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4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16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经营区域不同,可将道路班车客运线路分为四类,地区所在地与地区所在地之间的客运班线属于______。
A.一类客运班线
B.二类客运班线
C.三类客运班线
D.四类客运班线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班车客运线路的类型。地区所在地与地区所在地之间的客运班线或者营运线路长度在800千米以上的客运班线属于一类客运班线。
2. 客车运行作业计划是将______在时间上和岗位上的具体落实。
A.运输效率计划
B.企业经营计划
C.运输生产计划
D.车辆维修计划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客车运行作业计划的定义。客车运行作业计划是将运输生产计划在时间上和岗位上具体落实的计划。
3. 在营运区域内道路条件复杂或拥有较多车型时应采用的客车运行方式是______。
A.定车定线运行
B.大循环运行方式
C.小循环运行方式
D.定车非定线运行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客车运行方式。定车定线运行是将客车相对稳定地安排在一条营运路线上运行的方式。一般在营运区域内道路条件复杂或拥有较多车型时采用。
4. 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中,______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A.公交化运营模式
B.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有效对接模式
C.农村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D.城市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公交化运营模式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5. 在道路旅客运输中,行车事故责任的划分以______的裁定为准。
A.运政管理机构
B.交通警察部门
C.路政管理机构
D.人民法院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责任事故。在道路旅客运输中,行车事故责任的划分以交通警察部门的裁定为准。
6. 下列关于道路旅客运输质量指标公式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
B.
C.
D.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质量指标。行包赔偿率=报告期行包赔偿金额(元)/报告期行包营运总收入(元)×1000‰。
7. 一般来说,______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
A.常规公共交通
B.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
C.辅助公共交通
D.特殊公共交通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的分类。常规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其特点是灵活机动、成本低、使用最广泛,一般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
8. 在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理论中,断面客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______。
A.客运量
B.交通量
C.客流量
D.客流强度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断面客流量的概念。断面客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流量。
9. 在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动态中,一条线路某方向上各相邻站点间乘客在流量上的变化状态属于______。
A.方向上的客流动态
B.线网上的客流动态
C.断面上的客流动态
D.空间上的客流动态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动态。断面上的客流动态是指一条线路某方向上各相邻站点间乘客在流量上的变化状态。
10. 下列指标中,衡量城市布局紧凑程度的是______。
A.平均运距
B.平均人口
C.平均时间
D.平均行程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调节。为了衡量城市布局的紧凑程度,通常采用“平均行程”作为指标。
11.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的基本类型包括放射型线网、______和放射环型线网。
A.方格型线网
B.直线型线网
C.复线型线网
D.环形型线网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的类型。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的基本类型包括放射型线网、方格型线网和放射环型线网。
12.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乘客由公共交通网的一地到另一地实际的乘车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______。
A.直线系数
B.线网密度
C.非直线系数
D.线路重复系数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非直线系数的概念。非直线系数也叫曲线系数,是指乘客由公共交通网的一地到另一地实际的乘车距离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13. 在反映城市客运线路的技术参数中,能用以综合评价乘客乘车方便程度的指标是______。
A.线路数目
B.线路长度
C.非直线系数
D.公共交通网密度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公共交通网密度是用以评价乘客乘车方便程度的指标。
14. 在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运行方式中,小公共汽车“招手停”属于______。
A.定线定站的运行方式
B.不定线不定站式
C.定线不定站式
D.不定线定站式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方式。定线不定站式是车辆运行时,只定行驶路线,不定站点的一种运行方式,如现在比较多的小公共汽车“招手停”等。
15. 在城市客运车辆运行参数中,车辆正点运行时前后两辆汽车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称为______。
A.行车间隔
B.行车频率
C.周转系数
D.营运速度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间隔的定义。行车间隔是指车辆正点运行时前后两辆汽车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
16. 在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调度方法中,调频法是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按实际客流情况,及时调整______,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的行车频率。
A.车辆数量
B.行车间距
C.发车时间
D.营运速度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调频法的概念。调频法是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按实际客流情况,及时调整行车间距,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的行车频率。
17. 快速公交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优点表现在______。
A.系统稳定性高
B.速度快
