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表达请从词语、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和选择。1. ①“国家战略”一词,最早出自美国
②最近几年,由于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倡导,全民阅读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
③中国学术界对“国家战略”一词尚无统一定义
④我国先后提出过知识产权国家战略、能源问题国家战略等,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⑤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
⑥一般认为,它是指导国家各个领域的总方略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⑥①⑤②④
- B.③①⑥⑤④②
- C.①⑥⑤③④②
- D.①③⑥⑤④②
A B C D
D
[解析] 对比①、③两句,①句讲的“国家战略”的最早来源,③句讲的是中国对“国家战略”的定义情况,可知①句比③句更适合作首句,以引出“国家战略”这个话题,由此可排除A、B。③句讲“中国学术界对……尚无统一定义”,⑥句讲“一般认为”的定义,故⑥应紧跟在③之后,排除C,选D。
2. 将下列句子进行排序,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①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
②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③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④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⑤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⑥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
⑦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 A.④⑦①③②⑤⑥
- B.④①⑤③②⑥⑦
- C.④①③⑤②⑥⑦
- D.④⑦①⑤③②⑥
A B C D
C
[解析] ①句提到“春天”,⑤句提到“夏天”,⑥句提到“秋天”,⑦句以“总之”开头总结一年三季,故⑦句应在①、⑤、⑥之后,排除A、D。B、C的区别在于③句的顺序。③句的“以后接着”是对①句“首先”的承接,描写的都是春天的花,故③应紧接①后,排除B。本题选C。
3. ①而且它还专门针对“倒插笔”做了优化设计,大幅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
②由于采用了触摸式感应键盘,用户可以直接在A732的键盘区用手指进行手写输入,而且识别率非常高
③如果你在手写模式里遇到一些笔画比较繁琐的汉字,无须切换输入模式,直接用拼音拼写即可,比如“饕餮”这样的“高难度”词汇,不需要切换输入法,便可直接按键盘进行拼音输入,一气呵成
④另外对于一些生疏的汉字它也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
⑤摩托罗拉A732最大的卖点就在于指书,指书两字形象地概括了A732这一神秘之处:通过手指来输入文字,而不像普通手写手机那样采用手写笔输入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⑤①③②④
- B.⑤②④①③
- C.⑤④②①③
- D.⑤②①④③
A B C D
B
[解析] ⑤句提到摩托罗拉手机可以用手指输入文字,②句具体介绍摩托罗拉手机手指输入的原理,故两句应相连,排除A、C。按照逻辑顺序,手写输入的准确性顺序应该是:常用字输入准确——生疏字输入准确——进一步优化设计,故①②④三句的顺序应为②④①,排除D。故本题选B。
4. ①土地流转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并不是越快越好
②要稳妥审慎推进,政府要充当好“向导”和“服务”的角色
③因此,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④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⑤警惕农村土地流转中“越俎代庖”
⑥土地流转不流转,要什么价格,流转多长时间,都应该由农民说了算
上述语句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 A.①③②④⑤⑥
- B.⑥④②③①⑤
- C.④③①⑤②⑥
- D.⑤④③①②⑥
A B C D
D
[解析] 结合③、④两句的内容以及③中的“因此”可知,③、④两句构成因果关系,且顺序为④③,排除A、B。⑤句本身为主旨句,放在段首引出下文更恰当,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D。
5. ①雾鬓云鬟,使我想起了古时候的美人
②我很喜欢这茶馆,无事时泡一杯“菊花”坐上一两个钟头,再要点糖渍核桃仁来嚼嚼,也颇有意思
③尤其是在烟雨迷离的时候,白雾横江,远山也都看不清楚了
④这时“么师”(茶房)就轻轻地吹起了萧,声音很低,有几次使我弄不清这声音起自何方,后来才发现了坐在灶后面的“么师”像幽灵一样地玩弄着短短的萧,那悲哀的声音,就从那里飘起来
⑤有时深夜我们还在那里,夜风吹来,使如豆的灯光摇摇不定
⑥里边还有一个套阁,小小的,卷起竹帘就可以远望对江的风物,看那长江真像一条带子
对上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 A.②⑥③①⑤④
- B.⑤③④⑥①②
- C.②⑤①③⑥④
- D.①②⑤⑥③④
A B C D
A
[解析] ⑤句中有指代词“那里”,不能放在首句,排除B。①中“雾鬓”与③句中的“白雾横江”对应。而“白雾横江”的景象又与⑥中“看那长江真像一条带子”相对应。所以③应在①⑥之间。又因⑥句中描绘的是由近及远的景物,长江属于远景,故描绘长江的③应紧跟在⑥之后,顺序为⑥③①。由此可知答案为A。
