泡在超声场作用下,产生压缩、膨胀的振动运动,当超声场的声压达到100~1000kPa时,微气泡为非对称的压缩和膨胀,呈现非线性散射,当微气泡的振动频率与发射超声频率一致时,称为谐振(共振)。散射体能反射回声的截面积比实际几何面积大4倍,即谐振时微气泡反射回声强度比非谐振状态高4倍,第一次谐振的反射也称基波反射,微气泡还可以产生两次、三次、四次……谐振反射回声强度逐次降低,探头只接受二次谐振的反射回声就是二次谐波成像,其回声强度略低于一次谐波(基波)回声。
21. 增强超声影像回声强度的技术不包括
A.二次谐波成像
B.间歇触发成像
C.灰阶脉冲成像
D.反向脉冲成像
E.能量多普勒成像
A
B
C
D
E
C
[解析] 增强超声造影回声强度的技术有二次谐波成像、间歇式超声成像、能量多普勒谐波成像、反向脉冲谐波成像、受激声波发射成像等。
22. 声像图上可呈无回声的组织为
A.肾皮质
B.皮下脂肪
C.透明软骨
D.神经纤维
E.脾
A
B
C
D
E
C
[解析] 有些均质的固体如透明软骨、小儿肾锥体可以呈现无回声或接近无回声。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软组织与骨界面为中高水平回声
B.典型的等回声见于胰腺组织
C.典型的低回声见于肝、脾实质
D.高回声见于皮肤、血管瘤及其边界
E.前列腺内小钙化灶一定伴有声影
A
B
C
D
E
D
[解析] 肝、脾实质呈典型中等回声,软组织-骨组织界面的回声最强;皮肤、血管瘤及其表面可呈高回声;前列腺钙化灶较小时可无声影。
24.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不同组织回声强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呈中高回声或较强回声
B.大网膜中的脂肪组织呈高回声
C.青少年和儿童肾锥体多呈等回声
D.肾包膜呈高回声
E.腹腔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呈高水平回声
A
B
C
D
E
C
[解析] 青少年和儿童肾锥体多呈低水平回声,ABDE均正确。
25. ______时,肢体静脉腔内回声最强。
A.血流增快时
B.血液缓慢时
C.管腔狭窄时
D.血栓形成时
E.血栓纤维化、钙化时
A
B
C
D
E
E
[解析] 肢体静脉内出现血栓纤维化及钙化时回声最强。
26. 人体组织回声可分为
A.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三级
B.强回声、高回声、等回声、无回声四级
C.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四级
D.高回声、等回声、无回声三级
E.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三级
A
B
C
D
E
C
[解析] 人体组织内回声可分为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四级。
27. 下列人体组织中,声衰减最高的是
A.软骨
B.瘢痕
C.肌腱
D.脂肪肝
E.脑
A
B
C
D
E
A
[解析] 软骨因含胶原蛋白使得声衰减最高。
28. 人体组织声能衰减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声束扩散
B.吸收
C.声波传导速度
D.散射
E.蛋白质含量
A
B
C
D
E
C
[解析] 声波传导速度与人体组织声衰减无关。
29. 人体中声衰减程度最低的是
A.尿液、胆汁、血液、囊液、腹水
B.尿液、胆汁、囊液、腹水、脂肪
C.尿液、胆汁、囊液、血液、胸水
D.尿液、胆汁、囊液、腹水、肾髓质
E.尿液、胆汁、囊液、腹水、淋巴瘤
A
B
C
D
E
E
[解析] 声衰减极低有尿液、胆汁、囊液、胸腹水;血液声衰减甚低;典型淋巴瘤回声最低,甚至接近无回声。
30. 产生“彗星尾”征的伪像,也称
A.混响伪像
B.多次内部混响伪像
C.部分容积伪像
D.声速失真伪像
E.断层增生伪像
A
B
C
D
E
B
[解析] “彗星尾”征:体内有金属异物、宫内节育器、胆管及肠腔内小气泡等,均可由“内部混响”形成酷似“彗星尾”特征。此征也称振铃效应。
31. 混响伪像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超声波的反射
B.超声波的折射
C.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D.超声的衰减
E.图像分辨力降低