C.道路利用率高
D.停靠能力强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快速公交系统的优点。快速公交系统的优点包括:运量大、速度快、投资低、建设周期短、灵活性高和节能减排。
18. 绘制货流图时,应将不同类别的______按一定比例,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分别标在纵坐标上。
A.运输强度
B.运输总量
C.货物数量
D.线路长度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货流图的内容。在绘制货流示意图时,可先将货物沿每一条实际运输线路的曲线流动,以简单的直线平面图形示意,其线路长度按同一比例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上,并注明各主要站点;再将不同类别的货物数量按一定比例,用不同符号(或颜色)分别标在纵坐标上,这样就得到了不同类别的货物的货流图。
19. 回运系数反映了货流分布在______上的不平衡程度。
A.方向
B.地区
C.时间
D.流量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回运系数。回运系数反映了货流分布在方向上的不平衡程度。
20. 适用于货源固定、大宗货物运输或紧急突发性运输任务的运输组织形式是______。
A.多班运输
B.定挂运输
C.甩挂运输
D.驮背运输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货运车辆运行组织形式。多班运输主要适用于货源固定、大宗货物运输或紧急突发性运输任务。
21. 运用平行作业原理提高运输效率的运输组织方式是______。
A.定挂运输
B.定点运输
C.定时运输
D.甩挂运输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货运车辆运行组织形式。甩挂运输的基本原理体现为平行作业原则的利用。
22. 整箱货的接取送达作业以“箱”为单位,其装箱与拆箱作业由______负责。
A.集装箱中转站
B.海关
C.承运人
D.货主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集装箱运输。整箱货的接取送达作业以“箱”为单位,其装箱与拆箱作业由货主负责。
23. 把农产品从农场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到消费者需要该产品的市场,这种行为体现了物流基本效用中的______。
A.场所效用
B.时间效用
C.形态效用
D.增值效用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物流的基本效用。物流活动通过把货物从供给者搬运到需求者,提供了产品的场所效用,物流扩展了市场的边界,因而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这就是场所效用。把农产品从农场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到消费者需要该产品的市场,便体现了场所效用。
24. 下列不属于物流系统优化对策的是______。
A.精简物流系统环节
B.集成物流系统要素
C.推动物流系统快速响应
D.构造物流系统无缝接口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物流系统优化的对策。物流系统优化的对策主要有:集成物流系统要素、推动物流系统快速响应和构造物流系统无缝接口。
25. 在道路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模式中,选择______模式的运输企业一般会寻求大型软件开发商的产品。
A.道路运输企业自主开发
B.直接购买道路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C.道路运输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
D.间接购买道路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模式。选择直接购买道路运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的运输企业一般会寻求大型软件开发商的产品。
26. 目前,用于公安、交通的定位系统主要有车辆GPS定位与无线通信系统相结合的指挥管理系统和______。
A.贸易数据交换系统
B.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C.应用GPS差分技术的指挥管理系统
D.交互式应答系统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GPS的应用。目前,用于公安、交通的定位系统主要有:车辆GPS定位与无线通信系统相结合的指挥管理系统;应用GPS差分技术的指挥管理系统。
27. 我国道路运输的主体法规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是道路运输主体法规。
28.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设备管理和______。
A.危险货物货源管理
B.危险货物生产管理
C.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D.危险货物储存管理
A
B
C
D
C
[解析] 本题考查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设备管理和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29. 道路运输行政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经营证照、经营范围、服务质量和______的监督检查等。
A.运输价格
B.运输市场
C.运输效益
D.运输成本
A
B
C
D
A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运输行政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证照、经营范围、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运价、票据、交通规费缴纳等。
30. 道路运输行政诉讼的被告是______。
A.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B.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相对人
C.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关的上一级行政管理机关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关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运输行政诉讼。道路运输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的类型包括______。
A.单证纠纷
B.货物灭失纠纷
C.货损、货差纠纷
D.货物的延迟交付纠纷
E.蓄意纠纷
A
B
C
D
E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的类型。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的类型包括:(1)货物灭失纠纷;(2)货损、货差纠纷;(3)货物的延迟交付纠纷;(4)单证纠纷;(5)其他纠纷。选项E属于干扰选项,没有蓄意纠纷这种类型。
2. 我国公路网是由______所组成。
A.地方道路网
B.高速公路网
C.省级道路网
D.国道网
E.干道网
A
B
C
D
E
AE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公路网的组成。我国公路网是由干道网和地方道路网所组成。
3. 为把道路货运交通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必须做好的工作包括______。
A.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立即进行自救,并报警
B.保护现场,抢救伤员,保护货物并通报运输经营者与保险公司
C.当事人应该立即切断车辆的电源开关
D.积极配合交警、消防等部门进行救护并做好各项善后工作
E.发生一次死亡6人以上的运输事故,应在3小时内报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
A
B
C
D
E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运输事故,应在6小时内报告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所以选项E表述错误。