6. 对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①也许是月亮的香气吧,我这么想
②看见蛎粉墙上印着我的身影,我于是重又意识到了我
③我心中不起一切杂念,大约历一刻钟之久,才回转身来
④从江岸直到我的楼下是一大片沙坪,月光照着,茫然一白,但带点儿青的意味
⑤月亮高高停在天空,非常舒泰的样子
⑥不知什么地方送来晚香玉的香气
- A.⑤④⑥①③②
- B.④⑤②③⑥①
- C.②③⑥⑤①④
- D.⑥①④②③⑤
A B C D
A
[解析] ⑥①均提到“香气”,且①是对⑥“什么地方”的回答,故两句相连且顺序为⑥①,排除C。③句末尾提到“我回转身来”,②句以“看见蛎粉墙上印着我的身影”开头,两句动作存在承接关系,故③②相连,且③在②前,排除B、D。本题答案为A。
7.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______,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原则解题。排序首先要分析内容上的衔接,其次注意语句结构上的联系及关联词语的搭配。从语段的基本内容来看,讲的是想象力的重要性。再从四个待排序的语句来分析:①④句是想象力的“作用”,应连在一起;④句“并且”有递进之意,自然不能放在最前面。②句表原因,其前必有一句表明基本观点,即③句。此外,也可用排除法。“他说”之后,一般应先表明观点,用③句,排除C、D两项;从其余三句来看,②句表原因,内容未讲完,不能用在语句的结尾处,可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B。
8.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七句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西亚是亚洲西部的简称,______,在近代史上,西亚是西方和东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①西亚处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地区
②它联结着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水域,被称为“五海之地”
③西亚是欧洲同广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间的纽带
④古代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西亚,把我国的锦缎运到古罗马
⑤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通过西亚往返于北京和威尼斯之间
⑥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
⑦人们也把这一地区和埃及一起称为中东
- A.①⑦②③⑥④⑤
- B.①②③⑦④⑤⑥
- C.①⑦③②④⑤⑥
- D.⑦①②③⑥④⑤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原则解题。这里的七个语句,在内容上属于两大部分:一是地理位置(空间),二是历史文化交流(时间)。在叙述时,应先空间,后时间,这样才能和原语段语意相衔接。此外,根据前后一致的原则,第一句介绍了亚洲西部的简称,接着介绍它的另一种称呼。句⑦应排在第一位,可直接排除其他三项,故本题答案为D。
9. ①他们保存历史的唯一办法是将历史当作传说讲述,由讲述人一代接一代地将史实描述为传奇故事口传下来
②但是,没有人能把他们当时做的事情记载下来
③这些传说是很有用的,因为它们能告诉我们以往人们迁居的情况
(垒)我们从书籍中可以读到5000年前近东发生的事情,那里的人最早学会了写字
⑤但直到现在,世界上仍然有些地方,人们还不会书写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①③②④⑤
- B.④①③②⑤
- C.④⑤①③②
- D.①②③④⑤
A B C D
C
[解析] 先看四个选项排在首位的句子,A、D项以①句开头,B、C项以④句开头。①句句首为“他们”,一般来说,用到人称代词“他们”时,前文须有具体的指代内容,故①句不能排在首位,排除A、D。④句句首为“我们”,“我们”是一种泛指,可以放在段首,故答案在B、C中间选。⑤句前有一个转折词“但是”,其内容“世界上仍然有些地方,人们还不会书写”恰能与④句“那里的人最早学会了写字”构成转折关系。故⑤句应紧跟在④句后面,排除B,答案为C。
10.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
______;
______;
______。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
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
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
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⑤是为点评
⑥是为序跋类
- A.①⑤/②④/③⑥
- B.②⑥/③④/①⑤
- C.③④/①⑤/②⑥
- D.①④/②⑤/③⑥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原则,语段中“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其“私人性”“兴趣”“偶然”即可看出内容的顺序。同时①②③句与④⑤⑥句之间存在内在的对应关系,①所表现的内容是“点评”,②所表现的内容是“序跋”,③所表现的内容是“借书简、诗词评论而发表心得、体会”,故本题答案为B。
11. 将下列句子按语序先后排列得最连贯的一项是______。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 A.①③②⑤④
- B.④②①③⑤
- C.②⑤①③④
- D.①④⑤②③
A B C D
B
