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 生物对某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忍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______。
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节能、______。
5. ______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6. 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
7. 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______三大类。
8.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与植物对______的利用有关。
9. 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三个不等降雨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______和荒漠区。
10. 库存物质全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 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
对 错
B
[考点] 本题考查了生物因子对种群的影响。
[解析] 生物因子对于种群的影响,通常与种群本身密度有关。
3.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时,种群处于平衡状态。
对 错
B
[考点] 本题考查了种群平衡。
[解析] 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
4.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无休止、永恒延续的过程。
对 错
B
[考点] 本题考查了生物群落的演替。
[解析] 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并不是一个无休止、永恒延续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即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顶点。
5.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双向流动的。
对 错
B
[考点]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递减的。
9. 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是无条件的,而且是非经常和非普遍的。
对 错
B
[考点] 本题考查了生态因子间的补偿作用。
[解析] 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有条件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六、论述题本题20分。1. 论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假设条件、特点及各阶段的特征。
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以下两个特点:
(1)曲线渐近于K(环境容量)值,即平衡密度。
(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以下5个时期,并具有不同的特征: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