4. 道路旅客运输质量是指旅客对运输过程组织与服务工作的满足程度,具体包括______。
A.运输设备质量
B.运输过程质量
C.运输设施质量
D.运输服务质量
E.运输工作质量
A
B
C
D
E
BDE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质量的含义。道路旅客运输质量是指旅客对运输过程组织与服务工作的满足程度,包括运输过程质量、运输服务质量、运输工作质量。
5.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改进运输及时性的主要指标有______。
A.客车正班率
B.行包正运率
C.发车正点率
D.旅客意见处理率
E.定点停靠率
A
B
C
D
E
ABCE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质量指标。及时性方面的指标包括:客车正班率、定点停靠率、发车正点率、旅客正运率、售票差错率、行包正运率。旅客意见处理率属于方便性方面的指标。
6. 城市客流在方向上的客流动态的一般类型表现为______。
A.双向型
B.单向型
C.凸型
D.凹型
E.断面型
A
B
C
D
E
AB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动态。方向上的客流动态主要包含两类:双向型和单向型。而断面上的客流动态可分为五种类型:凸型;凹型;平型;斜型;不定型。
7. 反映道路货物运输及时性的指标主要有______。
A.货运及时率
B.货差率
C.货运事故赔偿率
D.货运质量事故频率
E.货运合同履约率
A
B
C
D
E
AE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货物运输及时性方面的指标。及时性方面的主要指标有货运及时率和货运合同履约率。
8. 战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目标控制
E.阶段控制
A
B
C
D
E
ABC
[解析] 本题考查战略控制的方法。战略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9. 经营凭证管理是道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道路客运经营凭证主要包括______。
A.班车客运标志牌
B.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C.道路运输证
D.道路客运行车路单
E.营运车辆合格证
A
B
C
D
E
ABC
[解析] 本题考查经营凭证的行政管理。对经营凭证的管理主要包括《道路客运经营行政许可决定书》《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班车客运标志牌》的管理。
10. 道路货运站经营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______。
A.货运站运营管理
B.货运站设施设备管理
C.货运站服务管理
D.货运站安全管理
E.货运站经营许可管理
A
B
C
D
E
ACDE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货运站经营的行政管理。道路货运站经营的行政管理主要包括货运站经营许可管理、货运站服务管理、货运站运营管理、货运站安全管理等。
三、案例分析题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某城市用地面积600平方千米,全市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2100千米,拥有公交营运车辆800辆,公交线路长度为3000千米。统计调查资料显示,该城市公交车的平均营运速度为30千米/小时,居民步行速度为4千米/小时。市政府最近提出:要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城市95%的居民的单程出行时间缩短到40分钟以内。
1.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密度为______千米/平方千米。
A.3.5
B.4.0
C.4.3
D.4.5
E.4.7
A
B
C
D
E
A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公共交通路线的街道长度/城市用地面积=2100/600=3.5(千米/平方千米)。
2.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为______。
A.1.52
B.1.43
C.1.35
D.1.25
E.1.17
A
B
C
D
E
B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即3000/2100≈1.43。
3. 在确保乘客非乘车时间最短的条件下,公交线网密度的最佳值为______千米/平方千米。
A.1.58
B.2.02
C.2.16
D.2.88
E.3.52
A
B
C
D
E
C
[解析] 本题考查最佳公交线网密度的计算。
4.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公交线路长度的限值应为______千米。
A.30
B.25
C.15
D.10
E.8
A
B
C
D
E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交线路长度限值的计算。公交线路长度的限值=公交车的平均运营速度×城市95%居民的单程出行时间/60=15×40/60=10(千米)(公交车的平均运营速度为15km/h)。
5. 该城市较高的公交线网密度将会导致乘客______。
A.步行时间缩短
B.候车时间缩短
C.步行时间延长
D.候车时间延长
E.乘车时间延长
A
B
C
D
E
ADE
[解析] 本题考查公交线网密度高对乘客的影响。若公共交通路线越多,在车辆数既定的情况下,居民出门步行到站以及站点步行到目的地的时间就越短,行车间隔就越长,居民候车时间也随之越长。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6.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长度(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______千米。
A.2100
B.1500
C.1450
D.1300
E.1280
A
B
C
D
E
B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7.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为______千米/平方千米。
A.3.75
B.4.0
C.4.25
D.5.25
E.6.20
A
B
C
D
E
A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8.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______千米。
A.12
B.20
C.25
D.30
E.35
A
B
C
D
E
A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9. 该公交公司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_。
A.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
B.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
C.提高行车频率
D.增大行车间隔
E.提高非直线系数
A
B
C
D
E
ABC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10.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组织原理,结合上述案例,关于线网布局正确的说法有______。
A.线路过短会增加乘客的换乘次数,使车辆营运速度下降
B.线路过长会影响行车的准点,导致运能利用不平衡
C.该城市的线路长度与城市面积、乘客平均乘距无关
D.公共交通网密度应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
E.该城市的公交线网密度偏低
A
B
C
D
E
AB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
2
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
2
,并不偏低。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