[解析] 根据话题的统一性原则和前后的承启性原则分析,这段话中④句中“就进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述性的句子,下文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②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句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所以②句应排在前一层次,①③⑤句应排在后一层次。至于①③⑤句的内部排序,①句中“在南坡”与②句中“在北坡”相照应,自然应排在前;第③句中“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既紧扣①句中的“原始云杉林海”“棵棵巨杉”,又引出下文“野生动物”和“森林鸟类”在其间的活动,所以应排在中间位置,剩下的⑤句应排在最后。综观上述分析,几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选B。
12.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正确的表达顺序为______。
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
④后海印寺被毁,又建了太清宫
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
- A.①③②⑤④
- B.④②①③⑤
- C.②⑤①③④
- D.①⑤②③④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事理的逻辑性解答本题。此题涉及的与时间有关的词语有:“宋太祖”“明万历年间”“建了”“又建了”“元太祖”,我们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①⑤②③④,故本题答案为D。
13. 将下列句子按语序先后排列,最连贯的一项是______。
①直到1757年,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已经确立很久
②1882年,教皇才被迫承认地动学说
③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④1616年,教皇宣布《天体运行》列入禁书
⑤地动学说成了天经地义,这才解除了禁令
- A.①③②⑤④
- B.④②①③⑤
- C.④①⑤②③
- D.①④⑤②③
A B C D
C
[解析] 这段话中第③句是主旨句,即科学最终战胜神权,其他几句都是在描述这一过程,故第③句应该放在最后,排除A、B。再比较第①句和第④句,显然,根据时间顺序,应该④在前,①在后,故排除D。本题答案选C。
14. ①虽然在诸多布衣之士那里,把功成身退视为理想的结局,但无可否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亦有渴望乃至留恋荣华富贵的虚荣感和现世享受的功利观念
②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出而为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行他们理想中的道,而荣华富贵是附着于上的次生品
③渴望遇合,达则兼济天下,救国难,解民困,建不朽之功、永世之业,这是布衣之士共同的理想目标
④乐道安贫是布衣之士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可贵的精神气节
⑤然而,在荣华富贵与道之间,布衣之士首先选择的还是道
⑥当其与道不违时,他们可以而且也乐于接受;反之,就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它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①④②⑥⑤
- B.③②⑤④⑥①
- C.④①⑤⑥②③
- D.④③①⑤②⑥
A B C D
D
[解析] 分析六个句子可知,⑤句说的是“在荣华富贵与道之间,布衣之士首先选择的还是道”,②句是对⑤句原因的阐释——出仕是为了推行道,荣华富贵是附着于道的次生品,故两句应相连且顺序为⑤②。⑥句是对②句的进一步补充说明,阐述对布衣之士而言荣华富贵与道的关系,故应紧承②句。符合这一顺序的只有D,故当选。
15. 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几句话最恰当的语序是______。
陈奂生想罢,心里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眼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______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
①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来
②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
③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新刷白
④平顶(天花顶)白得耀眼
⑤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
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
- A.④③①⑥②⑤
- B.③⑤④①⑥②
- C.④③⑥②①⑤
- D.③④②①⑥⑤
A B C D
A
[解析] 根据事理的逻辑性来分析,这段话排序,应抓住语境提供的参照物“被口”以及“睁开眼”“在被窝里”等词语。一个躺在床上的人的目光,应该是按照屋顶——地板,地下——床上的顺序来观察这个房间。也就是说,我们在给它排序时,既要考虑符合事理逻辑,又要考虑空间关系。因此,它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①⑥②⑤,故本题答案为A。
16. 将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①还有那些对他们没有用处的野草,全铲除干净,虫子消灭光
②在那里,除了人吃的粮食,土地再没有生长万物的权利
③在许多地方,人们已经过于勤快,把大地改变得不像样子,只适合人自己居住
④有人说,南疆的维吾尔农民懒惰,地里长满了草
⑤他们忙忙碌碌,从来不会为一只飞过头顶的鸟想一想,它会在哪儿落脚?它的食物和水在哪里?