A
B
C
D
E
A
[解析] 二维超声显像的混响是在超声垂直投射到平整的界面时产生的,表现为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多条等距离的回声,回声强度随深度而逐渐减小,也称为多次反射。
32. 对早孕子宫作横切面扫查时,显示两个孕囊图像,这是由于
A.声速失真
B.多次内部混响伪像
C.切片厚度伪像
D.棱镜伪像
E.旁瓣伪像
A
B
C
D
E
D
[解析] 在腹部近正中线横切扫查时,因皮下脂肪、腹膜外脂肪呈棱形,使肠系膜动脉、腹主动脉等图像重复出现,即棱镜伪像,如改为纵切扫查,这种伪像可消失。下腹横切扫查子宫,宫内胎囊图像也可重复出现,类似双胎。
33.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的仪器调节正确,但血管内彩色信号缺失,主要原因是
A.血管与声束成0°
B.血管与声束成180°
C.血管与声束成120°
D.血管与声束成90°
E.血管与声束成60°
A
B
C
D
E
D
[解析] cos90°=0,血管与声束呈90°,因此无彩色血流性信号。
34. 关于镜面伪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横膈时,声束斜射到声阻差很大的膈-肺界面时可产生镜面伪像
B.声像图上出现镜面伪像时,膈下为肝实质回声(实像),膈上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像)
C.虚像总是位于实像的深方
D.右侧胸腔积液时,膈上肝实质虚像显示得更清晰
E.镜面伪像为多途径反射所形成
A
B
C
D
E
D
[解析] 胸腔积液、膈-胸水界面代替原来的膈-肺界面,镜面反射消失,镜面伪像也不再产生。
35. 关于混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混响是由于超声束垂直通过声阻抗差很大的平整界面而引发
B.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C.胆囊、膀胱前壁产生的较弱混响可影响其厚度的准确测量
D.“气体反射”是一种强烈的混响伪差
E.加压探测,可见多次反射图像的间距增大
A
B
C
D
E
E
[解析] 加压探测,可见多次反射图像的间距变小,不加压时,多次反射的间距增大。
36. 超声耦合剂的作用是
A.润滑
B.保护皮肤
C.增加透声性
D.减少音瓣
E.延长探头使用时间
A
B
C
D
E
C
[解析] 超声检查时,探头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空气将阻碍超声波传入人体,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需要液性传导介质来连接探头与患者体表,这种介质就是耦合剂。所以超声耦合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声透性。
37. 引起“披纱”征或“狗耳”征的伪像是
A.镜像伪像
B.旁瓣伪像
C.容积伪像
D.声速伪像
E.振铃伪像
A
B
C
D
E
B
[解析] 旁瓣伪像是由旁瓣反射回声造成,例如结石、肠腔气体等强回声两侧出现的“狗耳”征或称“披纱”征。因图像特殊,易识别。
38. 最不可能产生假性肿瘤的伪像是
A.彗尾伪像
B.多途径伪像
C.镜像伪像
D.旁瓣伪像
E.容积效应伪像
A
B
C
D
E
A
[解析] 彗星伪像:胆囊壁内胆固醇结晶成的微小结石、体内金属异物、宫内节育器、胆囊内或胃肠腔内一组小气泡等,均可由“内部混响”形成酷似“彗星尾”特征,最不可能出现假肿瘤伪像。
39. 在胸骨上凹检查主动脉弓中部,其腔内血流信号为
A.红色
B.蓝色
C.无血流信号
D.多彩血流信号
E.绿色
A
B
C
D
E
C
[解析] 血流方向与声束方向垂直,cos90°=0,因此无彩色血流信号。
40. 下列关于速度标尺的调节,错误的是
A.高速血流采用高速标尺
B.低速血流采用低速标尺
C.用低速标尺检查高速血流使敏感性增加
D.用高速标尺检查低速血流使低速血流不被显示
E.用低速标尺检查高速血流信号会受到低频运动干扰
A
B
C
D
E
C
[解析] 用低速标尺检查高速血流信号会受到低频运动干扰,不会使敏感性增加。
41. 腹部脏器彩色多普勒检查时最常采用的显示方法是
A.速度显示
B.方差显示
C.加速度显示
D.能量显示
E.伪彩编码显示
A
B
C
D
E
A
[解析] 腹部脏器彩色多普勒检查时最常采用的显示方法是速度显示;方差方式用于心血管系统检测瓣口狭窄、返流及心腔、大血管的分流等高速血流。
4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外周血管检查,不包括
A.检测动脉血流,判定有无管腔狭窄、闭塞及动脉瘤形成等
B.检查静脉血流,判定有无静脉瓣功能不全等
C.判定血管腔内的血流方向
D.检测有无动静脉瘘
E.检测血流时可不受Nyquist频率范围的限制
A
B
C
D
E
E
[解析] 检测血流时可受Nyquist频率范围的限制,超过Nyquist频移极限时,出现彩色的倒错。
43. 防止频谱多普勒信号混叠的方法,最正确的是
A.采用高通滤波
B.采用低速标尺
C.采用高通滤波、低速标尺
D.采用高通滤波、高速标尺
E.采用低通滤波、高速标尺
A
B
C
D
E
D
[解析] f
max
>PRF/2时,就会出现频谱信号混叠,可采用高通滤波、高速标尺,使得低速血流不被显示,防止混叠。
44. 下列关于滤波的调节,错误的是
A.低通滤波可使低速血流显示
B.低通滤波用于检查低速血流
C.高通滤波用于去除高速血流
D.高通滤波用于检查高速血流
E.高通滤波可使检查时不受低速血流干扰
A
B
C
D
E
C
[解析] 高速血流时用高通滤波,以避免低速运动多普勒干扰。
45. 超声造影剂在超声作用下产生振动,振动频率是
A.线性的
B.接近线性的
C.非线性的
D.线性与非线性并存
E.线性与接近线性并存
A
B
C
D
E
C
[解析] 超声造影剂微气泡在超声场作用下,产生压缩、膨胀的振动运动,当超声场的声压达到100~1000kPa时,微气泡为非对称的压缩和膨胀,呈现非线性散射,当微气泡的振动频率与发射超声频率一致时,称为谐振(共振)。散射体能反射回声的截面积比实际几何面积大4倍,即谐振时微气泡反射回声强度比非谐振状态高4倍,第一次谐振的反射也称基波反射,微气泡还可以产生两次、三次、四次……谐振反射回声强度逐次降低,探头只接受二次谐振的反射回声就是二次谐波成像,其回声强度略低于一次谐波(基波)回声。
46. 二氧化碳微气泡只用于
A.左心房造影
B.左心室造影
C.全心脏造影
D.右心造影
E.右心与外周血管造影
A
B
C
D
E
D
[解析] 右心超声造影需微气泡直径大于红细胞直径,二氧化碳微气泡>10μm。
47. 下列关于右心造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通过肺循环
B.需通过体循环
C.需通过肺循环与体循环
D.不需通过肺循环
E.微泡直径须小于5μm
A
B
C
D
E
D
[解析] 右心超声造影一般使用微气泡较大的造影剂(微气泡直径大于红细胞直径),从末梢静脉(例如前臂的静脉)注入后,从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不通过肺毛细血管网。
48. 下列关于右心超声造影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末梢静脉注入造影剂
B.造影剂经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肺动脉
C.造影剂不需经过肺循环
D.常用的造影剂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碳气体
E.对造影剂气泡大小要求十分严格
A
B
C
D
E
E
[解析] 右心超声造影一般使用微气泡较大的造影剂(微气泡直径大于红细胞直径),从末梢静脉(例如前臂的静脉)注入后,从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不通过肺毛细血管网。
49. 心脏间歇式超声造影成像时,微气泡数量在何时较多
A.注射造影剂即刻
B.注射造影剂后并于超声发射时
C.注射造影剂间歇
D.注射造影剂后超声发射间歇时
E.注射造影剂间歇,超声发射间歇
A
B
C
D
E
D
[解析] 间歇式成像也称为瞬间反应成像,用心电触发或用其他方法使探头间歇发射超声,目前认为1:3~1:8个心动周期发射一次,尤其是1:5或1:6的间歇效果最佳,即每5个或6个心动周期发射一次超声,因此造影剂微气泡能在血液大量储存,一旦受到超声作用就能产生强烈的回声信号。
50. 超声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范围不包括
A.心血管疾病
B.腹部及盆腔器官
C.浅表器官
D.胎儿
E.外周血管
A
B
C
D
E
D
[解析] 超声造影可用于腹部器官、表浅器官、外周血管机心血管疾病等诊断和治疗中;尚不能应用于胎儿。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