⑥我倒觉得,这跟懒没关系,而是一种生存态度
- A.①⑤②④③⑥
- B.③④①②⑥⑤
- C.④②⑥⑤①③
- D.④⑥③⑤①②
A B C D
D
[解析] ①中以“还有”开头,不适合作为段首,排除A。④以“有人说”引出“懒”的话题,⑥以“我倒觉得”对④的观点进行反驳,两句应紧密相连,排除B、C。本题选D。
17.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①温故而知新
②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于生活需要,又归于生活之中
③回顾人类文明历史,人类生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是工程科技
④历史证明,工程科技创新驱动着历史车轮飞速旋转,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推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游牧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化时代
⑤工程科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⑥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
- A.⑤①③⑥②④
- B.⑥⑤③①④②
- C.①③⑥⑤④②
- D.⑤⑥③①②④
A B C D
A
[解析] ③以“回顾……”开头,是对①“温故而知新”的具体说明,故应紧跟①后,排除B、D。④以“历史证明”开头,属于结论型的表述,比②更适合放段尾,排除C。本题选A。
18. 依次填入后面的句子,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是______。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观言察色,试探什么
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 A.③②④①⑤
- B.②③①⑤④
- C.③②⑤④①
- D.②③①④⑤
A B C D
C
[解析] 横线前介绍了“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接下来就应该描述这株紫藤萝。根据所给五句话可以初步确定其介绍的顺序,首先是花朵稀落,到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所以,①是结束句。并且从句意可知,⑤是直接对②句这一形态的描写,故⑤句应紧跟在②句之后,故本题答案为C。
19.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 A.①④⑤②③
- B.①③④⑤②
- C.③①④⑤②
- D.③④⑤①②
A B C D
C
[解析] 根据话题的统一性和前后的承启性原则解题。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
此外,也可用排除法,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列举杜甫诗句是为了说明“修辞手法”,根据语感,顺序应为③①,故本题答案为C。
2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 A.④②①③⑤
- B.①②④⑤③
- C.①④②③⑤
- D.④①②⑤③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句式的一致性,本题中①④两项中都有“既有……则有……”句型,应排在一起,故可排除A、B两项。又依时间上从古到今的顺序可以判断⑤在③的前面,故本题答案为D。
2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 A.④②⑥①⑤③
- B.④③⑥②①⑤
- C.⑤④⑥①③②
- D.⑤③②①④⑥
A B C D
C
[解析] 根据事理的逻辑性分析,从“又”“还”这些词中可以判断出⑥①都在⑤的后面。从“阳光”这个角度可知⑤④相连。题干最后是并列三项,与之相对应的最后一空也应有三项,最后为②,故本题答案为C。
2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 A.③②①⑥⑤④
- B.③⑥⑤②④①
- C.⑤④①③②⑥
- D.⑤②④⑥①③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前后的承启性分析,题干第一句总领全段,后面是对这句话的展开,故以“比如”开始举例。“牧民的狗”和“主人”相关联,故③⑥相连,⑤②是对狗的特性的描述,为并列,由此得出④的结论,并引出①,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③⑥⑤②④①,故本题答案为B。
2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配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 A.③②④⑥⑤①
- B.③①②⑤⑥④
- C.④①③②⑤⑥
- D.④③②⑥①⑤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事理的逻辑性分析,本题可以从时间上对各句进行排序。与题干第一句相接的应为总括性描述,故选④,引出历史悠久,从而使下文以时间顺序开始。题干最后一句讲到古典服饰,与之有关联的为⑤,故可确定它是最后一句,所以恰当的顺序应为④③②⑥①⑤,故本题答案为D。
24. ①这其中一脉相承地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②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杭州人将传统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将这种融合延续下来,两者缺一不可
③中国拥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为什么城市发展与景观和谐并存的鲜而有之,而尤以杭州与西湖这一例凸显了出来?
④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是中国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
⑤我们翻阅西湖的历史,那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就是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的历史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①④③⑤②
- B.③⑤④①②
- C.⑤①④③②
- D.③②④①⑤
A B C D
C
[解析] ①句的结尾出现了“天人合一的……延续性”,④句的开头也提到了“天人合一的延续性”,相互承接,故①④应相连,且顺序为①④,由此排除B、D。③句提出疑问,②句解释原因,故②③应相连,且顺序为③②,由此排除A。答案选C。
25. 下列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被打乱,请重新排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 A.⑤④①③②
- B.④②①③⑤
- C.②⑤①③④
- D.①⑤②③④
A B C D
A
[解析] 根据事理的逻辑性解答本题。题干的五个句子中,有“大海”、有“月亮”,在排序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按照从天上——“月亮”、到地上——“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我们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⑤④①③②,故本题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